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学术著作 > 历史
回望贺兰:西夏文明史再研究(精)
系统梳理西夏历史诸多领域研究成果, 概括提出西夏“重建汉唐华夏文明”观点
¥
98.00
作者: 李华瑞著
发布日期:2025-07-24
中图分类法:K246.307
版次:1-1 开本:32开
装帧:精装 版式:简体横排
千字数:410 千字 总页数:548 页
ISBN号: 9787101171228
丛书名:
访问量:183
图书购买
电子书
分享
收藏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精彩章节
本书围绕西夏文明的属性和历史地位这一宏大主题,在梳理国内外西夏史研究已取得的丰硕成果基础上,从民族、宗教、政治、法律、史学、文学、美术、语言、文字及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观察和讨论,提出了11-13 世纪的西夏文明是对汉唐华夏文明的重建这一观点。内容丰赡、视野宏阔,代表了西夏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与显著进展。
引言 研究的缘起和概念界定……………………………………1 一、研究的缘起 ………………………………………………1 二、西夏文明的概念界定 ……………………………………4 第1章 党项与西夏史料的流布及价值 …………………………7 一、史料学、历史文献学视域下的党项与西夏史料的认知 ……8 二、韩荫晟《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述评 ……………………25 三、黑水城出土文献与西夏文史料 ………………………...
展开全文
引言 研究的缘起和概念界定……………………………………1
一、研究的缘起 ………………………………………………1
二、西夏文明的概念界定 ……………………………………4
第1章 党项与西夏史料的流布及价值 …………………………7
一、史料学、历史文献学视域下的党项与西夏史料的认知 ……8
二、韩荫晟《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述评 ……………………25
三、黑水城出土文献与西夏文史料 …………………………42
第2章 党项、Tangut名词在中外文献中的流变 ……………53
一、从中外文献的相关记载看二者的流变 …………………54
二、党项与“Tangut”(唐古特)之间关系蠡测 ……………66
三、俄国、欧美、日本学者缘何以“Tangut”指称党项 ………72
第3章 党项羌的起源与党项拓跋氏的族属 …………………79
一、学术史回顾 ………………………………………………80
二、党项兴起前羌系族群的概念及其演变 …………………94
三、西夏皇室“攀附”、“冒认”说献疑 …………………108
四、党项拓跋姓氏源于鲜卑其来有自 ……………………116
五、结论:拓跋姓氏,一个历史记忆的符号 ………………121
第4章 党项社会的发展、交融与党项拓跋氏政权的性质 …125
一、部落联盟氏族阶段 ……………………………………125
二、唐朝置羁縻州的特点 …………………………………132
三、由党项羁縻州看党项社会 ……………………………141
四、拓跋氏定难节度藩镇的属性 …………………………162
第5章 王化之地:西夏故地前史 ……………………………173
一、汉唐对于西夏故地的疆理 ……………………………176
二、以游牧为主向农牧兼行的转变 ………………………184
三、移民实边与多民族居民结构的形成 …………………192
第6章 吐蕃王国对唐中后期西夏故地的影响 ………………203
一、吐蕃文化来源的多元化 ………………………………203
二、唐肃宗以后西夏故地出现的蕃化现象 ………………208
三、唐末五代吐蕃“蕃化”的延续和演变 …………………213
四、朔方(灵夏)之地与河西地区的发展水平之消长 ……221
第7章 西夏的建国、国名和民族 ……………………………225
一、李继迁、李德明的抗宋自立 …………………………225
二、元昊建国的历史意义 …………………………………232
三、西夏国号(国名)的汉语自称与西夏语自称 …………237
四、弭(弥)药的他称与自称 ………………………………250
第8章 西夏的政治与经济 ……………………………………259
一、西夏前期的政治 ………………………………………259
二、西夏前期的统兵体制与对外战争 ……………………270
三、西夏中后期的政治 ……………………………………281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 ………………………………………292
五、《西夏经济文书研究》对西夏社会得出的重要认识 …301
第9章 西夏文的创制及其印刷术的进步 ……………………309
一、西夏文的创制与再“发现” …………………………310
二、西夏文与汉文字的关系 ………………………………325
三、西夏文与华夏文明的传播 ……………………………330
四、西夏文的民族特色 ……………………………………335
五、西夏活字印刷术 ………………………………………338
第10章 西夏的儒家政治文化与法典 ………………………349
一、西夏的儒学与儒家政治文化 …………………………349
二、西夏法典与中华法系 …………………………………364
三、儒家礼教思想与《天盛改旧新定律令》………………384
第11章 圆融:汉藏佛教在西夏的传播 ………………………389
一、西夏汉传佛教的兴盛 …………………………………389
二、藏传佛教在西夏的传播和流布 ………………………401
三、西夏帝师与藏传佛教的传承 …………………………410
四、西夏佛教的文明特征 …………………………………416
第12章 西夏史学和文学平议 ………………………………427
一、西夏史学的沉寂 ………………………………………427
二、西夏文学的落寞 ………………………………………441
三、克恰诺夫的西夏格言、谚语研究 ……………………457
第13章 西夏美术考古中的文化基因 ………………………465
一、西夏美术概观 …………………………………………465
二、渊源有自的西夏美术 …………………………………469
三、西夏美术的模仿和文化传承 …………………………480
四、西夏美术中的藏传佛教和回鹘佛教因素 ……………491
五、西夏美术考古中文化基因的大同小异 ………………504
第14章 结语 …………………………………………………511
一、西夏文明前史—有关党项名称、族属学术论争的回应 ……511
二、西夏主体民族早期社会形态与西夏故地的华夏文明 ………516
三、西夏文明重建的历史背景 ……………………………520
四、西夏文明的诸层面 ……………………………………522
五、西夏文明史研究的范式思考 …………………………530
附录:研究论著参考书目 ………………………………………533
后 记……………………………………………………………543
收起
(1)全面、系统梳理国内外西夏史研究已取得的丰硕成果,对西夏文明的属性和历史地位做出了最新的判断。
(2)视野宏阔,问题意识强,同时不乏对历史细节的深度把握。
(3)深入把握新晋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的首先著作。
李华瑞,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宋史、西夏史的研究,已出版个人专著专集17部、编著9部、合编著作11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在国内外学界产生重要影响。
评论
晒图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游客提交评论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物色:金瓶梅读“物”...
扬之水著
¥69.00
制度与政治——政治制...
廖伯源著
¥86.00
郑天挺明史讲义(全三...
郑天挺著 孙卫国等整...
¥258.00
唐代高层文官
赖瑞和著
¥99.00
宋辽金史论集--北京...
刘浦江著
¥85.00
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论(...
何炳棣著
¥128.00
转型期日本的对华认知...
包霞琴著
¥48.00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
罗新,叶炜著
¥176.00
中国兵器史稿
周纬著
¥39.00
尚书校诂
雒江生校诂
¥82.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
试读
alt :
http://www.zhbc.com.cn/resPath/ebook/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