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资讯
>
资讯详情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作者:楼宇烈,傅首清主编
定价:
¥58.00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作者:脱脱著 刘浦江整理
定价:
¥280.00
南明史(精装本)
南明史(精装本)
作者:钱海岳撰
定价:
¥980.00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作者:(梁)沈约 撰
定价:
¥360.00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作者:魏收著 何德章,冻国栋修订
定价:
¥510.00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作者:[汉]司马迁撰 陈曦、王珏、王晓东、周旻译
定价:
¥298.00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作者:杨镰主编
定价:
¥298.00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作者:[元]脱脱等撰
定价:
¥540.00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作者: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黄彰健校勘
定价:
¥45000.00
邹鲁文化研究
邹鲁文化研究
作者:贾庆超等
定价:
¥0.00
小说丛谈丨于天池:童话意趣的浪漫——说《聊斋志异·瞳人语》
成语典故丨哲理性与形象性的统一——试论《聊斋志异》的寓言
佛教常识丨宽忍:中国僧侣与劳动生产
人物春秋丨陈尚君:元稹的两次婚姻
特别关注丨杜建录:百年西夏学
本期话题丨杜文玉:唐隆政变与玄宗即位
阳明学丨周志文:论“阳明一生精神,俱在江右”
诗文欣赏丨陈昌宁:感伤的燕子——梦窗词燕意象
本期话题丨童岭:中国东晋南朝的女性世界
阳明学丨焦堃 :正嘉之际的王阳明与明代内阁之弊
本期话题丨童岭:中国东晋南朝的女性世界
发布时间:2025-09-04 14:51:15
来源: 文史知识
作者:童龄
▲ 电视《隋唐英雄》张丽华(张瑞希 饰)与电影《花木兰》(刘亦菲 饰)
北朝民歌《木兰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是描写北方女子的名篇名句,而陈后主《玉树后庭花》中描写南朝末期女性的两句则为“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很显然,南北朝双方描写的女性几乎有天壤之别。暂时放下鲜卑、敕勒等中古少数民族女性不谈,东晋南朝的女性在六朝时代有何新变化与新特质呢?
我们首先看一位跨越西晋与东晋的大名士温峤,温峤曾经受并州刺史刘琨之托,和王导等一起在建康拥立晋元帝,功不可没。虽然没有王谢门高,但也被后来的晋成帝称为“功格宇宙,勋著八表”。关于他与女性之间“温峤却扇”的佳话,就是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温峤丧偶之后,看中从姑家的美丽侄女,便和从姑说,为侄女找到一个“门第粗可”的贤婿,信物是一枚玉镜台——为他当年从刘琨征讨南匈奴刘聪时所得——从姑大喜,结婚之日,侄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说:“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 ”
中古时期女性地位或者说家庭关系是社会结构的一种反射,处于胡人统治的北朝,大族数代同居的情况不在少数,同时,胡人尤其是鲜卑女性的风俗逐渐影响汉人社会;然而在南方,一方面以单个核心家庭出现的婚姻结构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女性受到男性贵族“名士”风流的影响,如上举温峤的例子,女性也有“任情而动”的一面,这是中古史上值得注意的现象。例如,干宝《晋纪·总论》说道:“其妇女,庄栉织纴皆取成于婢仆,未尝知女工丝枲之业,中馈酒食之事也。先时而婚,任情而动,故皆不耻淫逸之过,不拘妒忌之恶……父兄弗之罪也,天下莫之非也。 ”葛洪对“今俗妇女”也看不下去,在《抱朴子外篇》里面批评她们“或宿于他门,或冒夜而反”,还与男性“促膝之狭坐,交杯觞于咫尺。弦歌淫冶之音曲,以誂文君之动心”。可以认为,这种“任情而动”的江南女性显然是受到魏晋以来贵族男性风流习性的影响。此后发展到一个畸形的极致,就是南朝“面首”的出现。宋孝武帝之女,山阴公主曾经对前废帝刘子业说:“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 ”于是她的皇帝兄弟就为她“置面首左右三十人”(《宋书 ·前废帝本纪》)。而离婚与改嫁也不被社会歧视或者禁止,被认为是正常的现象。谢混因在东晋末年政治站错队,依附刘毅,一同被诛杀,他的妻子晋陵公主被命令改嫁琅琊王练,但是她一直执意不肯,这个事例说明“中央政府”也是认可改嫁的。
简言之,东晋南朝女性的这种自由风气,是与专制君主权力的削弱、士族精神的崛起相为表里的。万绳楠先生认为这部分是因为“反对君主专制主义的思想的发展”,颇为有理。
▲ 顾恺之《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西晋女性与东晋南朝女性婚姻的最大区别,在于过江之后,江南贵族阶层出现了“婚宦失类”的理念。这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是历仕三朝的沈约弹劾贵族王源与商人满璋之联姻的《奏弹王源》,因收入梁代昭明太子所编《文选》而广为流传,清代大儒谭献说此文“曲勘尽致,笔端甚锋锐”。《奏弹王源》的第一句“给事黄门侍郎兼御史中丞吴兴邑中正臣沈约稽首言”下,唐代的《文选钞》云:“吴兴,郡名;中正,官名,言约为此官也。 ”其实中正并不是“官”,唐人已经搞不清这一点了,沈约真正弹劾东海王源“婚宦失类”的官职是“御史中丞”(据〔日〕铃木虎雄《沈约年谱》,这一年是永明八年,沈约为御史中丞)。沈约痛心疾首地说:“自宋氏失御,礼教凋衰。衣冠之族,日失其序。姻娅沦杂,罔计厮庶。 ”所谓“宋氏失御”提示我们挑战“士庶天限”原则的士庶杂婚,出现的高峰时代就是宋末至南齐。
▲ 周勋初纂辑《唐钞文选集注汇存》卷七九《奏弹王源》
严格杜绝“婚宦失类”的理念下,尤其像超一流贵族王与谢,由于几代之间互相通婚,往往有表亲结婚的情况,如《晋书·王珣传》云:“珣兄弟皆谢氏婿。 ”又如王凝之娶谢奕女,谢涛娶王静之女等等。从遗传学上来看,这也是中古贵族容易罹患多种遗传病并影响寿命的重要原因。但是,南齐之后,“姻娅沦杂”,王谢家族也有下嫁寒门的例子,如谢朓的妻子就是王敬则之女,而“凤毛”谢超宗的儿媳则是张敬儿之女。谢氏是南朝超一流高门,王敬则与张敬儿都是寒门武人,这种情况的出现预示着大时代正在发生细微的变化。
在六朝贵族制影响下的宋齐两代帝室,其嫁娶亦如是。以皇后为例,《宋书·后妃传》记载后妃有十六人。刘宋前期皇后虽然出身都不算高贵,但转折点在宋孝武帝,他开始与琅琊王氏联姻。此外,贵妃之中确有出身低微以美貌入选者,如宋明帝的贵妃陈妙登本是“屠家女”。《南史·后妃传上》又比《宋书》多出两人,即潘淑妃与殷淑仪。后者的身世扑朔迷离,她或许就是南郡王刘义宣的女儿。及其去世,谢庄受命写了《宋孝武宣贵妃诔》,身为一流贵族的谢氏,这篇文章写得不免有点儿谄媚皇权,甚至用了“翼训姒幄,赞轨尧门”这样极度夸张的句子,惹恼了当时的皇太子刘子业,因为刘子业的母亲是琅琊王氏。不过,诔文中“展如之华,实邦之媛”与其说谢庄在形容殷淑仪,倒不如说是当时男性视域中贵族女性应有的形象。
▲ (传)顾恺之《女史箴图》唐摹本(局部)
进入南齐之后,据《南史·后妃传上》,除了萧道成的妻子刘智容,萧齐皇室后妃几乎都是名门出身(琅琊王氏、河东裴氏、庐江何氏、阳翟褚氏等)。齐梁帝室同出一支。萧梁的情况,据《梁书·皇后传》,后妃也大都出自贵族高门,如高平郗氏、琅琊王氏、东海徐氏。梁武帝为皇子与琅琊王氏通婚,如为晋安王萧纲(后来的梁简文帝)迎娶了王俭曾孙女,又把自己的皇妹嫁于王导的六世孙,而梁敬帝的皇后也是琅琊王氏。
▲ 梁简文帝庄陵(镇江丹阳),梁爽 摄
如果审视女性与子女,尤其是与儿子的关系,南北朝双方走的几乎是相反的模式,北朝鲜卑皇室施行的是“子贵母死”,而南朝没有这样极端的行为,中国东晋南朝的女性世界但也与之前的汉,之后的唐“母以子贵”模式不同,这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就是梁武帝立后事件。
萧衍的正妻是郗徽。高平郗氏在东晋出过郗鉴、郗愔,刘宋出过郗绍等名士,王羲之的夫人就出于郗氏。2006年会稽金石博物馆入藏了私人收藏的晋王羲之妻《郗璿墓识》碑,被学者质疑伪刻的重要原因就是未提东晋郗鉴等人。至于郗徽,她的母亲地位也非常显赫,是宋文帝的女儿浔阳公主。因此这种高贵的出身,是远远超过了萧衍本人。郗徽婚后生三女,卒于南齐东昏侯永元元年(499)。萧衍在南齐中叶,已经身过三十岁,因而认其弟萧宏之子萧正德为子。在萧衍起兵讨伐建康的途中,他在襄阳所纳之妾丁令光为他生下了萧统。萧衍登基当年,立萧统为皇太子,但是只给丁令光以贵嫔的身份,而终其一生,梁武帝只把“皇后”追赠给了不在人世的郗徽。为什么?是两情相悦吗?似乎并不是。只能从南朝贵族制的视域考察:即使贵为帝王,也很难拔立一位出身微贱的女子为皇后——哪怕她生下了皇太子。《建康实录》卷一八是这么解释的:“高祖即位,追为德皇后。后性妒忌,及终,化为龙入后宫井中,通梦于帝……故帝竟不立后。 ”这里托梦的毒龙,一方面是佛教文本《梁皇忏》的起源;另一方面,可以对抗皇帝“真龙”的“毒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贵族制鼎盛期的豪门势力呢?而在宗教仪式上救赎亡妻郗徽的《梁皇忏》,于公元九世纪中叶被日本高僧圆珍带至扶桑(《入唐求法目录》题为“梁武帝忏六卷”),在中国则一直被佛教徒使用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 日本园城寺藏圆珍《入唐求法目录》
然而,这种皇后身份制的情况,经过侯景之乱的摧残而有所改变。到了陈代,后妃中贵族的比例与齐梁相比,是略微下降了。据《陈书·皇后传》载,后妃六人之中,四位出自贵族。最值得一提的是陈后主的妃子张丽华,“兵家女。家贫,父兄以织席为事”。众所周知,她虽然深得陈叔宝喜爱,而且也为陈叔宝生下了皇太子,但是,后主即位,拜为贵妃,并没有拜为皇后。至少在这一点上,南朝最后一个皇帝(陈后主),与南朝鼎盛期的皇帝(梁武帝),面对着强大的贵族共同体社会,都有着“爱而不得”的共同苦衷吧。
▲ 古胭脂井(南京鸡鸣寺),童岭 摄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25年第4期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