你好!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关注我们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所有类别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书评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数据库
视频
古联公司
APP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资讯
>
资讯详情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楼宇烈,傅首清主编
¥58.0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脱脱著 刘浦江整理
¥280.0
南明史(精装本)
南明史(精装本)
钱海岳撰
¥980.0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梁)沈约 撰
¥360.0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魏收著 何德章,冻国栋修订
¥510.0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汉]司马迁撰 陈曦、王珏、王晓东、周旻译
¥298.0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杨镰主编
¥298.0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元]脱脱等撰
¥540.0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黄彰健校勘
¥45000.0
邹鲁文化研究
邹鲁文化研究
贾庆超等
¥0.0
唐朝不止有荔枝
盐与铁,看似寻常的民生物资,如何深刻影响大政决策?
王夫之盖戳认证的宋朝两大罪臣,一个当然是秦桧,另一个竟然是他
成语典故丨哲理性与形象性的统一——试论《聊斋志异》的寓言
增补最新考古成果,经典唐代生活史著作重磅升级
孔子不姓孔?一文读懂古人的姓和氏
中华书局七月新书单
《聊斋志异》中的科技想象
读《通鉴》就昏昏欲睡?古人和你一样
暑期书单推荐:给中学生的经典读物指南
嘉惠学林 传承文化 ——启功先生著作出版漫谈
发布时间:2025-09-18 11:09:34
来源:《光明日报》( 2025年09月13日 12版)
作者:柴剑虹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收藏
启功先生(1996年,丁珊摄影)
启功晚年修订《诗文声律论稿》手稿
《我的老师启功先生》
《启功说唐诗》(增补版)
《启功给你讲书法》
《启功丛稿》(新版)
【出版杂谭】
开栏的话
出版,不仅是一项事业,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本书背后,凝结着作者的才思与出版人的心智,书写着人与书相知相守、彼此成就的篇章。
本栏目以编书人亲历视角,透过鲜活的叙事,讲述人与书的故事,见证一部部佳作如何诞生、如何抵达读者,展现出版承载的精神追求与文化理想。
在我四十余年的编辑生涯中,启功(1912—2005)先生的关怀与指导始终是我前行的重要支撑。
1980年,经先生推荐,我的第一篇考证文章《“瀚海”辨》发表于《学林漫录》第二辑。1981年,经先生举荐,我进入中华书局工作。当时恰逢先生的《启功丛稿》问世,他在欣慰之余多次表示,希望日后多写短小精悍的学术札记与诗词,积攒成集。因此,在承担众多书稿编辑工作之余,我一直将启功著作的出版视为己任。
今年恰逢启功先生逝世二十周年,抚今追昔,他当年在我初入中华书局时的殷切叮咛犹在耳边:“书局是我的第二个家啊!你做编辑工作,一定要多出好书,嘉惠学林!”这句话成为我编辑道路上的明灯,激励着我从在职到退休返聘,始终以“编书匠”自勉,努力践行先生嘱托。
学术奠基与严谨治学
启功先生治学,既重渊深,亦不废细微。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一直对汉语的字、词、句法乃至语法规律进行研究,不断提出新的见解。他不囿于西方“葛郎玛”(语法)体系,主张从汉语本身的特点出发开展研究,甚至幽默地称之为“猪跑学”,即应通过大量实践经验积累,在古籍整理、书画鉴定等领域形成独特的非系统化研究方法。
1993年,他撰写《说八股》一文,并联合张中行、金克木两位学者相关论述合编成册,于次年出版。此后他又系统整理以往对古代诗歌、骈文和清代子弟书的研究,于1997年推出《汉语现象论丛》,引起学界广泛关注。
启功先生对待著作始终抱持严谨态度。他的《诗文声律论稿》二十年间屡次再版,发行数万册,却仍不断修订完善。其间,一位周姓读者来信指出影印手写本中的几处错字,先生不仅立即核实更正,还特意致信嘱我转谢,信中写道“实属疏忽,周君校出,深可感谢!”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先生允诺中华书局与海外同步出版新版《诗文声律论稿》与《汉语现象论丛》,特请语言编辑室陈抗编审协助校勘。先生为此给陈抗写了7封信,在其中一封信中特别称编辑是“无名英雄在背后付出极大精力”。这两部著作于2000年再版,此后又一再重印,并被收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组织实施的“中国文库”出版工程第二辑,影响日益深远。
1999年7月,出版社推出启功先生亲自修订增补后的《启功丛稿》,包括“论文、题跋、诗词”三卷,以贺先生米寿。同年,他正式受聘担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社会活动日益增多,精力虽不及从前,却仍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办的“启功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上谦逊地表示“数人行均为我师”,并以“行百里者半九十”自勉,表达了继续钻研“猪跑学”的决心。
启功先生晚年仍笔耕不辍,常在夜深人静时写作。记得有一次,我携新版《论语译注》前往先生家中,供他撰写《读〈论语〉献疑》时参考。他感慨道:“如今往来客人多,只能挤时间写一点。有时深夜睡不着,就在脑海里构思——越写反而觉得可写的越多!”
启功先生对自己早年所写关于《千字文》的文章并不满意,特意嘱我复印敦煌出土的《千字文》写本供他参考,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尽管2003年起他健康状况日下,仍坚持将多年撰写的艺术类论文整理成《启功丛稿・艺论卷》,并亲自核阅校样,并再三叮嘱:“不行再改噢!”其精益求精,始终如一。此卷于2004年7月正式出版,至此《启功丛稿》四卷本全部出版。
普及理念与系列推广
启功先生才学广博,德艺双馨,尤其在书法领域享有盛誉。出版社常请他题写书名,我入中华书局后,多由我转呈这类请求。先生总是欣然应允,但屡辞润笔,不取分文,其对学术公益的热忱可见一斑。
2005年6月,先生遽归道山。为纪念恩师,我撰写《我的老师启功先生》一书,由京港两地商务印书馆同时出版。
启功先生一贯主张学术应走出象牙塔,强调文风晓畅、观点明晰,使更多读者受益。这一理念深深影响着我的编辑道路。虽已退休,我仍铭记先生“嘉惠学林”之志,继续参与他的著作出版工作。
我们不仅重印旧版,更着力将启功先生的学术心得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普及读物。2005年10月,我协助同事宋志军编成《启功给你讲书法》,出版后广受欢迎,屡次重印。至2012年先生百年诞辰,又推出附赠讲座光盘的典藏版。截至2024年4月,普及本已印刷32次,总发行近30万册;典藏版亦印行6次。
启功先生早年主持中华书局版《红楼梦》点校注释工作,奠定了其在红学界的地位。编辑宋志军由此策划《启功给你讲红楼》,收录先生相关文章三篇,并经由我请冯其庸先生作附录文章,全书仅四万余字,力求简明易懂。2006年6月推出后,因读者需求,次年又两次增印彩图版。
2006年7月26日,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文物出版社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人民大会堂联合主办“启功学术著作出版座谈会”。会上学者纷纷肯定上述普及本的价值,并倡议扩展系列。我与编辑室同仁由此推动系统整理先生遗稿,推出更多普及读物。
在先生身后,我找出1979年的听课笔记,其中便有他讲授唐代文学的详细内容。后来,我和几位同学遵照先生内侄章景怀的嘱托整理遗稿时,又发现了先生当年的备课提纲。结合词赋学家万光治整理的听课材料,我开始着手编纂《启功给你讲唐诗》(后定名为《启功讲唐代诗文》)。该书分为五讲及两个附录,书前影印了启功先生手书讲课提纲,并选配明代万历年间《唐诗画谱》的若干诗图。
在此期间,我提议将启功先生论述中国古代名画的文章配以彩色图版,汇集成《启功谈中国名画》一书。经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合作完成版面设计,该书精装本于2012年正式出版。
中国政法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吕立人,寻出1956年启功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授宋词时使用的《中国文学·词选》油印讲义。2010年起,吕立人陆续从中整理出启功先生讲授宋词的文字并交付出版社。在我协助下,由林玉萍、马燕两位年轻编辑负责整理和校对,最终于2016年出版了《启功给你讲宋词》。
文化传承与出版新绩
2012年时值中华书局百年诞辰,又逢启功先生百岁诞辰。社内悬挂先生1973年标注的“标点廿四史清史稿同人合影”及1981年所绘《竹石图》,以为纪念。启功先生素有“诗书画三绝”之誉,基础读物分社王军主任遂提议出版《启功三绝》,由我协助整理,江苏金坛印厂承制宣纸彩印,最终成书千套,备受书画与收藏界推崇。
同时,我们意识到启功先生的诗词虽已有多种版本流传,但仍缺乏一种符合传统装帧美学、采用繁体竖排宣纸线装形态的版本。为此,我们特地邀请先生的助手侯刚遴选诗作,由我校订,并恳请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林岫教授题写书签,最终由杭州萧山古籍印务公司承印,推出了一函两册的《启功韵语精选》,成为诗词爱好者珍藏的雅礼。
启功先生始终关心中华书局的出版事业。当得知有出版社想出《启功全集》时,他郑重告诉我:“我有书局这四卷《启功丛稿》,已经足够。”此言既是嘱托,亦是对出版成果的珍视。
时光如流水,编辑有传人,启功著作出版并未停步。先生生前珍视的《启功丛稿》四卷本已推出新版;年轻编辑们亦对原有的《启功谈国画》与《汉字古今谈》进行修订、增补与合编,并于2024年出版。
新近推出的《启功先生题签集》,汇集了他数十年来为近两百种图书题写的书名墨迹,既是对先生艺术成就的集中展现,也代表着出版界对他深切而持久的怀念。启功先生的著述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意义深远,必将泽被后世,嘉惠学林,影响遍及中国乃至世界。
(作者:柴剑虹,系中华书局编审、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原副会长)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访问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