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楼宇烈,傅首清主编
¥58.0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脱脱著 刘浦江整理
¥280.0
南明史(精装本)
钱海岳撰
¥980.0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梁)沈约 撰
¥360.0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魏收著 何德章,冻国栋修订
¥510.0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汉]司马迁撰 陈曦、王珏、王晓东、周旻译
¥298.0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杨镰主编
¥298.0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元]脱脱等撰
¥540.0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黄彰健校勘
¥45000.0
今年4月,广受好评的李天飞注释《西游记》,推出了修订本。
书出来以后,朋友们通过各个渠道发来建议,说要是能出精装本,就更好了。
我们其实早有此意,但是也一致认为:
这么好的书,只是从平装升级到精装,是远远不够的。
不仅是装帧升级,更要以直观外显的方式,呈现《西游记》的深层内核——
《西游记》,不仅是一本热闹的神佛小说,更是一部展示儒释道三教合一、拥有完整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哲学宗教著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打磨,《西游记》全本全评全注精装典藏本,隆重推出。



全评:引入《西游证道书》六万字精彩评点
我们的原文,采用的底本是明世德堂本。清初,学者黄周星和书商汪象旭合作,以世本为基础,做了一番润饰修改,推出了《西游证道书》。
《西游证道书》除对世本做了润饰修改、情节增补之外,还做了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就是对原文进行详细评点:包括以“憺漪子”名义进行的回前评,和穿插于百回之中的文中评。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立体而精妙的评论体系。
回前评,放在每一回的前边,共一百篇,相当于高浓缩的“阅读指导”。评家于纷繁的情节中,提炼出作者埋伏的深意,揭示章回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文笔恣肆纵横,以犀利之语点破世相,将神话叙事与现实讽喻相结合,使人在领略奇幻情节的同时,获得对人性、对世情的深刻洞察。
比如,第一回的回前评,一开头就点出了《西游记》仙佛同源的宗旨:
《西游记》一书,仙佛同源之书也。何以知之?曰:即以其书知之。彼一百回中,自取经以至正果,首尾皆佛家之事,而其间心猿意马、木母金公、婴儿姹女、夹脊双关等类,又无一非玄门妙谛,岂非仙佛合一者乎?
西天取经,修成正果,关乎佛家;心猿意马、木母金公、婴儿姹女等概念,又源自道家修仙理论。这就是“仙佛合一”,把佛家和道家的理念融合在一起。
在中国传统思想格局中,儒道佛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三家各有侧重,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经过长期的交流融合,殊途同归,三教合流,共同构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多元一体的思想结构。《西游记》,就是杰出的体现。
文中评,相当于加强版“弹幕”,随行在侧,处处点拨。或于幽曲处点明人物心理,或于戏谑间揭示象征意味,或于诗词韵文之末击节称赞。灵动活泼,幽默生动,常以寥寥数语,点破文中关节,令读者恍然大悟,畅然解颐。
比如第四回,关于“弼马温”这个官名,评论就说:
官名甚新,秩官志所不载。弼马温者,辟马瘟也。俗言猴能辟马之瘟,至今犹有此语。
说白了,弼马温,就是“辟马瘟”,传说把猴子跟马一起养,可以避免马患瘟疫。所以孙悟空当“弼马温”很合适。那为什么这个官儿,孙悟空注定做不长呢?评论又道:
马为火畜,以猿牧马,亦是以火济火,安得长久。
但是,马和孙悟空的五行属性都是“火”,火和火待在一起,长久不了,所以解释了,为什么孙悟空没当多久“弼马温”,就被气跑了。


全书每回之前,都加入晚清邗江味潜斋石印本《新说西游记图像》绣像。
这个版本,以清张书绅评点《新说西游记》为基底,由以著名画家吴友如为代表的《点石斋画报》原班人马绘制,每一回的图像,都做到了图文交相辉映,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也为研究晚清民间绘画和小说插图提供了珍贵资料。
插画同样以红色呈现。


受原著第三回悟空“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的启发,此次我们全新升级《西游记》,深蓝主色调函套,以水帘洞瀑布为主设计元素,采用先左右、后上下的结构,左右一启,水帘洞开;上下一分,山与云离,就这样步入那个玄妙无穷的西游世界。





内容增加,装帧升级,周边自然也要跟上。
这次,我们设计了丰富的周边,一袋装不下,于是分为两袋:
“大唐通关文牒”,装着原著中重要道具——通关文牒的复刻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