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晚,CCTV-1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第三期《柳宗元篇》。节目中,文脉探访团“一步千年”穿越古今,带领观众深入了解一代宗师柳宗元的亲情、友情,以及心系天下百姓的仁义之情。
“唐宋八大家”的名号是怎样形成的?柳宗元的性格如何影响了他的文风?想要进一步了解柳宗元,可以读哪些书?我们和您聊一聊。
唐代继承魏晋南北朝,依然是骈文昌盛的时代。当时科举考试比的是源自骈文的律赋,公文写的是四六字相间的骈文,要求平仄相应,对仗谨严,用典故说明实际用意,讲究辞采华美,自然对自由畅快表达思想,造成不小障碍。
于是唐代兴起写作古文的风气,中唐时的韩愈、柳宗元身体力行,创作尤为出色,后人称为“中唐古文运动”,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追其流而扬其波,文坛创作面貌大为改观,明代朱右、唐顺之、茅坤等人通过文章编选,集中韩柳欧苏王曾八人之散文,作为文章典范,而“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名高后世。
其中,柳宗元与韩愈同气相求,在朝廷重视经术、回归儒学的背景下,学习西汉文大力创作古文,而成为唐宋古文运动早期之中流砥柱。柳宗元以其创作的多种文体各具手眼,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坛上的杰出人物。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出身河东柳氏,世称柳河东,又以其官终柳州刺史,而被称作“柳柳州”。
这样的才性与个性,乃至对文风的偏爱与审美选择,使柳宗元的文学创作具有独特的面貌。他早年的文章创作被认为“卓伟精致”“巧丽渊博”“雄深雅健”。被散置永州十年,“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渟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之间”,使其文学创作更增加了幽静深长的一面。
到柳州,题材、体裁、风格又有所变化。他的政论文堂皇正大、犀利精准;他的寓言善用动物拟人化,造意奇妙,富有趣味;他的传记文笔力开阖无涯;他的山水游记,清冷峻洁;他的赋作,得屈骚旨趣;他的五古淡雅深长,他的七律密丽悲健;他的绝句清新中又时常流露凄清的悲思。
柳宗元的文学创作,各体兼备、自具面目,皆有造诣,与韩愈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总体来说,文的成就高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