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在冯梦龙看来,智慧对于人的作用,就像水在大地流淌,地势下洼水就会灌满它,人事不足智慧就会填补它。因此,他搜罗先秦到明代诸多人物的智慧故事,用以启迪后人。而这些故事,都被收录在《智囊全集》中。冯梦龙在自叙中感慨,即便拥有满腹智慧,也不能保证人生顺遂,得偿所愿。比如晁错,他足智多谋,一心为国家推行改革,却因触动权贵利益,最终落得被腰斩的悲惨命运。最早被称为“智囊”的,是战国时期的樗(chū)里子。《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记载:“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 清人金埴在《不下带编》中也提到:“史记樗里子瘿(yǐng),而多智,时人号为智囊。囊者,指瘿而言也。”这里的“瘿”就是颈瘤,俗称大脖子,也就是如今所说的甲状腺肿大。樗里子居住在渭南樗里,此地地处秦岭之北,当时缺碘,所以他极有可能患有大脖子病。正因他脖子上的“囊”和他的多智,才被时人称作“智囊”。从字面意义来看,“智”代表智慧,是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囊”有口袋、容器之意,这里可理解为将智慧汇聚其中,就像一个装满智慧的锦囊。合起来,“智囊”便指那些充满智慧、能出谋划策的人。但在《智囊全集》里,“智囊”的含义更为深邃和丰富。
《智囊全集》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