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综合类 > 艺术
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查阜西与张充和(精)
工笔细绘二十世纪古琴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真实呈现古琴大家査阜西鲜为人知的生平经历,再现古中国的优雅在乱离之际的赓续传承,完美复刻张充和手抄曲谱长卷
¥
158.00
作者: 严晓星著
发布日期:2021-06-10
中图分类法:K825.76②K825.46
版次:1-1 开本:32开
装帧:精装 版式:简体横排
千字数:100 千字 总页数:286 页
ISBN号: 9787101147810
丛书名:
访问量:778
图书购买
电子书
分享
收藏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中华书评和媒体报道
精彩章节
抗战之初,中国文化界的精英云集昆明,时在航空公司任职的古琴大家查阜西(1895—1976),与比自己小十八岁的才女张充和(1913—2015)相识,从此以“四哥”“四姐”相称,互授古琴与昆曲,“乐人词家,朝夕晤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与音乐家郑颖孙、彭祉卿、杨荫浏、曹安和,作家老舍,学者罗庸、罗常培、唐兰、丁燮林、浦江清等人或徜徉山水,或演剧雅集,或谈文论艺。他们承继文化命脉,彰显文化自信,虽...
展开全文
抗战之初,中国文化界的精英云集昆明,时在航空公司任职的古琴大家查阜西(1895—1976),与比自己小十八岁的才女张充和(1913—2015)相识,从此以“四哥”“四姐”相称,互授古琴与昆曲,“乐人词家,朝夕晤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与音乐家郑颖孙、彭祉卿、杨荫浏、曹安和,作家老舍,学者罗庸、罗常培、唐兰、丁燮林、浦江清等人或徜徉山水,或演剧雅集,或谈文论艺。他们承继文化命脉,彰显文化自信,虽在乱离之中,风雅未尝稍减。汪曾祺的散文名篇《晚翠园曲会》,也只是记下了这场人文盛事的一角。
抗战胜利后的苏州,“干戈未损好春光”,“很可爱,又昆乱不挡,什么都会……我家上上下下都喜欢”(张充和语)的查阜西与张充和一家往来密切。张充和甚至在无意之中,发现了查阜西正暗中为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这样性命攸关的大秘密,查阜西也不过随口叮嘱一下,可见相知之深。不久张充和结婚赴美,查阜西以他留在美国的宋琴“寒泉”相赠,被张充和视为最珍贵的结婚礼物。二十多年后,海外误传查阜西死讯,张充和作《八声甘州》词以为悼念。未几,知尚在人世,又作一首,托家人带给查阜西。数月后,查阜西病故,张充和作第三首《八声甘州》,再悼故友。这一琴三词,是两位大家毕生高谊的见证。本书书名“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就出自第二首《八声甘州》。
本书通过大量诗文、日记及口述、未刊手稿等资料,围绕宋琴“寒泉”与张充和写给查阜西的三首《八声甘州》,细致梳理张充和与查阜西的交往,生动展现了二人之间的真挚情谊,娓娓道来,曲折动人。同时,作者将二人之间的交往放置于大的历史背景之下,描绘了古中国的优雅如何在一群遭逢离乱的现代知识分子那里赓续传承。正如同白谦慎先生在序言中所说,作者“悬鹄高远,与众不同,写的是两位文化人的故事,揭橥的却是一段罕为人知的琴学历史”。
收起
故事与历史(代序)/白谦慎 第一章 重招梅隐 一、《甘州》唱和本事 二、查阜西 第二章 珍重记前游 三、杨家大院 四、龙溪幻影 五、当时啸傲见天真 六、高楼银烛春花影 七、度长空、一掬见龙泉 八、多少欢娱都梦幻 第三章 万里寄寒泉 九、干戈未损好春光 十、剑胆琴心 十一、琴名辨正 十二、“蠙山琴士韵泉顾氏”考 第四章 尽艰辛事事,不挂上眉头 十三、喜佳音万里,故人犹健 十四、抚新词、临风缄...
展开全文
故事与历史(代序)/白谦慎
第一章 重招梅隐
一、《甘州》唱和本事
二、查阜西
第二章 珍重记前游
三、杨家大院
四、龙溪幻影
五、当时啸傲见天真
六、高楼银烛春花影
七、度长空、一掬见龙泉
八、多少欢娱都梦幻
第三章 万里寄寒泉
九、干戈未损好春光
十、剑胆琴心
十一、琴名辨正
十二、“蠙山琴士韵泉顾氏”考
第四章 尽艰辛事事,不挂上眉头
十三、喜佳音万里,故人犹健
十四、抚新词、临风缄泪
本书所涉文献
张充和《八声甘州》的版本
关于庄剑丞抄本《琴人书札》
征引及参考文献目录
收起
一、作者长期致力于古琴历史与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学术积累丰厚;又曾参与整理即将出版的查阜西文集,并从事编纂查阜西年谱,更兼多位师友助力,接触核心材料得天独厚。在撰写本书过程中,直接或间接采访了张充和、查阜西之子查克承、郑颖孙之女郑慧等多位当事人,既做到无一字无出处,又细节丰富,真实可信。如今,写张充和的文章与著作可谓多矣,但能让张充和本人满意,被她赞赏者,唯此而已。 二、本书四色全彩印刷,装帧极为精...
展开全文
一、作者长期致力于古琴历史与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学术积累丰厚;又曾参与整理即将出版的查阜西文集,并从事编纂查阜西年谱,更兼多位师友助力,接触核心材料得天独厚。在撰写本书过程中,直接或间接采访了张充和、查阜西之子查克承、郑颖孙之女郑慧等多位当事人,既做到无一字无出处,又细节丰富,真实可信。如今,写张充和的文章与著作可谓多矣,但能让张充和本人满意,被她赞赏者,唯此而已。
二、本书四色全彩印刷,装帧极为精美,随文配有数量众多的重要照片、手稿、书画,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首次披露。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附册以经折装的形式,完美复刻了张充和抄写赠给查阜西的昆曲谱《长生殿·弹词》手卷。这一张充和早期书法作品是第一次面世,长约十米,精美绝伦,仅此一件,已属超值之选。
三、张充和的书法弟子、学者白谦慎为本书题签并作序,古琴家龚一、昆曲家梁谷音、掌故家赵珩、艺术史家范景中、文史学者扬之水,皆欣然列名推荐本书。
收起
严晓星,江苏南通人,学者、媒体人。著有《近世古琴逸话》、《梅庵琴人传》、《金庸识小录》、《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等,编有《高罗佩事辑》、《民国古琴随笔集》、《庄剑丞古琴文稿》等,主编《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珍萃·稿钞校本》、《掌故》丛刊、《现代琴学丛刊》等。
中华书评
MORE
弹到梅花月满琴
评论人:2021年07月09日 星期五 北京青年报 2021-07-13
评论内容:
主持人:中华书局出过很多古琴书,从大部头的《琴曲集成》到小本的严晓星的《近世古琴逸话》,还有《操缦琐记》等等。这本《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查阜西与张充和》是严晓星的最新力作。
媒体报道
MORE
《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查阜西与张充和》苏州分享会实录
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众号 2023-07-10
本书通过大量诗文、日记及口述、未刊手稿等资料,围绕宋琴“寒泉”与张充和写给查阜西的三首《八声甘州》,细致梳理张充和与查阜西的交往,生动展现了二人之间的真挚情谊,娓娓道来,曲折动人。同时,作者将二人之间的交往放置于大的历史背景之下,描绘了古中国的优雅如何在一群遭逢离乱的现代知识分子那里赓续传承。正如同白谦慎先生在序言中所说,作者“悬鹄高远,与众不同,写的是两位文化人的故事,揭橥的却是一段罕为人知的琴学历史”。
在昆明寻找查阜西
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众号 2022-01-17
一代琴学宗师查阜西先生(1895—1976),对二十世纪古琴艺术的复兴贡献极大,可以说,今天无数的琴人琴家都曾受其恩惠。中华书局2021年推出的《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查阜西与张充和》一书,立足大量诗文、日记及口述、未刊手稿等资料,围绕宋琴“寒泉”与张充和写给查阜西的三首《八声甘州》,细致还原查阜西与合肥四姊妹之一的张充和的交往,娓娓道来,曲折动人。同时,作者将二人之间的交往放置于大历史背景之下,描绘了古中国的优雅如何在一群遭逢离乱的现代知识分子那里赓续传承。
10位沪上名家暑期推荐书单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8月11日 14 版) 2021-08-17
6.《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查阜西与张充和》,严晓星著,中华书局2021年5月
评论
晒图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游客提交评论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张伯驹潘素书画集(布...
张伯驹潘素文献整理编...
¥860.00
古吴汪孟舒先生琴学遗...
汪孟舒著,杨元铮整理
¥380.00
古琴制作法(精)
陶运成著
¥268.00
格萨尔唐卡研究(精)...
四川博物院、四川大学...
¥1800.00
隶字汇(一函五册)
[清]项怀述编
¥660.00
篆字彚
[明]毕宏述辑 [清...
¥660.00
中国古典家具私房观点
[英]马科斯·弗拉克...
¥680.00
富连成三十年史(精)
唐伯弢撰 白化文审校
¥28.00
四川出土南朝佛教造像
四川博物院、成都文物...
¥960.00
调腔抄本叙录——新昌...
俞志慧著
¥298.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
试读
alt :
http://www.zhbc.com.cn/resPath/ebook/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