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关注我们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所有类别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书评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数据库
视频
古联公司
APP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资讯
>
资讯详情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楼宇烈,傅首清主编
¥58.0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脱脱著 刘浦江整理
¥280.0
南明史(精装本)
南明史(精装本)
钱海岳撰
¥980.0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梁)沈约 撰
¥360.0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魏收著 何德章,冻国栋修订
¥510.0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汉]司马迁撰 陈曦、王珏、王晓东、周旻译
¥298.0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杨镰主编
¥298.0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元]脱脱等撰
¥540.0
邹鲁文化研究
邹鲁文化研究
贾庆超等
¥0.0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黄彰健校勘
¥45000.0
读“四大名著”,为什么要读名家的点评|金圣叹对《水浒传》词语“神经质”的关注
为何我将主书名改为“何鲁之死”丨编辑手记
一部命运多舛的史书,何以成为正史整理的典范之作?
一首“落花诗”引发的血案
在春光灿烂的周末邂逅《一个人吃饭,也要好好吃》
困困困困困困:世界睡眠日,古人邀你大睡特睡!
春秋之前,有诸侯敢称王吗?
《传习录百句(口袋本)》里的那些配图“小心思”
中华书局二月新书单
今天我们如何读《资治通鉴》丨通识名家讲座
中华书局三月新书单
发布时间:2025-04-08 09:26:29
来源: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众号
作者: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收藏
《国语汇校集注》(全五册)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二千年来《国语》注解的总成之作
研究先秦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俞志慧 撰
32开 平装
繁体竖排
978-7-101-16984-3
298.00元
作为中国首部国别体史籍经典,《国语》一书对于研讨先秦史事、厘述史传文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汉代时对本书即多有注解,至三国韦昭,总成一代。而自韦昭之后,历代注释蔚为大观,尤以清代朴学考据成就斐然。近现代学者踵武前贤,在文献整理与义理阐释方面迭出新章。《国语汇校集注》立足当代学术视野,汇集自敦煌本以下的《国语》善本,系统整合自韦昭以降两千余年的注解成果,兼采海内外新见简帛文献与研究成果,通过精密校勘、集注汇评,为当代文史研究者提供了兼具文献深度与学术前沿性的权威《国语》整理本。
《毛奇龄易著五种》
易学典籍选刊
[清] 毛奇龄 撰 郑万耕 点校
32开 平装
繁体竖排
978-7-101-16879-2
45.00元
本书收入清初学者毛奇龄的易学著作五种。其中,《推易始末》四卷,乃论证其提出的解易体系“推易”说,并评述汉唐宋以来的各种卦变说。《河图洛书原舛编》和《太极图说遗议》各一卷,都是考辨图书之学源流并对之加以抨击的专著。《易小帖》五卷,是其讲《易》之杂说,由其门人编次成书,着重从文字训诂方面批评义理学派特别是程朱解《易》的失误。《春秋占筮书》三卷,为摘录《左传》《国语》所载占筮之例,解疑论述古人对《周易》的实际运用。此次点校,《推易始末》《易小帖》《春秋占筮书》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河图洛书原舛编》《太极图说遗议》以《西河合集》本为底本。
《陶模集辑笺》(全五册)
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
晚清边疆治理的珍贵实录
陶模奏议函牍全辑,历史研究者必藏
杜宏春 辑注
32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000-9
698.00元
本书是将陶模任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甘肃新疆巡抚、陕甘总督、两广总督期间的奏议、函牍等文献汇辑成集,并进行整理而成。陶模(1835—1902),字方之,一字子方,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同治七年(1868),中式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十年(1871),授甘肃文县知县。十二年(1873),补皋兰县知县。光绪元年(1875),补秦州直隶州知州。五年(1879),署甘州府知府,调迪化州知州。六年(1880),加盐运使衔。七年(1881),擢宁夏府知府。八年(1882),任甘肃乡试内监试。九年(1883),署兰州府知府,迁兰州道。十年(1884),署甘肃按察使,旋调补直隶按察使。十四年(1888),升补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十七年(1891),升授甘肃新疆巡抚。二十一年(1895),署陕甘总督。二十二年(1896),实授陕甘总督。二十六年(1900),调补两广总督。二十八年(1902),卒于广州行馆。谥勤肃,赠太子少保。全书分上篇、下篇、附录三个部分。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折、军机录副(录副奏折、录副奏片)、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军机及宫中档及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所藏外交档案为底本,查照《陶勤肃公奏议遗稿》、上谕档和《清实录》,加以对校、理校、考辨,勘正错漏,对相关人物予以注释。共收折片、函牍、电报等文献两千多件,记录了陶模在稳定边疆、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兴办学堂、改革旧制等方面的作为,展现了清朝对新疆、陕甘、两广地区的治理情况,可供清史和边疆史研究者参考。
《英国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中文古籍目录》(全二册)
海外中文古籍总目
[英] 何大伟(David Helliwell) 编
16开 精装
繁体横排
978-7-101-16988-1
950.00元
博德利图书馆是英国牛津大学的总图书馆,自1602年托马斯·博德利爵士创立起,中文书籍一直是图书馆收藏的一部分,通过接收捐赠和搜求购买等方式不断扩大规模,形成如今仅次于大英图书馆的英国第二大中文古籍馆藏。其中不乏《永乐大典》零册19部、手抄孤本《顺风相送》、古地图《东西洋航海图》及太平天国刻本多种等重要古籍,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本书目共收录博德利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2745种,按经部、史部、子部、集部、类丛部、新学类、日本刻本、朝鲜刻本及其下属类目分类编排。类目设置及条目排序参照《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手册》之《汉文古籍分类表》和《汉文古籍目类分类款目组织规则》,并结合本馆实际情况作适当变通。序言配有24幅书影插图,后附书名、著者索引。本馆所藏西人所著中文古籍暂不收入本书目。
《李商隐文编年校注(修订本)》(全五册)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李商隐研究专家刘学锴先生全新修订的李商隐文集权威整理本重装上市
刘学锴 余恕诚 著
32开 平装
繁体竖排
978-7-101-16920-1
398.00元
本书系存世李商隐文之编年校注本。作者在徐树穀、徐炯《李义山文集笺注》,冯浩《樊南文集详注》,钱振伦、钱振常《樊南文集补编》三种清人笺注本及近人张采田、岑仲勉二家考订补笺之基础上,合李商隐存世文为一编,又从《后村诗话》中辑出佚赋两篇,进一步作校勘、系年考证和笺注,改分体编次为编年,撰成此书,共收录李商隐各体文三百五十二篇及佚句若干。并附有李商隐文佚篇篇目、分体目录、各本序跋凡例、历代史志书目著录等资料,及作者所撰考证文章。修订本对原版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修订,择优更换了原版选用的部分版本,重新校勘,订补注释,并对个别篇章重作系年、编排,新增附录若干,是作者整理李商隐文集的全新定本。
《明代一条鞭法》
梁方仲著作集
全面辑录作者研究精华,深刻把握明代社会变革
梁方仲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980-5
78.00元
本书收录了梁方仲先生1936年到1966年三十年间刊发的关于一条鞭法的十篇论文,涉及一条鞭法的名称、内容、推行经过、当时人的相关争论等,均为一条鞭法研究的经典之作。作者从《明实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典籍及大量明清方志、政书、奏议、文集、笔记中爬梳史料,细加辨析,对一条鞭法作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附录1956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条鞭法》(王毓铨先生译),以为学界提供一种学习参考资料。
《明代粮长制度》
梁方仲著作集
从粮长制入手,揭示明王朝统治根基,体察明代社会变迁
梁方仲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979-9
62.00元
粮长制度是明代田赋制度中一个重要而突出的部分。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首先在江浙一带建立了粮长制度,其后推广到湖广、江西、福建等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粮长制度多有变革,但一直是朱明政权统治人民、剥削人民的有力工具。书稿从粮长制度的历史渊源及设立目的、粮长的职务和特权、粮长制的演变、粮长的阶级分化及粮长制对人民的祸害等四个方面,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是认识明代社会和历史的一部经典著作。黄册与里甲问题,与粮长制度有直接关系,所以本书另收录了梁先生《明代黄册考》《论明代里甲法和均徭法的关系》两文,以便读者研读。除此之外,本书还收录了《梁方仲先生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梁方仲传略》两文,以便读者增加对梁方仲先生及其研究的了解。
《明代赋役与白银》
梁方仲著作集
首用民间文献等新材料研究明代赋役
深度还原明代白银的生产与国际贸易
梁方仲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978-2
72.00元
本书收录了梁方仲先生有关明代赋役的十六篇文章,对明代赋役的诸多方面,如明代田赋的税目、税率、本色、税额、输纳,户帖、鱼鳞图册等作为赋税征收依据的册籍,预备仓、易知由单等赋税征收中的相关规制,明代银矿的经营、开采与课税,国际贸易中白银的输入,以及明代民兵的兴衰等,都做了专门的考释,从不同角度完善充实了明代赋役研究,为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梁方仲著作集
不止是一部工具书,还是研究古代中国的一个大宝藏
梁方仲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945-4
135.00元
该书是梁方仲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书稿内容分为六大部分。“总序”论述我国历代户籍、地籍、赋役册编造的历史及其特点,并与世界各国进行比较。“正编”又分为甲编和乙编,共178个统计表,甲编是关于历代户口、田地的总情况和历代户口的地域分布,乙编汇集了唐宋元明清五朝的田地、田赋总数和分时分区的统计数。“附编”含37个统计表,对我国南北两大区域中的九个重要府州进行了细致的统计分析。“别编”有20个表说,侧重于对相关制度的概括与说明。“历代户口、田地升降比较统计图”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历代户口、田地的升降变化。“附录”则对中国历代度量衡作必要的说明。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
中华学术·有道
魏晋玄学席卷之下的乱世群像及其精神世界
罗宗强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975-1
78.00元
魏晋是一个在文化史上有特殊意义的时代。这是充满战争和饥馑、阴谋和残忍、悲歌慷慨和背信弃义、寻欢作乐和潇洒风流的二百余年,也是思想最活跃、感情最丰富的二百余年。在这个环境里,产生了玄学,文学独立成科,书法和绘画都有了辉煌的发展。在这个环境里,中国士人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心路历程。
作者立足于大量史料的搜集和辨析,通过对相关具体事件及其前因后果、发展脉络的细致梳理,描述出魏晋时期玄学的发展与士人普遍心态变化的历史面貌,敏锐地把握政局、思潮迅变中士人群体普遍的人生取向、道德操守、生活情趣,以及他们人性的张扬与泯灭,并从这些心态变化所引发的艺术情趣中细腻地辨认其审美风尚的性质与价值。
《吕著中国通史(图文导读版)》
吕思勉历史著作集
张国刚教授导读吕思勉先生通史代表作
新增一百七十余幅图,生动呈现风行八十余年的中国史经典
吕思勉 著 张国刚 导读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686-6
88.00元
《吕著中国通史》原系抗日战争期间上海成为“孤岛”时期,吕思勉先生为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撰写而成,1940 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上册,下册直到四年后才出版。上册(上编)为“中国文化史”,作者仿照古代史书的典制体,从大文化角度论述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等十八个专题;下册(下编)为中国政治史,讲述近二十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作者不仅对十八个文化专题和朝代兴衰史的主要面貌做了叙述,而且多有精彩评论。
此次新版,在文字方面订正了一些讹误,对个别生僻字词进行注音及简要注释,对较长段落进行分段。同时,配有图片一百七十余幅,又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耕华先生审读全文,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国刚先生撰写导读,图文导读版《吕著中国通史》是质量上乘、图文并美的通史佳作。
《中国通史(图文导读版)》
吕思勉历史著作集
张耕华教授导读吕思勉先生通史代表作
新增近二百六十幅图,图文相释
轻松呈现风行九十余年的中国史经典
吕思勉 著 张耕华 导读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687-3
86.00元
吕思勉先生是民国史学大家,所撰写的历史读本广受读者青睐。《中国通史》原为吕思勉先生为复兴高级中学撰写的本国历史教科书,自出版以来畅行九十余年。这部通史分为绪论、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现代史、结论共六编,概述了从上古时期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历史。用白话文书写,行文舒畅,史事与史识兼备,是公认的通史佳作。
此次再版重印,一方面据修正本增补了八章内容,将时间延伸到20世纪40年代,使第五编现代史部分的内容更加充实;另一方面改正了个别文字和引文出处讹误,对生僻字词增加注音和简释,较长段落适当分段;还配有近二百六十幅图片,又特约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耕华先生撰写导读。图文导读版不仅极大提升了通史“悦读”的体验,而且有助于加深读者对该书学术地位之认识,是广大读者研读中国历史、了解传统文化的优秀读本。
《鬻子 计倪子 於陵子》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谋王政秩序 解经济困局 寻精神出路
三部富有传奇色彩的先秦子书
张景 张松辉 译注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028-3
32.00元
《鬻子》今存十四卷,记载鬻子言行思想,尊贤重道,尊重万物运转变化、质量互变规律,以及任贤使能、主张慎罚……内容较为丰富驳杂。虽是一些残卷,其表达的思想体系有失完整与系统,然而就在这些残卷之中,依然闪耀着思想的亮点,无不显示了数千年之前中国古人的智慧。
《计倪子》残卷除了阴阳五行、各地物产之外,还包括物候与气象、治国理家的理念和方法等。全书突出之处在其经济思想上,强调财富生产,货物流通,重视经商,反复强调经济是立国之本,并提出了具体的理财措施。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提到了贱买贵卖的价值规律。
於陵子,即陈仲子、於陵仲子。战国时期齐国著名思想家,廉士、隐士。被孟子誉为“齐之巨擘”。《於陵子》记录於陵子的言行,由《辞禄》《灌园》等十二个短章构成,是於陵子思想的一个汇集。
《潜书》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融汇千年圣贤智,醒世良药济民生
何山石 译注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068-9
69.00元
《潜书》是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唐甄的著述,全书共九十七篇,分为论学、论政两部分内容。上篇论学,主要是论述儒学的经世致用和心性之学,围绕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功思想展开。下篇论政,涉及劝谏君主、官吏的任用与考核、富民之术、废除太监制度、止杀等有关国家治理方面的内容。
《春华集——中华书局员工文选(二〇二三年)》
中华书局员工2023年智慧结晶
编辑心声与行业洞见交相辉映
一书在手,尽览出版风华
中华书局 编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014-6
68.00元
中华书局员工文选取名《春华集》,源自《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中的“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爰登其质”。2023年的《春华集》约22万字,共收录书局35名员工于2023年度撰写的文章49篇。这本由书局员工精心撰写的文章编选合集,集结了众多编辑的智慧结晶,展现了他们在古籍出版、文化传承与学术探索上的不懈努力与卓越贡献。分为“编辑手记”“书里书外”“学林散叶”“百川学海”“艺文类聚”“行业思考”“党建引领”“特稿”八大板块,内容丰富,视角多元,为读者呈现了一场知识与文化的盛宴。
《启功谈书法》
启功先生一生经验之所悟
全面介绍中国书法史
启功 著
32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103-8
56.00元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论书绝句》,收录启功先生的一百首七言绝句,先生以这一百首诗,对历代书法名家、碑帖等进行评价,同时也对自己几十年的书法实践进行总结,书法流派、书家生平、奇闻轶事无不涉及,内容丰富,观点深刻。本书收录的是启功先生口语讲解版,更为生动。第二部分为《书法入门二讲》《金石书画漫谈》等几篇小文,不仅介绍书法技法,也介绍了书法与诗歌、绘画、篆刻的关系。本书系统呈现了书法的文化属性,带领读者从初学入门到旁通文史。
《万国衣冠拜冕旒:唐代日常生活概览》
古人的生活
丰富的衣食住行细节
还原真实有趣的唐代生活
黄正建 著
16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429-9
98.00元
繁荣、开放的大唐,人们的日常生活究竟什么样?本书从衣、食、住、行四个基本面向,研究唐代不同身份、地域、族群的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以及各人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以翔实的材料、丰富的图片,带领读者深入历史,还原真实、有趣、充满细节的唐代生活。
《比邻而居:辽金西夏民族生活史》
古人的生活
重现千年前契丹、女真、党项民族的生活图景
讲述华夏民族文化融合的精彩历程
宋德金 著
16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821-1
58.00元
辽、金、西夏时期,华夏大地从分裂走向统一。本书讲述契丹、女真、党项等民族的日常生活,结合历史文献、文物遗存和考古成果,生动再现这一时期各民族衣食住行的习俗、礼仪和文化;以小见大,展现社会变迁与民族融合的大趋势。
《全本〈孟子〉导读》
中国孟子学会副会长刘瑾辉导读260章《孟子》全文
带你读懂《孟子》,更读懂社会、人生
刘瑾辉 著
16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774-0
68.00元
《全本〈孟子〉导读》一书由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孟子学会副会长刘瑾辉的《孟子》讲学手稿整理而来。本书由“孟子其人其书”、《孟子》文本解读(简明注释、白话翻译、导读)两部分组成。知其人,读其文,解其意。读者对象是高中生、大学生以及一般大众读者。
《郭实猎与“开放中国”——19世纪上半叶的中西碰撞》
间谍,语言天才,还是江湖骗子?
重新认识一个隐没在历史尘烟中的关键人物
李骛哲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890-7
68.00元
普鲁士人郭实猎(Karl Gützlaff)是近代中外关系史上的关键人物。他个性倨傲狷急、行事夸张高调。凭借超常的语言天才,他于19世纪30年代初,最先突破清政府海禁,又在之后一直扮演着鸦片商人、英国商务监督、侵华英军及港英政府的翻译、参谋、情报官、殖民官员和传教士等多重角色。他是中国境内第一本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编者,是中国最早的内地传道会——汉会的创始人。他以中、英、德、荷等国语言撰写论文和游记,影响很大。他是后人理解19世纪上半叶中西碰撞过程的关键线索,但他的行为和形象却充满矛盾、迷离难辨。关于他的争论至今未消。
本书从新发现的莱顿大学特藏、圣公会档案、荷兰传道会档案等文献入手,以英、德、荷、汉等多语种文献互勘,力图重新勾勒郭实猎的历史形象,进而揭示他在“开放中国”的过程中所发挥的舆论作用和实践层面的影响。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研究》
李平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921-8
78.00元
1914年,黄侃把《文心雕龙》作为一门学科搬上大学讲坛,标志着现代意义“龙学”的诞生;而他为授课撰写的讲义《文心雕龙札记》,则成为现代“龙学”研究的奠基之作。《札记》从传统的校注、评点中超越出来,开创了把文字校勘、资料笺证和理论阐述三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给人以全新的视野,“从而令学术思想界对《文心雕龙》之实用价值,研究角度,均作革命性之调整”。《札记》重点落在三十一篇主旨的阐释上,因为黄氏学殖深厚,又颇具创作经验,故其主旨探求多有创获,对《文心雕龙》现代文学理论研究启迪尤甚,至今仍是《文心雕龙》研究的必备参考书。 本书对《札记》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并论及黄侃及其《札记》与20世纪中国学术史,特别是“龙学”史的互动共生关系。
《古小说乱世书写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赵爱华 著
16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016-0
128.00元
本书以古代文言小说为研究范围,以乱世书写为阐释中心,从历史、文化、文学相结合的宏观视角出发,围绕“乱世”这一历史现象对历代众多文言小说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综合化研究,既全面梳理了乱世的总体面貌,又揭示造成人类惨剧的社会因素,并挖掘人们在乱世中的生命渴求和生存理想,提炼出古小说乱世书写的主题内涵、艺术表现特征和文学价值,从而使古小说乱世书写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内涵得到充分阐释和严密论证。
《梁祝传说源流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王宁邦 著
16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019-1
95.00元
作为我国流传最广的民间爱情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影响广泛久远,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几乎各种艺术形式都曾以此题材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 梁祝文化研究中,传说本事、起源地点时间的考证以及故事的源流发展历来是学界关注焦点,然至今尚无定论。本书即集中于这几个问题,从传世文献(方志、诗文集、文人笔记等)、民间传说以及相关文化遗址等诸多方面入手,综合考量,对梁祝传说的方方面面做了全方位的探析考证。
《适时与趋变:敦煌汉简书写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李逸峰 著
16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024-5
128.00元
汉字书写有何规律可循?字体演变如何在日常书写中完成?两千年前的汉代简牍墨迹,隐藏着哪些汉字书写与字体演变规律? 本书以敦煌汉简为研究对象,以汉字书写研究为核心,通过对字样笔形、部件、结构体势等的全面分析,探讨了影响书写的诸多因素以及书写对汉字字体演变的影响,考察了敦煌汉简书写特征及其所反映的书写规律与隶变、草化、楷化等字体演变规律。
《清代贵州客民与地方社会变迁》
袁轶峰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359-9
98.00元
本书为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贵州客民与地方社会变迁研究》(15BZS119)的结项成果。作者将客民群体置于区域社会整体中加以考察,研究客民迁徙与分布、客民与地方开发、客民与地域社会变革、国家与地方的社会治理、客民土著化与地域认同和国家认同等内容,重点探讨客民土著化与地方国家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客民在土著化进程中实现了地域认同,而王朝权力在地方社会不断深入,完成了“大一统”的国家秩序,二者是并行不悖的,为理解“国家与社会”二元合一提供一条新的解释路径。
《文化·学术·人格——湖湘文化历史建构论》
权威学者朱汉民教授积年研究湖湘文化史的重磅力作
从文化、学术、人格层面系统论述湖湘文化历史的建构
朱汉民 著
16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4338-6
158.00元
本书首次系统论述湖湘文化的历史建构过程,主要从湖湘文化形态建构论、湘学学统建构论、湖湘士人人格建构论三个方面,对作为中国地域文化之一的湖湘文化建构过程作了一个通论式的宏观研究和综合论述。从文化层面上,通过分析神农、虞舜、屈原、周敦颐、王船山及近代人才群体崛起等文化现象,探讨了湖湘文化如何形成、演变、发展的历史建构过程,总结出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与中华精神。从学术层面上,通过考察湘学的千年历史演进历程,探讨了湘学学统的历史建构过程,揭示了湘学学统与中华道统的内在关系。从湖湘人格层面上,通过挖掘湖湘地区乡贤人格典范的历史影响,总结出湖湘人格的血性、狂狷、崇文而尚武、叛逆且忠诚、务实并浪漫、圣贤兼豪杰等一系列典型特质。
《中西之际》
中西丛书
刘东 著
32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937-9
58.00元
作者的思虑向来天马行空,此番则主要集中在两个论域,一是寻思有年的 “美学”或“艺术社会学”,二是晚近大热起来的“地区研究”,尤其从理论上去主张“作为方法的地区”。但在这种具体论域之上,仍然笼罩着作者更高的理论关怀,那就是摆脱“照着讲”和“接着讲”的老套,上升到更加宽宏也更见功力的“对着讲”。惟其如此,写到了封面上的“中西之际”四字,方能成为孕育更高文明的温床,而如愿生长出“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
《天工开物(彩绘版)》
给孩子的经典名著
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
“典籍里的中国”推荐书目
青少年课外阅读经典科普著作
大字注音彩绘插图
游者 编著 陈希 绘
16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441-1
69.00元
《天工开物》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综合性科技专著,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全书共18卷,介绍种植、纺织、染色、粮食加工、制盐、制糖、陶瓷制作、铸造、车船制造、锻造、烧炼矿石、榨油、造纸、冶金、兵器制作、造酒曲、采集珠玉等工艺技术,是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典籍。
《天工开物(彩绘版)》是专为孩子编写的《天工开物》读本。从原著中提炼、整合出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衣、食、住、行、用等几大方面,精选原文,大字注音,梳理大意,帮助理解。以原著中的线条图为底本,重新绘制彩绘插图,再现生产工艺场景。文后还链接现代工艺、传说故事、动手活动、博物学知识等,拓展视野,激发兴趣。附录部分的“《天工开物》:中国十七世纪生产工艺百科全书”帮助读者了解名著的时代背景及其蕴含的科学精神。
《本草纲目(彩绘版)》
给孩子的经典名著
中国博物学巨著,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博物知识+传说故事+经典诗词
孩子读得懂的图解版本草纲目
杜新艳 编著
16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971-3
69.00元
《本草纲目》为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对本草学进行全面整理总结之作,分为16 部、60 类,共有52 卷,载有药物1892 种。《本草纲目》集我国16 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同时,它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中国古代博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彩绘版)》是专门为孩子编写的《本草纲目》读本。精选孩子日常能够见到的动植物,从“释名”“集解”“药用部位”“气味”和“主治”几个部分来展示该动植物的名字、形态、特征等,并配有写实风格的彩绘插图。从现代博物学角度,解读动植物的相关科学知识;拓展阅读有趣的传说故事和经典古诗词;附录部分介绍“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本草纲目》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本草纲目》在国外”。希望孩子们能翻开一本专属于他们的《本草纲目》,在轻松探索动植物的奥秘中收获知识与乐趣。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访问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