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 宾 白谦慎 张充和弟子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严晓星 本书作者 特邀主持人 王道 张充和传记作者 合肥张氏研究专家
华人德 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光同 吴兰荪(查阜西义兄)之孙、吴兆基之子 吴门琴社前副社长
时间:4月21日(周五)19:15
地点:苏州慢书房(苏州观前街蔡汇河头4号)
沈龙朱绘杨家大院图
我们在书里面可以看到一张他们在一起唱昆曲的照片,这里是他们唱昆曲的地方。还有这张张充和女士坐在蒲团上的照片,大家都非常熟悉,这张照片,我推测是查阜西先生拍的。
张充和在杨家大院云龙庵
石璋如拍的响应寺
(据《龙头一年:抗战期间昆明北郊的农村》)
井栏“漱玉”拓片(宋辞先生提供)
查阜西在苏州家中(后梅隐庐)弹琴
本书所附经折装册页(影印张充和手抄昆明谱)
张充和手抄昆曲谱手卷
查阜西送给张充和的宋琴“寒泉”
张充和为“寒泉”手制的琴囊
张充和与白谦慎,2008年
张充和和傅汉思在北平,1947年
《八声甘州》全三首(张充和自存本之一,白谦慎提供)
张充和抄给查阜西的两首《八声甘州》(查阜西家属提供)
《八声甘州》前二首,查阜西抄注本(查阜西家属提供)
张充和抗战时期在重庆画的《仕女画》(白谦慎提供)
张充和2002年致华人德信(据《古薇山房文荟》)
华人德(右三)、白谦慎(右二)和沧浪书社部分社员陪张充和游览太湖,2004年
吴兰荪在他的“琴园”门口
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