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把镜头对准八百里加急的荔枝快递,观众的心,跟着荔枝一路颠簸,去完成那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小小荔枝,彻底改变了九品小吏李善德的命运,也勾勒出唐朝由盛转衰的下滑曲线。
荔枝,在唐朝是极为珍贵的果品。那么,它是从哪儿运到杨贵妃手中的?《长安的荔枝》的设定是在岭南,《唐国史补》、杜甫《病橘》等记载,确实提供了佐证;而在北宋之后,人们更倾向于荔枝来自巴蜀的说法。
荔枝甜美的滋味,如同唐朝盛世中的一抹亮色,让人回味无穷;然而,真正的唐朝,如同一幅巨型画卷,可供后人回味再三的,远不止荔枝而已。
01 长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长安,是唐朝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长安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更是文化、艺术的交汇之地,引得无数文人墨客、能工巧匠汇聚,还吸引了大量外国人定居于此,学习唐朝文化。
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杜牧,在《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中如此描绘长安的盛景:“六飞南幸芙蓉苑,十里飘香入夹城。”
长安城呈棋盘状,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分为宫城(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皇城(中央官署机关所在地)和外郭城(居民区、商业区、寺观)。城内共有108个坊,商业区集中在东市和西市,其中西市尤为繁华,胡商云集,贸易兴盛。
长安也是唐诗的摇篮,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大诗人都曾在此生活,留下无数名篇。
武则天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原本是唐太宗的才人,后来成为唐高宗的皇后。她聪明睿智,善于权谋,在唐高宗去世后,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公元690年,武则天废唐改周,自立为皇帝。武则天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她的传奇一生,虽然充满争议,但她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政治家,从这首诗中,已可窥见其帝王气魄: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这是武则天于称帝次年所作,她以人间帝王之尊命令春神,要求百花违背自然规律,在寒冬腊月盛开。这种“逆天改命”的狂妄,彰显了她凌驾于万物之上的权威。
04 唐诗: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
——《沧浪诗话·诗评》
科举以诗赋取士,直接影响了有唐一代的社会风气,行卷要写诗,宴饮要作诗,乃至送别、题壁,均需赋诗,甚至歌妓传唱、童谣俚语也多用诗体。唐诗,更是炽烈情感的见证:白居易以“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以诗记诗,表达对友人元稹的思念与命运波折的复杂感受。
前年大火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一句“诗在,长安就在”,道出了唐诗与唐朝的不解之缘。
据《全唐诗》,唐朝流传下来的诗歌,有近五万首,这些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民疾苦,也表达了诗人们的爱国情怀、人生理想。
作者队伍里,既有家喻户晓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者,也有帝王后妃、文臣武将、僧道隐者,乃至外邦友人……
“诗国无界”,无数诗句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国文学的天空。
无奖竞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