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关注我们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所有类别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书评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数据库
视频
古联公司
APP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资讯
>
资讯详情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楼宇烈,傅首清主编
¥58.0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脱脱著 刘浦江整理
¥280.0
南明史(精装本)
南明史(精装本)
钱海岳撰
¥980.0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梁)沈约 撰
¥360.0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魏收著 何德章,冻国栋修订
¥510.0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汉]司马迁撰 陈曦、王珏、王晓东、周旻译
¥298.0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杨镰主编
¥298.0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元]脱脱等撰
¥540.0
邹鲁文化研究
邹鲁文化研究
贾庆超等
¥0.0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黄彰健校勘
¥45000.0
除了纪念屈原,这些有关端午的冷知识你都听说过吗?
唐朝不止有荔枝
盐与铁,看似寻常的民生物资,如何深刻影响大政决策?
王夫之盖戳认证的宋朝两大罪臣,一个当然是秦桧,另一个竟然是他
成语典故丨哲理性与形象性的统一——试论《聊斋志异》的寓言
增补最新考古成果,经典唐代生活史著作重磅升级
这一卦几乎涵盖了《周易》的全部易理与美学
中华书局这20种哲学好书,大促来了速入手
孔子不姓孔?一文读懂古人的姓和氏
中华书局五月新书单
了解西夏,这些书必读
发布时间:2025-08-14 15:59:12
来源:中华书局1912
作者: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收藏
贺兰山下,广袤的戈壁滩上,九座巨冢如凝固的历史坐标,俯瞰银川平原与黄河奔流。前不久,随着一记落槌声在法国巴黎响起,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刻,尘封的帝陵,曾被正史遗忘的西夏王朝,向世界诉说往事,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关键实证。
西夏陵(顾宏义 摄)
从遗忘到重现:典籍与考古的双重解码
1227年西夏亡国后,典籍焚毁,王族凋零,蒙元史官脱脱修史时因“历史纠葛”将西夏削迹于正史,仅以寥寥数语附于《宋史》《辽史》之末。清代史家张鉴撰《西夏纪事本末》,用纪事本末体例梳理西夏350年兴衰,是唯一流传至今的纪事本末体西夏史,却因史料匮乏留下诸多悬疑。1972年,宁夏考古队于贺兰山下发现刻有西夏文的残碑,沉睡七百年的陵冢终被唤醒。
《西夏纪事本末》,[清] 张鉴 撰 胡玉冰 点校
胡玉冰《西夏书校补》以300余种宋元典籍与黑水城文书补缀周春《西夏书》,重构纪传体王朝谱系,为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坐标,被列为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修正了原书文本讹误,弥补了“二十四史”无西夏专史的缺憾。
《西夏书校补》,胡玉冰 校补
半个世纪的发掘印证了典籍记载:9座帝陵依“左昭右穆”宗法制度错落分布,其星象布局实证西夏对中原天文学与礼制的融合。出土的文物中,木活字本《吉祥遍至口合本续》与汉夏双语残碑,共同拼凑出印刷革新、大型铸件等领域的卓越成就。
多元交融:文明基因的立体呈现
西夏陵的遗产价值核心,很重要的在于其“承唐仿宋、融汇创新”的文化特质:
制度之融:陵园遵循中原“背山面河”堪舆理念,却将陵塔偏置西侧呼应党项鬼神信仰;月城集中安置石像生,规避了唐宋礼制僭越风险。
技艺之合:夯土嵌栣木的“古代钢筋”技术抗震千年,绿釉鸱吻融合中原龙纹与党项粗犷线条,印证“学中原技艺,塑本族图腾”的匠心。
信仰之汇:出土的迦陵频伽(妙音鸟)构件,昭示佛教神权与皇权的结合;而北端礼制建筑群供奉儒家先祖,实证“以佛治心,以儒治国”的治国方略。
《西夏皇帝和众侍从图》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黑水城出土的,后藏于俄罗斯,已佚失,仅存黑白照片,有研究者认为此即元昊画像)
近年出版的《比邻而居:辽金西夏民族生活史》通过服饰、饮食、建筑细节,还原了党项人“乘马出则征战,牵牛入则耕作”的农牧交融图景,而陵园遗存恰是这种交融的物化。
《比邻而居:辽金西夏民族生活史》,宋德金 著
正本清源:重构中华文明坐标
针对“西夏中亚论”的误读,李华瑞《回望贺兰》从历史背景、宗教、政治制度、法律等众多方面,分析、归纳、揭示了一条共通的脉络,那就是西夏文明的华夏底色,将人们的目光从“搜奇猎异”引向中华民族共融共通、多元一体的历史路径。
《回望贺兰:西夏文明史再研究》,李华瑞 著
《两宋烽烟录·宋夏和战实录》揭示地缘真相:西夏以“枢纽外交”策略周旋于宋辽之间;陵区出土的宋瓷、辽代马具与孔雀石珠饰,证实其通过垄断西域马匹贸易成为丝路经济枢纽。
《两宋烽烟录:第二卷 十一世纪宋夏和战实录》,顾宏义 著
当38.99平方公里的遗产区在巴黎点亮世界目光,贺兰山风裹挟着《两宋烽烟录》的金戈铮鸣、《回望贺兰》的文明重构宣言,与残碑的西夏铭文共振——它们共同诠释了西夏陵的双重本质:既是党项王朝的安息之地,更是农耕—游牧文明在黄河臂弯中的结晶。部分复原的帝王世系,正与陵塔檐角的迦陵频伽、鸱吻的融合纹饰交相辉映,宣告着中华文明长河从不在独奏中奔涌,而在万千溪流的和鸣中抵达永恒。
西夏地形图
(采自《宋文正范先生文集》,日本内阁文库藏明万历刻本。据曹婉如等《中国古代地图集(战国—元)》,《西夏地形图》为同时代北宋人所绘,是最早也是唯一流传下来的西夏地图)
推荐阅读
与宋辽、宋金鼎立,“丝绸之路”的枢纽
“西夏陵”背后的西夏王朝历史
《西夏纪事本末》
[清] 张鉴 撰 胡玉冰 点校
32开 平装
繁体竖排
978-7-101-17218-8
78.00元
西夏是党项拓跋氏于十一世纪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地方政权,国号“大夏”。先后与北宋、辽和南宋、金鼎立,后为蒙古所灭。其版图大致位于今宁夏、甘肃大部、陕西北部和内蒙古、青海部分地区。
《西夏纪事本末》是一部记载西夏历史的纪事本末体史书。全书三十六卷,清代张鉴撰,起自唐僖宗中和年间(881-884)西夏远祖拓跋思恭居夏州,迄于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蒙古灭夏,记载了西夏立国前后近350年间历史。
《西夏纪事本末》主要依据宋、辽、金、元朝正史、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毕沅《续资治通鉴》等书,兼采笔记、文集,将西夏历史总结为36个主题,各篇均究其原委,考其异同,间附夹注,是系统了解西夏历史的入门史书。
胡玉冰点校本《西夏纪事本末》以光绪十一年(1884)《半厂丛书初编》本为底本,校以江苏书局本,参校上海书业公所排印《历朝纪事本末》本,参考出土文献和西夏学研究成果,为学界提供一个便于阅读和引用的版本。
元昊立国秘策、李继迁逆袭、贺兰山拉锯战
看宋史专家顾宏义如何重构十一世纪宋、西夏间的和战博弈,
解码边疆小邦以小博大的生存玄机
《两宋烽烟录:第二卷 十一世纪宋夏和战实录》
顾宏义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799-3
88.00元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二卷,以宋夏百年和战为中心,系统梳理西夏从边陲小邦发展为与宋、辽鼎立强国的历程。从军事、外交、经济等多个角度,对西夏“以小搏大”的立国策略,以及宋、辽、西夏间的势力消长,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全景式地再现了十一世纪宋与西夏之间的和战博弈。
系统梳理西夏历史诸多领域研究成果
概括提出西夏“重建汉唐华夏文明”观点
《回望贺兰:西夏文明史再研究》
李华瑞 著
32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122-8
98.00元
本书围绕西夏文明的属性和历史地位这一宏大主题,在梳理国内外西夏史研究已取得的丰硕成果基础上,从民族、宗教、政治、法律、史学、文学、美术、语言、文字及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观察和讨论,提出了11-13 世纪的西夏文明是对汉唐华夏文明的重建这一观点。内容丰赡、视野宏阔,代表了西夏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与显著进展。
重现千年前契丹、女真、党项民族的生活图景
讲述华夏民族文化融合的精彩历程
《比邻而居:辽金西夏民族生活史》
宋德金 著
16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6821-1
58.00元
辽、金、西夏时期,华夏大地从分裂走向统一。本书讲述契丹、女真、党项等民族的日常生活,结合历史文献、文物遗存和考古成果,生动再现这一时期各民族衣食住行的习俗、礼仪和文化;以小见大,展现社会变迁与民族融合的大趋势。
《西夏书校补》
胡玉冰 校补
32开 平装
繁体竖排
978-7-101-10090-7
198.00元
清代学者周春所修《西夏书》,是中国最早的,而且是唯一的一部纪传体断代西夏史书。作者周春(1729—1815)博学好古,著述颇丰,广涉四部,尤通史学和音韵。传世的《西夏书》对于我们了解西夏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次整理《西夏书》,一方面主要从宋元汉籍中辑录与西夏有关的资料补入《西夏书》,另一方面,对于《西夏书》及所辑录资料文字或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加以校勘、辨明。整理以国家图书馆藏本为底本,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本为对校本,参以宋、辽、金、元、明、清等朝傳世文献中之西夏史料,个别参以考古所获西夏文献。
《铁骑佛光:西夏王朝的落幕》(预计2027年上市)
柴建华 著
贺兰山下的西夏王国,在12至13世纪交织着铁马金戈与佛光禅影。当蒙古铁骑从草原席卷而来时,这个由党项族建立的王国既经历着政治裂变,也进行着宗教圆融。西夏后期的历史,既是一部权臣篡政、邻国博弈的战争史,也是一部佛教渗透王权、高僧以宗教影响力介入军政的政治史。从仁孝皇帝的“黄金时代”到末帝睍的亡国之痛,藏传佛教僧人与西夏王室的“佛王传统”贯穿始终,形成了军事征服与宗教护持相互纠缠的独特历史图景。贺兰山下的残碑与佛塔,至今仍在诉说这段铁骑与佛光交织的往事。
(统筹:一北;编辑:岚岫)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访问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