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张光直是一个无法越过的名字,他毕生以研究与传播中国考古学为己任,所撰《考古学专题六讲》《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古代中国考古学》《中国青铜时代》《商文明》《美术、神话与祭祀》等一系列专著,至今仍是西方考古学界学习中国考古的经典之作。他以一己之力率先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引入中国考古学界,并以极大的热情与责任感将彼时最新的中国考古成果推向世界,成为中西方考古交流的“架桥人”。张光直极具前瞻性的破冰之举,推动了中国考古学面貌焕然一新,聚落考古、环境考古、美术考古等许多新的学科分支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中国考古学迅速融入世界潮流。作为最初受教于中国本土学界的学者,张光直之所以最终走向了一条融通中西的学术道路,与他的求学经历、师承脉络以及自身的远见卓识有着密切关系。
1950年,张光直考入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成为考古学专业的第一届学生。凭借其卓越天资与勤勉态度,他很快引起了彼时的人类学系主任李济的关注。这位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的学者曾坦言,那几年间特别高兴的事,便是张光直成为了他的学生(岱峻《李济传》,商务印书馆,2021,446页)。1954年张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台大毕业,后服兵役一年。1955年9月,在李的推荐下离开台湾前往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继续深造。在美国期间,师从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莫维斯(Hallam Movius Jr.)、戈登·威利(Gorden R. Willey)等著名考古学家,而他与李济的分歧也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