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信息 B站直播:https://live.bilibili.com/22241979 主持人: 杨海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孙显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 主讲人: 孙显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 包菊香(国家图书馆) 夏翠娟(上海图书馆) 苏瑞欣(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筹办人:王军、李斌 技术服务:李斌、王瑞、芦靖雅、张雨桐 承办单位: 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智能开发与利用专委会 联合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指导单位: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 特别支持: 字节跳动公益 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体,记录着古老且悠久的中华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古籍的保护和利用的手段越发多样。古籍的数字化录入、保存、展示和利用引起了学者的重视,相关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前几期会议我们邀请了专家先后介绍了古籍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古籍录入技术、专题资源库建设、汉字编码字符集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展示了古籍数字化各方面的最新进展。古籍目录数据库建设是古籍数字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古典目录学有着悠久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传统,目录在整理、利用古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会议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古籍目录数据库建设的专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孙显斌老师、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包菊香老师、上海图书馆研究员夏翠娟老师、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主任苏瑞欣老师,为大家介绍古籍目录数据库建设的相关进展,以及古籍目录数据库在学术研究和文化普及中的应用价值。 报告1:古籍目录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 报告人:孙显斌。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专业理学学士、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献学专业文学博士。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助理、图书馆馆长。现任古代史研究室研究员,兼任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研究员,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智能开发与利用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典文献学、数字人文、科学传播等。“中国科技典籍选刊”联合主编,"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创新丛书"联合主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科学院“十三五”重点培育方向项目“科技典籍整理与研究”。主持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历代典籍目录数据集成与分析系统(第一期)”,参与开发“资治通鉴分析平台”“中国历代典籍总目分析系统”等数字人文平台。 报告2: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 报告人:包菊香。文学硕士,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2006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献专业,随即进入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工作。随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成立,于2007年7月转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工作至今,主要负责“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数据库”等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工作。 报告3:面向循证研究的中文古籍联合目录构建及服务 报告人:夏翠娟。上海图书馆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元数据、知识本体、知识组织,关联数据、数字人文、文化记忆。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DIM、IJoL、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馆论坛、图书馆杂志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参与撰写专著3部。是多家学术期刊的外审专家,数字人文研究、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Society编委。 报告4:古籍书目产品的设计与技术实现 报告人:苏瑞欣。2008~201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古代汉语专业,取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2015年入职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古籍数字化相关工作,现任古联公司大数据中心主任。参与“中华古籍整理出版资源平台”“中华国学资源总库”等项目,负责古籍内容资源加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多项古籍数字化支撑工具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欢迎您提出针对本次讲座的主题,主讲人或与谈人的问题。这些问题将提交给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与谈人,在自由讨论阶段予以优先回答。请将您的问题交至 gdhc@pku.edu.cn 。谢谢! 视频回放: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B4y1a7L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