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筮正宗》是清代王维德所撰的一部有关六爻占卜预测的经典著作。王维德(1669—1749),字洪绪,一字林洪,号林屋散人、林屋山人、洞庭山人,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精于堪舆、术数之学,《卜筮正宗》《永宁通书》皆为其代表之作。此外,王维德出身医学世家,还擅长外科之学,撰有《外科证治全生集》,在海内外影响甚大。
卜筮之学在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记载了大量殷商时期的卜辞。利用《周易》进行卜筮,至迟在春秋时期便已经非常流行,《春秋左传》中就记载了诸如崔杼卜娶棠姜、晋文公卜勤周襄王等诸多经典的卜筮事例,大儒朱熹亦指出:“《易》本卜筮之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周易》进行卜筮的方法在历史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从汉代开始,孟喜、京房等学者开始尝试着将《周易》卦爻体系与年月日时、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甚至天文、乐律等各种不同的理论系统进行整合,八宫、纳甲、六亲、飞伏、爻辰等学说亦相继问世。这些理论在后世又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变化形态与卜筮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不容忽视。可见,在《易》学史的研究中,除了精英学者所撰的《周易》专著外,在民间流行的卜筮《易》学也是具有独特价值的研究对象。
《卜筮正宗》一书由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典型《易》学著作,所以未被收入《四库全书》《清经解》《丛书集成》等大型丛书之中。但是,由于本书能够在系统梳理、吸纳先秦两汉以来象数及卜筮《易》学精华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总结出清晰、明确的卜筮《易》学理论,并通过对《黄金策》的详尽注解及大量实际案例的剖析,让读者能够迅速、便捷、准确地掌握卜筮《易》学的方法,因此问世之后便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极大。
(原为《卜筮正宗》点校说明,刊发时稍作修改)
8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