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媒体报道详细页
《红楼梦》里诗词很多,这首联句诗考生最要注意
评论人: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众号 作者:古禾
2020-03-22 22:16:19
分享
收藏
0
点赞
评论内容:
启功先生在《红楼梦(注解本)》的序中认为,《红楼梦》里每首诗都是人物形象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和旧小说中“赞”或“有诗为证”的诗有所不同。的确,《红楼梦》穿插诗词众多,作者煞费苦心,按头制帽,常在字里行间暗示人物性格、身世和命运。
《红楼梦》中有两首联句诗,一首是第五十回“芦雪亭争联即景诗”,一首是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其中湘云、黛玉、妙玉中秋夜的“凹晶馆联诗”已在高考中出现过两次,2015年湖北考题中说到湘云出“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冷月葬花魂”,两句诗正是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而“芦雪亭争联即景诗”尽管从总体上“思想艺术价值”不高,但每个人的诗句和临场表现,也可见各自的形象性格及命运结局,从而理解曹雪芹隐忍笔法下的微言大义。我们在梳理《红楼梦》近几年高考出题思路时,发现考点主要集中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两方面,这首芦雪亭联句诗因参与人数众多,是很适合高考出题考查“人物形象”的。
什么是联句诗?《红楼梦(注解本)》里有一条注释:
联句,旧时作诗方式之一,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初无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者,依次属对。后来习用于一人出上句,续者接对成一联,然后再出下联的上句,别人复对之,如此辗转相继以成篇。
可见联句诗大多为游戏取乐而作,所以很少佳作。曹雪芹的高明之处,在于既能“忠实于事物本来应有的面貌,总体上并不使它显得有多少思想艺术价值”,又“在个别诗句上注意照顾人物的不同特点”。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这次芦雪亭的联句:
(凤姐)一夜北风紧,
(李纨)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
(香菱)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
(探春)无心饰萎苗。价高村酿熟,
(李绮)年稔府粱饶。葭动灰飞管,
(李纹)阳回斗转杓。寒山已失翠,
(岫烟)冻浦不生潮。易挂疏枝柳,
(湘云)难堆破叶蕉。麝煤融宝鼎,
(宝琴)绮袖笼金貂。光夺窗前镜,
(黛玉)香粘壁上椒。斜风仍故故,
(宝玉)清梦转聊聊。何处梅花笛?
(宝钗)谁家碧玉箫?鳌愁坤轴陷,
(湘云)龙斗阵云销。野岸回孤棹,
(宝琴)吟鞭指灞桥。赐裘怜抚戍,
(湘云)加絮念征徭。坳垤审夷险,
(宝钗)枝柯怕动摇。皑皑轻趁步,
(黛玉)剪剪舞随腰。苦茗成新赏,
(宝玉)孤松订久要。泥鸿从印迹,
(宝琴)林斧或闻樵。伏象千峰凸,
(湘云)盘蛇一径遥。花缘经冷结,
(探春)色岂畏霜雕。深院惊寒雀,
(岫烟)空山泣老鸮。阶墀随上下,
(湘云)池水任浮漂。照耀临清晓,
(黛玉)缤纷入永宵。诚忘三尺冷,
(湘云)瑞释九重焦。僵卧谁相问,
(宝琴)狂游客喜招。天机断缟带,
(湘云)海市失鲛绡。
(黛玉)寂寞封台榭,
(湘云)清贫怀箪瓢。
(宝琴)烹茶冰渐沸,
(湘云)煮酒叶难烧。
(黛玉)没帚山僧扫,
(宝琴)埋琴稚子挑。
(湘云)石楼闲睡鹤,
(黛玉)锦罽暖亲猫。
(宝琴)月窟翻银浪,
(湘云)霞城隐赤标。
(黛玉)沁梅香可嚼,
(宝钗)淋竹醉堪调。
(宝琴)或湿鸳鸯带,
(湘云)时凝翡翠翘。
(黛玉)无风仍脉脉,
(宝琴)不雨亦潇潇。
(李纹)欲志今朝乐,
(李绮)凭诗祝舜尧。
这次联句共35韵70句,有12个参与者,是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诗社活动,也是一次热闹欢乐的聚会。前一回刚来了四位“水葱似”的美人,又恰巧下了大雪。白雪红梅,炭火烤肉,炉子上的热酒,争先恐后的赋诗,快活的说笑打闹,一切都是盛世繁华、岁月静好的样子,然而“登高必跌重”,越繁盛越衬托出后面的悲凉。我们看曹雪芹在这些人物的联句中都隐藏了什么密码呢?
王熙凤“一夜北风紧”
联句以大家抓阄为序,依次是李纨、香菱、探春、李绮、李纹、邢岫烟、湘云、薛宝琴、黛玉、宝玉、宝钗。本来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李纨来起头,但王熙凤自告奋勇:“既这样说,我也说一句在上头。想下雪必刮北风,昨夜听见一夜的北风,我有一句,这一句就是‘一夜北风紧’。”
87版《红楼梦》剧照
正是这句“粗话”,赢得了众人的齐声喝彩:“这句虽粗,不见底下的,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写不尽的多少地步与后人。” 启功先生也说:“这句中既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深奥的典故,又恰是唤起下文的联句首唱。”可见,通俗平易,正是联句首唱的关键,王熙凤可以说是“歪打正着”。启功先生指出,即使整部《红楼梦》曹雪芹安排王熙凤只作了这一句诗,也是完全符合她的身份和性格的:“读者都知道,王熙凤不识字,但她聪明、机智,具有泼辣、大胆的性格和遇事满不在乎的作风。所以她能作这一句,也只能作这一句。这样一句,又绝不能换到宝钗、黛玉等人的口中、笔下。”
这句联诗也引发了红学爱好者们的无穷探索。有人说因为王熙凤是贾府的大管家,对贾府最知根知底,所以最先听到贾府“一夜北风”的悲音。也有人认为“一夜北风紧”可预见王熙凤的结局,想到87版电视剧中王熙凤在冰天雪地中死去的凄凉,更对这句联诗唏嘘不已。而无论如何,这句诗使得凤姐的形象更立体更丰满。她能积极主动来赞助一句诗,也可以看作对她诗社 “监社御史” 身份的回应,对李纨组织的诗社的支持。“干正事”的王熙凤对大观园众女儿的闲情雅趣,始终都是持宽容态度的……当然,想要更全面地理解王熙凤这个人物,就要阅读与她有关的更多情节,《红楼梦(注解本)》里有专门的总结……
史湘云“石楼闲睡鹤”
在联诗中,大家第一轮联句后,先是宝钗、宝琴、黛玉共战湘云,接着湘云、黛玉、宝琴不顾规矩,你一句我一句地抢了起来,这就使场面一下子热闹欢脱了不少。最后湘云联诗最多,高达18句,薛宝琴13句,黛玉11句。所以,作者最想突出的人物是湘云。她判词中的“英豪阔大”,在这一次诗歌盛会中展露无疑。第四十九回,当香菱向她请教做诗,她没日没夜地高谈阔论;在琉璃世界芦雪亭,她引领众姊妹敞开吃肉大快朵颐,说自己“是真名士自风流”;这一回作诗,她又是“抢命”一样玩得不亦乐乎:
湘云正渴了,忙忙的吃茶……忙丢了茶杯……扬眉挺身地说……湘云听罢,赶紧说……湘云只伏在宝钗怀里笑个不住。
这种热闹的场景,似乎与湘云的性格是最合拍的,就像贾宝玉曾说,没有她,就不热闹了……一副沉迷游戏、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神态……
《红楼梦赋图册》醉眠芍药裀赋
她的诗有两句值得注意,一句是歌功颂德的“瑞释九重焦”,这和前文她劝宝玉“仕途经济”的思想具有一致性,这也是她和黛玉迥然不同的地方。比如蔡义江老师指出这样的“颂圣诗”绝不会让黛玉和宝玉说出,这也是曹雪芹的用心之处;一句是“石楼闲睡鹤”,鹤的形象,比拟史湘云是很合适的,简直可以想见“醉眠芍药裀”的情景,同时也与后文“寒塘渡鹤影”的联句形成反衬。另外,“僵卧谁相问”“清贫怀箪瓢”“煮酒叶难烧”也可看作她未来生活的谶语。对了,还记得史湘云抽的是什么花签吗?《红楼梦(注解本)》“主要人物形象事迹表”里标明了……
薛宝琴“埋琴稚子挑”
其次是薛宝琴,这是一位豪门千金。她才貌双全,虽初来乍到,但“年轻心热,又本性聪敏”,所以,她不卑不亢,不藏不装,想到什么就说出来。这是她和薛宝钗的不同之处,也是曹雪芹着意要刻画的人物。试看她的联句:绮袖笼金貂、吟鞭指灞桥、伏象千峰凸、狂游客喜招、月窟翻银浪,带着金银奢华的富贵,带着大山大河的开阔。更何况,前一回她刚来贾府就得到了贾母非同寻常的宠爱,引得宝钗都忍不住嫉妒;联句之后,作者又给了她“抱红梅、映白雪”浓墨重彩的特写,对她的绝色美貌给予了大肆渲染和烘托。然后,又让她一人写十首怀古诗……尽管可惜的是续书把她写丢了,但以她“埋琴稚子挑”“不雨亦潇潇”的联句和后面柳絮词“偏是离人恨重”的文字,大抵也不会逃出第五回“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悲剧预言,这样也使得我们更为这曾经盛放的生命和热血的青春倍感惋惜。
87版《红楼梦》剧照
黛玉和宝玉
黛玉一向争强好胜,也不会像宝钗想得那么周全,所以自然不肯甘拜下风。更重要的是,作者为她写的诗句的辨识度还是非常高的:斜风仍故故、剪剪舞随腰、无风仍脉脉,叠词表达的缠绵和细腻,一看就是颦儿的笔法……
作者还有意把宝玉安排在黛玉之后,接出“清梦转聊聊”之类心照不宣的句子,都是“用心良苦”的……宝玉的下一句是“何处梅花笛”,联系到第七十六回中秋夜桂花阴里传来的凄清的笛音,似乎也令人百感交集,很多研究者认为那是“全书大关节大转折处”。而宝钗对出“谁家碧玉箫”,算不算是同一家子的同悲之音呢?至于宝玉,前一回就兴奋得嚷嚷又来了“水葱似”的姑娘,面对这些“人上之人”,他只要远观就好,只要欣赏就好,为她们做什么都行,而联不联诗是最无所谓的。
宝钗和探春
宝钗和探春都是有诗才的人,在这里“非不能之,实不为之”。宝钗三次为别人的诗喝彩,和她的宽宏的性格是相称的,她的“皑皑轻趁步”可使人想到“好风凭借力”。探春的“色岂畏霜雕”也可见她的勇气和个性。
87版《红楼梦》剧照
李纨和香菱
另外,李纨和香菱都只对了两句,但李纨的“入泥怜洁白”似乎暗示了她的贞节守寡,香菱的“匝地惜琼瑶”也完全可看作对她洁白无瑕的形象的惋惜,“有意荣枯草”这种希望使枯草返青的善良,也是很符合她的身份和性格的。北京高考微写作2018年是从《红楼梦》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进行简述,2019年是选《红楼梦》中“心清如水”的人,我第一个想到的人,都是香菱……
87版《红楼梦》剧照
李 绮
还有比较有意思的一点,联诗的最后,让李绮用一句“凭诗祝舜尧”收住,她之前也念出“年稔府粱饶”这样赞美盛世的句子。而续书中安排她和滞留红尘的甄宝玉结婚,还是很符合曹雪芹的愿意的,也是很有意味的。
所以,这首联句诗蕴藏着丰富而细腻的含义,其他没有提到的李纹和邢岫烟,在后面的“红梅”诗中还有表现。想要读懂每句的典故和含义,还可以参考《红楼梦(注解本)》里的详细注释。《红楼梦》中其他的“诗词曲赋”,《红楼梦(注解本)》也做了索引,锁定了它们在书中的具体位置,如果您想通过一个人的诗词了解他的人物形象,也可以在这里一次性找到哦……
《红楼梦(注解本)》
[清]曹雪芹 高鹗 著
启功 主持 张俊 聂石樵 周纪彬 龚书铎 武静寰 校注
苗怀明 导读
32开 平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42747
68.00元
为全面配合统编版语文新教材高一下学期“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的需求,中华书局特别推出《红楼梦》(注解本)。1998年,我们出版了《红楼梦》注释本,由著名红学家启功先生主持,北师大著名教授张俊、聂石樵、周纪彬、龚书铎、武静寰校注。《红楼梦》(注解本)即以注释本为基础重新修订而成,保留了启功先生的序言。
他们精选一百二十回完整故事本“程甲本”为底本,审慎准确,不随意改动底本文字,使得这一版本成为研究《红楼梦》的宝贵资料;为了让读者完整地阅读文本,本书采用回后注的方式,注释约有3600条,详尽丰富,避免繁琐的考证。同时,我们约请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著名红学研究专家苗怀明教授撰写了《红楼梦》导读,精细到位,完全配合“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中的六条“阅读指导”从先至后依次展开。
另外,本书还包括《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事迹表,勾勒人物性格,把握情节主线;《红楼梦》诗词曲赋索引,所有诗词一查就有;《红楼梦》研究主要著述一览表,列举“红学”经典著作,帮助深刻思考主题;单独拉页附有“人物关系表”,复杂人物关系一表看懂。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红楼梦》(注解本)全二册
发布时间:2020-01-05
作者:【清】曹雪芹 高鹗 著...
ISBN号:9787101142747
价格:
¥68.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