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评详情页
《许衡集》全新整理本上市,它“全新”在哪里? 评论人: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众号 王娟


许衡,字仲平,号鲁斋,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市中站区王封乡李封村)人,生于金大安元年(1209),卒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是元初著名的理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许衡像

许衡天赋异禀,且嗜学勤思,幼年时即志趣不凡。稍长后,因金元更替战乱,隐居治学,与元初理学家窦默、姚枢等过从甚密,日事讲习,于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等多有精研。后从姚枢处得程颐、朱子著作,深以为得进学之序,朝夕精读不辍,并言传身教,积极用理学教育弟子。

在忽必烈即位前,许衡就受到其青睐,被任命为京兆教授,在关中教授子弟。忽必烈即位后,许衡被征召至上都,开始从政生涯。期间,许衡屡蒙召问,多次为元世祖条陈治国良策,且参与了元朝官制及历法等的制定。他与郭守敬、王恂等共同编制的《授时历》,从元初一直沿用至清初,达三百六十多年之久,是中国古代施用时间最长的历法。

许衡最大的事功是推动了元代理学的官学化。他尝先后两次担任元初的国子监祭酒,在他主持国子学期间,大力兴办学校,将教育的对象由原先的蒙古贵族子弟扩展至平民百姓,并且积极为学生编著《大学要略》《大学直解》《中庸直解》《稽千古文》《编年歌括》等“教材”。许衡一系列的教育举措不仅提高了元朝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素养,而且为元朝培养了一批具有儒学修养、能够以汉法治国的政治人才。元代著名学者虞集就曾说“数十年彬彬然号称名卿材大夫者,皆其门人矣”。正是由于许衡全面宣讲、积极实践理学,理学才开始在当时的中国北方地区传播开来,并进一步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逐步对当时元代的文化意识形态产生影响。在许衡去世三十多年后,元朝重开科举,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教科书之一来使用,自此朱熹的思想开始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历经元明清三代,持续近六百年。可以肯定地说,许衡为这一意识形态的确立起到了关键性的引导、铺垫作用,这也是其对历史进程最深刻的影响。

许衡死后,谥号文正,并从祀孔子庙廷,这是对其一生道德品格、平生事迹最直接的肯定和褒扬。且在元朝,时人就称其继往圣,开来学,功不在朱子下,认为其是朱子之后承继道统的第一人。

位于河南焦作的许衡墓

许衡著述见于记载者有多种,如《鲁斋遗书》《鲁斋心法》《大学要略》《读易私言》等,且大都由后人整理重编,版本众多。从元代起,其著述单行本与合刊本即并行于世。其诗文合刊集的版本系统可简单归结为五种,现列举于下:

一、元大德十年(1306)苏显忠《鲁斋遗书》六卷本。这是已知最早的刻本,现未见。  

衍生版本:

1.明代刘昌成化初编刻《中州名贤文表》收《鲁斋遗书》六卷,据大德本重订而成。(简称中州本)

2.清光绪三十年(1904)鸿文书局石印本《中州名贤文表》收《许文正公遗书》六卷,据中州本刊印。(简称光绪中州本)

3.明成化十年(1474),倪颙刻本《鲁斋遗书》六卷。以大德本与所购刻本相互校勘而成。(简称倪本)

二、明正德十三年(1518),高杰刻本《鲁斋全书》七卷。以《鲁斋大学》与明初所编《性理大全》中辑出之《语录》《家谱》《鲁斋遗书》等编成。(简称高杰本)

翻刻本:日本宽文九年(1669)刻本。(简称宽文本)

增补本:明嘉靖四年(1525)萧鸣凤刻本《鲁斋遗书》十卷。以高杰刻本为底本,增入韩士奇刻本《鲁斋心法》《大学直解》《中庸直解》。(简称萧本)

三、明嘉靖九年(1530)刻《鲁斋先生集》六卷。康海据许衡七世孙许泰和所持旧集编次而成。

重刻本:嘉靖三十九年(1560)许世道刻本。(简称嘉靖本)

节本:1.康熙四十七年(1708)正谊堂本《鲁斋先生集》六卷,只录文而无诗及乐府。(简称正谊堂本)2.同治五年(1866)正谊书局重刊康熙本。(简称正谊堂重刊本)

四、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怡愉刻本《鲁斋遗书》十四卷。据倪颙本、高杰本、萧鸣凤本重加校雠,订补、去重编成。(简称万历本)

衍生版本:1.文渊阁《四库全书》本。2.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录前十一卷。两本多有篡改、错漏。

修补本:雍正年间修补本十四卷,补入相关的序、记、碑文、诗歌等六篇,并挖去诸如“冠履变置”“羯羠”等违碍字眼。(简称雍正本)

五、乾隆五十五年(1790)布颜刻本《许文正公遗书》十四卷。采辑众本,重加勘订而成,收录许衡作品最全。(简称乾隆本)

衍生版本:光绪六年(1880)六安求我斋刊本,据乾隆本校刻,有错页、残缺处,又补入乾隆本未录的非许衡语。

增删本:光绪十三年(1887)刊本,删去乾隆本首末卷多条许衡相关资料,补入乾隆本未录的非许衡语及因内容重复而被乾隆本删去的一些内容。

《许文正公遗书》,清乾隆年间刊本

总体而言,许衡诗文集的版本系统不算复杂。目前,市场上已有三种点校整理本《许衡集》出版,分别为:

一、2007年5月,东方出版社出版王成儒点校的《许衡集》。(以四库本为底本,校以万历本、宽文本、日本光禄四年本《鲁斋心法》,又以正谊堂重刊本、倪本、光绪中州本、高杰本参校。)

二、2009年6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淮建利、陈朝云点校的《许衡集》。(以万历本为底本,以中州本、宽文本、四库本、乾隆本、日本光禄四年本《鲁斋心法》作为参校本。)

三、2010年12月,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毛瑞方、谢辉、周少川点校的《许衡集》。(以万历本为底本,校以倪本,以中州本、高杰本、文渊阁四库本、乾隆本、正谊堂重刊本为参校本,并利用四库本《性理大全》、韩士奇《鲁斋心法》以及《永乐大典》对勘《语录》。)

这三种点校整理本,底本都采用了明万历二十四年本这一版本系统,通校本、参校本互有差异,体例也各有不同,且均采用新式标点。点校质量在此不予置评,且就三书底本以及参校本的选择来看,均有可提升之处。如王成儒整理本,校本偏少,且以四库本为底本,四库本出自万历本,在原本基础上多有删减、篡改,作为底本不佳。宽文本是高杰本的翻刻本,文字时有讹误,国家图书馆藏有高杰本,相比之下,用高杰本做校本似更好。淮建利、陈朝云点校本,将四库本作为参校本,并未说明是文渊阁四库本,还是文津阁四库本。后两种点校本,均将四库本作为参校本,文渊阁、文津阁四库本均由万历本而来,但进行了大量的删改,有不少残缺、窜乱之处,校勘价值似不是太大。

中华书局此次出版的《许衡集》,与上所述三种整理本相较差别较大,是对《许衡集》的全新整理,其特点如下:

《许衡集》(理学丛书),[元]许衡 撰  许红霞 点校

一、底本收录作品全。以清乾隆五十五年刊《许文正公遗书》十四卷本为底本,这是收录许衡著作最全的一种版本。此本补充了许多他本未收录的内容,他本误收文字此本一概未收,并删除了各部分重复之处。《语录》部分与他本编排次序完全不同,并且包含了其他各本《语录》部分的内容而未有重复,还补充了他本所漏收的见于《性理大全书》的两段《语录》内容。有些段落虽然他本已录,但此本内容多于他本。

二、博采众本,精点细校。此次整理选用中州本、倪本、高杰本、萧本、嘉靖本、万历本、光绪六年本、光绪十三年本八种合刊本作为通校本,以宽文本、正谊堂本、雍正本、光绪中州本四种合刊本作为参校本,此外,还选择了《大学要略》《鲁斋心法》四种单行本作为参校本(包括两种珍稀本)。他本文献的参校更是多达四十种。

三、辑佚及附录内容多,优胜于他本。作者从元明清人著作、《永乐大典》及所见珍稀本中辑录了不少佚文,文字量多于他本。此外,作者还从历代流传的不同版本的许衡著作及各类文献中辑出底本所无的画像、茔堂图、祠堂图以及谱传、制、状、书、像赞、名儒论赞、诗词、祭文、记、序、跋等,作为对底本正文及卷首、卷末内容的补充,计三万四千余字。

许衡集内页图

四、全式标点,更方便读者阅读。

说到此次出版的《许衡集》的特点,就不得不提及此书的整理者许红霞。许红霞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史、中文工具书使用、目录学及古代典籍概要的教授与研究。许红霞为许衡后裔,对于先人文集的整理尤为谨慎仔细,其对许衡著作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已持续十余年,对许衡的研究有不少独到之见,先后发表过不少学术价值较高的论文,如《许衡著述版本考》《许衡著作考述》《南京图书馆所见元代理学家许衡著述的两种珍稀本》等。其在整理《许衡集》的过程中,尽力搜求众本,慎择底本与校本,精心校勘、标点,并广查文献辑录佚文,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先人致敬,也以此作为学术自勉。

总之,此次全新整理,力求呈现一个最精善的《许衡集》版本,以嘉惠学林。

《许衡集》(理学丛书)

[元]许衡 撰  许红霞 点校

9787101136913

繁体竖排

32开  平装

78.00元


目 录

内页欣赏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服务指南 返回电脑版
版权所有©2002-2008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