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资讯
>
资讯详情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作者:楼宇烈,傅首清主编
定价:
¥58.00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作者:脱脱著 刘浦江整理
定价:
¥280.00
南明史(精装本)
南明史(精装本)
作者:钱海岳撰
定价:
¥980.00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作者:(梁)沈约 撰
定价:
¥360.00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作者:魏收著 何德章,冻国栋修订
定价:
¥510.00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作者:[汉]司马迁撰 陈曦、王珏、王晓东、周旻译
定价:
¥298.00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作者:杨镰主编
定价:
¥298.00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作者:[元]脱脱等撰
定价:
¥540.00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作者: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黄彰健校勘
定价:
¥45000.00
邹鲁文化研究
邹鲁文化研究
作者:贾庆超等
定价:
¥0.00
小说丛谈丨于天池:童话意趣的浪漫——说《聊斋志异·瞳人语》
成语典故丨哲理性与形象性的统一——试论《聊斋志异》的寓言
佛教常识丨宽忍:中国僧侣与劳动生产
人物春秋丨陈尚君:元稹的两次婚姻
特别关注丨杜建录:百年西夏学
本期话题丨杜文玉:唐隆政变与玄宗即位
阳明学丨周志文:论“阳明一生精神,俱在江右”
诗文欣赏丨陈昌宁:感伤的燕子——梦窗词燕意象
本期话题丨童岭:中国东晋南朝的女性世界
阳明学丨焦堃 :正嘉之际的王阳明与明代内阁之弊
文化史知识丨杨晓东:明清吴地中秋习俗
发布时间:2025-10-06 14:55:42
来源: 文史知识
作者:杨晓东
明清吴地中秋习俗
明代文学家袁中郎诗云:“苏州三件大奇事,六月荷花二十四,中秋无月虎丘山,重阳有雨治平寺。”他在这里将吴中习俗农历六月二十四观赏荷花、八月十五中秋节虎丘玩月和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列为三大奇事。袁中郎曾在苏州当过两年吴县县令,耳濡目染,对吴中民情风俗应较为熟悉,但他毕竟不是土生土长的吴人,两年仕宦时间未必能深入了解熟悉吴中复杂的民情风俗,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有“苏州三件大奇事”的感叹。
其实,吴中地区,人文荟萃,物产殷富;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胜迹遍布;民情风俗,远较袁诗所描述的丰富多姿。《乾隆吴县志》云:
吴人好游,以有游地、游具、游伴也。游地则山水园亭,多于他郡;游具则旨酒嘉肴,画船箫鼓,咄嗟立办;游伴则选妓徵歌,尽态极妍,富室朱门,相引而入,花晨月夕,竞为胜会,见者移情。
又据苏州地方志籍载,吴俗好信鬼神。因此,吴地一年四季,节俗名目繁多。而且,往往数节集于一天,例如六月二十四日,不仅是荷花生日,活动中心在荷花荡;同时也是雷尊诞辰,活动中心在城中玄妙观;还为二郎神生日,活动中心在葑门庙宇。一日三节,节连节,俗接俗,不仅使生活丰富多彩、饶有情趣,更使人生岁月充满希望。
然而,吴人最为重视的还是三奇之一的中秋节。吴江《黎里志》载:
(吴中)别无靡费,惟此一节(指中秋节),需费无算。届期又有各处卖买营生者,充塞街道,无所不有,往来杂沓,莠良不一。此三日(十四、十五、十六)夜中,主张门户尤加意防饬焉。
所云吴中“别无靡费,惟此一节”也许并不确切,但中秋习俗“需费无算”却是事实。粗略考订,吴地明清间中秋习俗大致有以下数项:
斋月宫
中秋日,吴地人家各设炉香、灯烛、瓶花等物,供养太阴。纸肆市“月光纸”,上绘月轮、桂殿、捣药玉兔,极工致。至夜,各家陈设“子孙藕”(业已生枝的藕)、“和合莲”(莲蓬有子不空房者)、“荷花瓣”(以大瓜细镂而成)等吉祥之物,杂列以菱芡、银杏之属,又以纸绢线香作宝塔形,饤盘杂陈,供献庭中。然后合家望空顶礼,小儿女膜拜月下,拜毕,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全家老少男女,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
烧斗香
中秋日,香肆以线香编作斗形,纳香屑于中,中插塔一株,塔级层叠,僧俗皆买之,焚于庭中,朝礼星斗,谓之“烧斗香”。焚香时,俗家儿女杂坐,剥菱食芡,笑语喧阗,香烟缥缈,坐待香残。《姑苏竹枝词》云:“中秋共把斗香烧,姊妹邻家举手邀,联袂同游明月巷,踏歌还度彩云桥。”就是这一习俗的艺术概括。
走月亮
中秋夕,吴中妇女盛妆出游,比邻同巷,互相往来。有终年不相过问者亦于此夕互拜,于是邻里之间各各陈设月饼菱芡,延坐烹茶,欢叙笑语。或有随戏尼庵,看“焚香斗”者,是夜,街衢似水,凉沐金波,虽静巷幽坊,亦人踪不绝。逮鸡声喔喔唱晓,人们犹婆娑忘返,此谓之“走月亮”。《吴歈》云:“木犀球压鬓丝香,两两三三姐妹行。行冷不嫌罗袖薄,路遥翻恨绣裙长。”盖赋实也。
燃塔灯
是夕,吴中村民于旷野以瓦叠成七级浮屠,中供地藏菩萨像,四围燃灯,谓之“塔灯”。人家门前各竖竹竿,系绳架作桥形,悬灯十余,名“观音灯”,俗传可以禳一方之疫疠。
小摆设
豪门富家好事者常于中秋前后在门首布置几案,供列小财神,其一切仪仗器皿,都极具珍奇,号为“小摆设”。凡盘匜台桌,卤簿仪仗,博具乐器,一切人间应用之物,无不按比例缩至径寸,精彩异常,盈千累百件,无不称之。虽为“小摆设”,非数百金不能办。自十五至十七日,每夕如是。陈列之时,士女纵观,门庭若市。《吴歈》云:“耗财供奉小财神,摆设争看縮本新。底事清宵作儿戏?门阑好驻冶容人”。
“宜男之兆”
姑苏乡间,是夜妇女可偷人家南瓜,俗不为怪。因“南”、“男”谐音,“以为宜男之兆”。此亦一大趣闻。
食月饼
月饼为中秋必备之物。中秋前后,吴中市廛饼店、名茶食店多有制作,大小形制不一,其馅有豆沙、玫瑰、百果、蔗霜等多种。人家争相置买,馈贻亲友,十五夜则偕瓜果以供祭月筵前,象征团圆,取人月双圆之意。
月下飞觞 团圆酒
中秋,吴地人家各有赏月之宴,陈瓜果于庭阴,开筵招客,谓之“月下飞觞”;合家围饮,谓之“团圆酒”。女归安者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金秋时节,气候宜人,合家团圆,友人欢聚,实乃一年之中值得纪念的日子。吴俗又以中秋夜之晴雨占次年元宵之阴晴,谚云“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雨打灯”、“雨打上元灯,云罩中秋月”,据说十分灵验。
虎丘玩月 千人石听曲
中秋之夜,吴中百姓倾城游玩虎丘,笙歌彻晓。虎阜画艇纷集,箫鼓喧阗,真所谓“七里山塘七里船,船船笙笛夜喧天”。袁中郎《虎丘听歌记》载:中秋夕,吴中倾城阖户,联臂而至虎丘,歌者百千,“雷辊电霍,无得而状。”明人张岱《虎丘中秋夜》写得更是精彩: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奚童、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公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毯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山……动天翻地,雷轰鼎沸,呼叫不闻。
石湖串月
“石湖串月”是苏州胜景之一。吴俗八月十八日游石湖,昏时,看行春桥下串月。石湖为太湖一湾,行春桥跨石湖上,有石桥洞九,亦名小长桥。每逢八月十八,月光初起,入桥洞中,其影如串。人们站在石湖畔合适的位置,可以一眼看到九个桥洞中九月成串,煞是迷人。旧俗士女多泊舟望湖亭,为看串月之游。另有一说,十八夜串月,从石湖畔上方山的上方塔铁练中看尤佳,据说此夜月之分度,恰在铁练之中,倒影于地联络成串。关于串月,吴中尚有“横说”与“竖说”之分,褚人获《坚瓠集》云:“从宝带桥外出,数有七十二,此横说也。或云从葑门外饶溪港,光影相接,望如塔灯,此竖说也。”
光阴荏苒,岁月递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娱乐方式的进步,吴地许多古老的民情风俗正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有的趋于消亡,有的充入新的内容。如今,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吴俗已与数百年前大相径庭。但是,吴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仍不失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百花园中一朵夺目的奇葩。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1990年第11期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