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帛书《老子》?
“帛书《老子》”,是对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献中《老子》部分的简称。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据考证,该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上世纪70年代初期,相关部门对马王堆三座墓地展开了发掘工作,总计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一号墓和三号墓出土的文物尤为珍贵,其中,一号墓出土了312枚竹简(遣策)、19枚陶罐和麻袋上的竹牌、49枚竹笥上的签牌及1幅T形帛画;三号墓漆书盒内出土了50余种帛书、200枚医简,410枚竹简(遣策)和木牍、52枚竹笥上的签牌及3幅帛画(T形帛画、车马仪仗图、行乐图)。《老子》就出土于三号墓,因为书写在丝帛上,所以我们将其简称为“帛书老子”。
根据高明先生的考证,甲本不存在避讳现象,乙本避刘邦的“邦”字讳,说明他们的抄写时代是不同的,甲本应该抄写在刘邦称帝之前,乙本抄写在刘邦称帝之后。郭永秉先生对此的论述更为具体一些,称甲本所在的帛书似当抄写于汉高祖末期之前,乙本抄写于汉文帝时期,时间下限为马王堆三号墓下葬的文帝前元十二年。
《〈老子〉通识》
无论如何,帛书《老子》甲乙本的抄写时间远早于王弼注本是无可怀疑的,尽管它们在当时“只不过是一般的学习读本,皆非善本”(高明先生语),但称其内容更接近《老子》原貌,应该是可信的。
不考虑某些具体文字,仅就整体内容说,帛书《老子》的两个文本是相同的,两个文本与传世的王弼注本也是相吻合的,但在编排上,帛书两个本子之间虽没有大的不同,但两个本子与王弼注本先“道经”后“德经”的顺序相反,而是先“德经”后“道经”。这种编排形式上的不同,为我们探讨《老子》原本原貌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
《帛书老子校注》(简体字本)内页
虽然帛书两个文本之间,以及两个文本与传世本之间,在整体内容上并无二致,但并不代表彼此可以相互替代,无论是文字校勘,还是经义理解,帛书甲本、乙本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甲、乙本各有特点,诸如经文句型、虚词,及其所用古今字、假借字等均有差别,可以看出两个文本的来源不同,代表汉初两种不同的古本。
与传世本相较,文字上的差别会更大一些,如大家熟知的名言“无为而无不为”,被认为是最能代表老子核心思想的文句之一,各种传世本都有此语,但在帛书《老子》甲、乙本中,只有“无为而无以为”,而无“无为而无不为”,虽仅一字之差,但造成的文义不同可谓天差地别。“无为而无不为”本不出于《老子》,它是汉初黄老学派的产物。这类影响经文意思理解的文字不同尚有很多,高明先生在《校注》中做了详细的比对校勘,一看便知。
02
为什么要读《帛书老子校注》?
帛书《老子》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为我们准确理解经文奥义提供了参考,而高明先生的《帛书老子校注》,则为我们全面、深入、充分地利用这批资料提供了便捷途径。
高明先生(1926—2018)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主要著作有《古文字类编》《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古陶文汇编》《古陶文字征》等。他的《帛书老子校注》具有如下特色:
首先,以帛书《老子》甲本、乙本作底本,用王弼注本作主校本,将这三个本子的文句分别抄录,并列对比,以展现三个本子文字上的异同。除此以外,还从将近360个传世本中选用33个本子作参校本。校注时,首先是比较帛书甲本、乙本与王弼注本之间的差异,其次是比较王弼注本与33种参校本之间的差异,再次是对这些差异进行辨析、考证,最后是解释经典的含义。可以说,对文字异同做了彻底梳理,对一些重要异文造成的文义不同做了准确探讨。
《帛书老子校注》所据校本书目与简称
其次,高明先生非常重视对细节的处理。如:(1)甲乙本原来是连续书写、不分段落的,为了方便与传世本对照查阅,按王弼注本的结构和顺序分成相应的八十一段,每段之前都用汉语数字标明序号。(2)为了方便查阅帛书《老子》的原文图版,在甲本、乙本的文字下标了一个阿拉伯数字,用来表示这段文字在帛书中的行数;另外,因为乙本每行分两段,故在数码后又有上、下之分。(3)帛书本的文字不是完整的,有残缺。作者的处理原则是,甲本残坏的根据乙本补,乙本残坏的根据甲本补,甲本、乙本共同残坏的,则根据王弼注本或其它参校本来补。补文一律用〔〕形括号括起来。对于假借字和古体字,校勘时除将它们按原形写出,还在相应的字下面注明应该用的本字和今字,并用()形括号括起来,以示区分。
《帛书老子校注》(简体字本)内页
帛书老子甲本之残卷实录与勘校复原
03
《帛书老子校注》有哪些可选的本子?
2022年,推出了与平装本内容完全相同的精装本,纸面布脊,繁体竖排,成品尺寸为150mm×220mm,较之平装本,增大了字号、字距和行距。
最近,为了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我们又推出了该书的简体横排本。简体字本的内容与繁体字本完全相同,没有做任何删减,平装,成品尺寸为147mm×210mm,个别地方因牵涉字形比较,保留了繁体字,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帛书老子校注》(简体字本)
| 相关阅读:
为何读《老子》一定要结合出土本 | 《帛书老子校注》精装本出版
内页欣赏
(统筹:一北;编辑:思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