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大众普及 > 综合
冠带中华:古代服饰的域外影响
古代服饰镌刻着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深深印记,记录着经由政治经济外交的途径对域外诸国产生的影响和与之的交融。
¥
98.00
作者: 徐文跃著
发布日期:2024-06-27
中图分类法:TS941.742.2
版次:1-1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版式:简体横排
千字数:150 千字 总页数:226 页
ISBN号: 9787101166422
丛书名:
访问量:464
图书购买
电子书
分享
收藏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中华书评和媒体报道
相关图片及视频
精彩章节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而揖让进退之间、衣冠带履之上最能见出礼仪,所以又称衣冠上国。因有服章、礼仪,“华章曰华,大国曰夏”,中国又称华夏。凡此种种,都说明衣冠带履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早在先秦时期,衣冠就已成为区分族群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在早期与域外诸族的接触过程中,这一基本特征得到强化并已对外施加影响。虽然影响并不是单向的,但在古代,中国服饰的对外影响是主要的。这种影响又主要发生在隋唐及元明时期。仅...
展开全文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而揖让进退之间、衣冠带履之上最能见出礼仪,所以又称衣冠上国。因有服章、礼仪,“华章曰华,大国曰夏”,中国又称华夏。凡此种种,都说明衣冠带履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早在先秦时期,衣冠就已成为区分族群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在早期与域外诸族的接触过程中,这一基本特征得到强化并已对外施加影响。虽然影响并不是单向的,但在古代,中国服饰的对外影响是主要的。这种影响又主要发生在隋唐及元明时期。仅就东亚而言,日本的和服虽然与中国古代服饰相去甚远,但其发展的初始阶段,曾受到中国隋唐服饰的强烈影响;韩国的韩服与中国元明服饰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也表现出元明时期两国关系的深刻印记。那么,中国古代服饰的对外影响,在东亚各国服饰的历史与现实中有没有具体的体现呢?本书立足中国古代服饰,基于文献、实物、图像,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并力图做到言必有据、信而有征,在目前已知可见的相关出版物中,本书应该还是不多见的。由于所述的内容并不仅限于中国,所资利用的材料自然也不囿于国内,韩国、日本、琉球、越南等域外的材料也多在征引之列,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收起
序言 第一章 宫廷服饰 第一节 冕服 一、明代的冕服 二、朝鲜的冕服 三、日本的冕服 四、越南的冕服 第二节 皮弁服 一、明代的皮弁服 二、朝鲜的远游冠服 三、琉球的皮弁服 第三节 常服 一、明代的常服 二、朝鲜的常服 三、琉球的常服 第四节 翟衣 一、明代的翟衣 二、朝鲜的翟衣 第二章 品官服饰 第一节 朝祭之服 一、明代的朝祭之服 二、朝鲜的朝祭之服 三、日本的礼服 第二节 常服 一、...
展开全文
序言
第一章 宫廷服饰
第一节 冕服
一、明代的冕服
二、朝鲜的冕服
三、日本的冕服
四、越南的冕服
第二节 皮弁服
一、明代的皮弁服
二、朝鲜的远游冠服
三、琉球的皮弁服
第三节 常服
一、明代的常服
二、朝鲜的常服
三、琉球的常服
第四节 翟衣
一、明代的翟衣
二、朝鲜的翟衣
第二章 品官服饰
第一节 朝祭之服
一、明代的朝祭之服
二、朝鲜的朝祭之服
三、日本的礼服
第二节 常服
一、唐代的袍衫
二、日本的袍衫
三、明代的常服
四、朝鲜的常服
第三章 士庶服饰
第一节 深衣
一、宋、明的深衣
二、朝鲜的深衣
三、日本的深衣
第二节 笠帽
一、元、明的笠帽
二、朝鲜的笠帽
第三节 巾帽
一、明代的巾帽
二、朝鲜的巾帽
第四节 网巾
一、明代的网巾
二、朝鲜的网巾
三、越南的网巾
图版目录
收起
1.《冠带中华:古代服饰的域外影响》采用叙事的写作角度来讲述中国古代服饰经由政治经济外交的途径而与域外诸国产生影响和交融的历史,因此可以说古代服饰也有政治经济外交的深深印记,研究各国服饰也能从侧面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的实力和外交影响力。 2.全书所引用的文献材料都通过作者转述,既有据可依,又保证了普及读物阅读流畅的优点。书稿每节都以一个有据的典故引起,让服饰发展演变的历史变得生动有趣,从而阅读也...
展开全文
1.《冠带中华:古代服饰的域外影响》采用叙事的写作角度来讲述中国古代服饰经由政治经济外交的途径而与域外诸国产生影响和交融的历史,因此可以说古代服饰也有政治经济外交的深深印记,研究各国服饰也能从侧面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的实力和外交影响力。
2.全书所引用的文献材料都通过作者转述,既有据可依,又保证了普及读物阅读流畅的优点。书稿每节都以一个有据的典故引起,让服饰发展演变的历史变得生动有趣,从而阅读也变得有趣和容易。
3.《冠带中华:古代服饰的域外影响》图片219个,全书基于文献、实物、图像等文献资料清晰地整理出了一条古代服饰发展以及域外影响的线索,能够从中看出古代日韩越南等国的服饰演变过程中中国古代服饰的影子,为当今古代服饰的热潮增加一些有学术意义的依据。
收起
青年学者徐文跃专长于古代服饰文化的研究,在研究古代中国以及日韩越南等国服饰文献资料的同时又曾在博物馆供职多年,有过大量接触织绣服饰实物的机会。他的专著《煌煌大明:考古、服饰、礼制》与这本《冠带中华:古代服饰的域外影响》形成一个由学术到普及的服饰文化系列作品。
媒体报道
MORE
丰臣秀吉的唐人装束
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众号 2024-08-26
万历二十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日本天正二十年,1592)四月十二日,日军大举入侵朝鲜。此前,刚统一日本不久的丰臣秀吉借口向朝鲜借道入明朝贡,遭到朝鲜严词拒绝,于是就有了此次入侵。当晚釜山就被日军攻破。第二天,釜山北部的东莱府城沦陷。由于这时候的朝鲜已将近两百年没有战事,武备废弛,仓猝之间不能应战,日军兵锋所指,无不披靡,金海、密阳等府接连陷落,庆尚一道的朝鲜军队望风奔溃。五月初三日一早,朝鲜王京汉城被攻破。而国王宣祖在听到忠州溃败的消息后,已在四月三十日仓皇出奔平壤。五月二十八日,追击而至的日军在临津江之战中击败朝军,次日攻陷开城。六月十五日,日军攻入平壤,宣祖被迫流亡到中朝边界的义州。至此,开战仅短短两月,朝鲜三都均已沦陷,八道残破,国王宣祖西狩,形势岌岌可危。于是,朝鲜向明朝乞求增援,明朝以字小之仁,最终决意派兵入朝。后来,由于相持不下,明、日双方议和,也就是计划明朝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丰臣秀吉则向明朝称臣纳贡
书籍推介 | 徐文跃《冠带中华:古代服饰的域外影响》
深大东亚汉籍研究 2024-07-29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而揖让进退之间、衣冠带履之上最能见出礼仪,所以又称衣冠上国。因有服章、礼仪,“华章曰华,大国曰夏”,中国又称华夏。凡此种种,都说明衣冠带履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早在先秦时期,衣冠就已成为区分族群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在早期与域外诸族的接触过程中,这一基本特征得到强化并已对外施加影响。虽然影响并不是单向的,但在古代,中国服饰的对外影响是主要的。这种影响又主要发生在隋唐及元明时期。仅就东亚而言,日本的和服虽然与中国古代服饰相去甚远,但其发展的初始阶段,曾受到中国隋唐服饰的强烈影响;韩国的韩服与中国元明服饰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也表现出元明时期两国关系的深刻印记。那么,中国古代服饰的对外影响,在东亚各国服饰的历史与现实中有没有具体的体现呢?本书立足中国古代服饰,基于文献、实物、图像,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并力图做到言必有据、信而有征,在目前已知可见的相关出版物中,本书应该还是不多见的。由于所述的内容并不仅限于中国,所资利用的材料自然也不囿于国内,韩国、日本、琉球、越南等域外的材料也多在征引之列,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为什么一提到汉服、和服、韩服就会引起那么大的争论?
中华书局1912 2024-07-26
服饰自人类社会产生之日起,就具有遮身蔽体、防寒保暖的功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服饰的材质以及服饰上所用的装饰也渐趋多样。久而久之,一个部族或者族群逐渐形成有别于其他部族、族群的服装风格,同时也在内部产生分化、形成等差。在文献的记述里,中国先秦时代的人们就已明确地意识到与周边匈奴等族群在衣着打扮上的明显差别(披发、左衽)。也就是说,最晚在先秦时代,服饰就已成为区分族群最为外在、形象的标识。这种标识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两千多年的发展,并对周边的国家特别是东亚世界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产生影响。本书聚焦的正是这种影响。
图片
0530_1~1
0530_2~1
0530_3~1
评论
晒图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游客提交评论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评书三国演义(一)汉...
连丽如口述 李滨声插...
¥48.00
经史百家杂钞(精)上...
曾国藩编纂、佘础基整...
¥64.00
《山海经》通识--中...
沈海波著
¥62.00
何鲁之死——1831...
高晞著
¥69.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部...
胡平生,彭林,孟二冬...
¥2280.00
《诗经》动植物图说(...
高明乾 王凤产 毛雪...
¥78.00
中华经典藏书(书架装...
王国轩,胡平生,陈晓...
¥1980.00
唐诗之美日历(201...
廉萍编著
¥98.00
《黄帝内经》通识--...
刘鹏著
¥56.00
书志(第一辑)(精)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
¥98.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
试读
alt :
http://www.zhbc.com.cn/resPath/ebook/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