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37年7月7日,当天夜里,日本华北驻屯军非法侵入北平丰台附近,其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中国守城部队——国民革命军第29军官兵拒绝了日方的无理要求。日军找到失踪士兵后,仍不肯罢兵,于次日凌晨向宛平城发动进攻,第29军官兵奋起还击,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爆发。

卢沟桥
7月8日,蒋介石获知卢沟桥事变后,令第29军军长宋哲元固守宛平城。当日下午,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声明,要求日本“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即日撤兵”。此外,中国政府还试图得到国际协助,通过第三方(英国、美国、德国、法国、苏联等)斡旋中日纠纷,制止日本侵略,以求事变和平解决。
宛平城
日本方面虽宣称采取“不扩大”、“就地解决”方针,但日本内阁于7月11日通过向华北增兵方案,决定从关东军、朝鲜军和日本国内抽调大批兵力增援华北驻屯军。当天,日本政府发表《关于向华北派兵的声明》,发起对北平、天津的进攻。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阐明了中国政府对卢沟桥事变的态度和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绝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7月25日,日军第20师团一个中队100余人以修理电线为借口强占廊坊车站,与中国守军发生冲突。26日廊坊失守。之后,日军企图进入北平城。28日,日军以3000余人、炮40余门,在40余架次飞机轰炸的配合下向南苑发起猛烈攻击,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牺牲,日军占领南苑。在此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呼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日本侵略者彻底赶出中国。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军队、政府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7月15日,中共代表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面呈蒋介石,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改善人民生活三项要求,重申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并待命出动等四项保证。《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解放》第一卷第十期。卢沟桥事变促进了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拉开了中华民族全体奋起抗战的序幕。从那时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五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都战死沙场。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78年前(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全面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收复了被日本侵占领土,并且在新的国际体系中赢得了大国地位。2014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任何人想要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为全面梳理研究界动态,发掘与整理中日两方史料,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基本史实,中华书局于2021年10月出版《卢沟桥事变史料全编》(全8册)。中文史料以全面反映事变过程为原则,以官方原始档案,当事人日记、回忆录,以及有代表性的新闻报道为选编主体。日方史料多出自日本防卫厅战史部、外交史料馆、国立公文书馆及国会图书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亚洲历史资料研究中心网站资料,各类非卖品文献等。今后,中华书局将继续在抗战史基础史料的出版上发力,推动抗战史研究走向纵深。《卢沟桥事变史料全编》(全八册)
徐勇、李学通、罗存康 主编
简体横排
16开 精装
978-7-101-15018-6
38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