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经过我们反复酝酿、精心打磨的《庄子(经典注解合璧本)》上市了!这是中华书局继《道德经(马王堆汉墓发掘五十周年纪念本)》、《孙子兵法(讲解译注典藏本)》之后出版的又一部核心典籍的特装书。前几天,我们发布新书预告之后,各位读者翘首以盼,在今天的首发中给予了热烈的追捧。我们在此向广大读者致以诚挚的感谢。这本书到底是何来头,有何玄妙,请让我们向您一一道来。
《庄子(经典注解合璧本)》,陈鼓应 曹础基 黄兰发 整理
《庄子(经典注解合璧本)》由《庄子译注》和《庄子注疏》组合出版。从我们设计的图书结构讲,本书共三册:《庄子译注》在前,分上下两册;《庄子注疏》在后,为单独一册。《庄子译注》是当代道家学术权威陈鼓应先生的著作;《庄子注疏》是古人的书,由今人标点整理的。为什么要选这两本书组成这样一套特装书?下面我们解释一下原因。我们先讲《庄子注疏》,然后再讲一讲《庄子译注》。
实拍书影
一
《庄子》历来就备受关注,在我国古代,涌现了大量的注本。失传的数量没办法统计,但就单单传下来的注本,包括民国时期的注本在内,根据学者的统计,有三四百种。《庄子注疏》(又名《南华真经注疏》)是其中一个。这本书在《庄子》原文之外,其实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晋代著名哲学家、玄学大师郭象的注,二是唐代成玄英在郭象注释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做的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做注,称为“疏”。我们之所以选它收到这个特装书里头,是因为它在这些注本里头的历史影响深远,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理解它。
第一,郭象的注本,是现存很早的注本。在他以前也有很多注本,都失传了。
第二,郭象的注本,确定了《庄子》的文本面貌,奠定了《庄子》的篇章结构。我们今天看到的《庄子》是三十三篇。但根据文献记载看,《庄子》曾经是五十二篇。郭象注《庄子》,把五十二篇删减或调整为三十三篇。千百年来,历代注释和研究《庄子》都是以郭象确定的文字做定本,在他注释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郭象注本独步千古。
第三,郭象是著名的玄学大师,历史地位仅次于玄学理论奠基人王弼。他综合前人研究《庄子》的思想成果来注释《庄子》,把玄学理论推向顶峰。唐代的成玄英在进一步做注的时候,突破了郭象的玄学理论,吸收了佛教、道教等多种思想资源,以痛快淋漓的阐释,创造性地大大拓展了郭象的庄子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另外,郭象的注释,主要关注文本的大概意义,把那些高深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思想,变得好像能从我们的生活中找到一点影子,但对那些细节问题存而不论。成玄英的疏,就补上这个缺憾,先从字词的训释入手,进而对语句章节进行疏理贯通,把郭象的注释进行了扩充和深化,从而把庄子文章的意思更加明白、完整地呈现给读者。有人打过一个很好的比方,说郭象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向导,把《庄子》里面那些弯弯绕绕的山路给捋直了,成玄英则是在路边插上了一个个的小牌子,告诉你这里有啥讲究,那里有啥说法。或者说,郭象告诉你大概哪个地方有宝贝,成玄英就具体提醒你这里具体有什么宝贝,怎么挖掘这些宝贝。
实拍书影
郭象注和成玄英的疏,唐代之后合并在一起流传,千古不衰。我们早在1998年就出版了曹础基、黄兰发两位庄子学家合作整理的《庄子注疏》点校本,质量精良,印行二十七年了,所以用作这次特装书的文本。
二
陈鼓应先生撰写的《庄子译注》,也叫《庄子今注今译》,在海内外出版过繁体本或简体本好多种版本。
《庄子译注》采用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孝鱼先生点校本)《庄子》原文作底本,参考了古今中外六十多种种注本或论述,择善而从,对《庄子》各篇作了详细而全面的注释和今译。全书各篇包括“导读”、原文、“今译”、“注释”四个部分。各篇原文分成若干个小节。“今译”、“注释”以小节为单位展开阐释,“今译”文辞优美流畅,“注释”征引广博而不庞杂,两者精细考究。“导读”冠在各篇开头,概括总结各篇内容,但也是与各个小节相对应,分章节论述中心大义,最后指出了源自本篇的成语、习语等。
《庄子今注今译》最早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于1974年。1983年,中华书局以繁体字印行,收入“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其后陈鼓应先生做了较大幅度的修订,继续交由中华书局出版。1995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将修订版重排发行。2007年,北京商务印书馆以简体字排版印行。2009年,陈鼓应先生以台湾商务印书馆本为基础,吸收了北京商务印书馆简体字本的新修订内容,再与中华书局原版复校,推出了最新修订重排本,继续在中华书局“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出版繁体本。2016年,陈鼓应先生将他的全部学术著作编成“陈鼓应著作集”,交由中华书局出版。本书作为“陈鼓应著作集”的一种,借这个机会,又修订重排出版。本书一版再版,从1974年起,已经行销半个世纪,备受好评,成为二十世纪《庄子》译注普及本的集大成之作,是初学者研习《庄子》的不二之选。
实拍书影
从问世时间上讲,《庄子注疏》在前,《庄子译注》在后。但考虑到《庄子译注》是普及本,《庄子注疏》是文言文的古注本,我们在设计这个特装书时,就继续沿用了《道德经(马王堆发掘五十周年纪念本)》做法,把普及本放前面,古注本放后面。我们期待各位初学者能通过阅读这套书,跨过《庄子》的门槛,先入门,再专精,体会到登堂入室的快乐。
《庄子(经典注解合璧本)》阶段性战报
逍遥齐物,宽闲忘忧
古今两大经典注解本珠联璧合
《庄子》特装书惊艳问世

《庄子(经典注解合璧本)》
陈鼓应 曹础基 黄兰发 整理
16开 精装
简体横排
978-7-101-17337-6
388.00元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内容简介
本书是陈鼓应先生《庄子译注》和晋代郭象、唐代成玄英《庄子注疏》两部《庄子》学名著的合刊本。
《庄子译注》采用郭庆藩《庄子集释》本《庄子》原文作底本,参考了古今中外六十多种种注本或论述,择善而从,对《庄子》各篇作了详细而全面的注释和今译,还在每篇之前介绍了本篇大意,特别是指出了源自本篇的成语、习语等。
《庄子注疏》由曹础基、黄兰发先生以《古逸丛书》覆宋本为底本,以《道藏》本、《道藏辑要》本多种本子为校本点校整理而成。郭象注释重义理,对庄子思想颇有发挥;成玄英在郭象基础上,对书中的史实典故、人物地名、字词音义等重加考释,内容翔实,亦有章句串讲。
《庄子译注》,曾以《庄子今注今译》之名行销半个世纪,声誉卓著,是当代解读《庄子》的扛鼎之作和研习《庄子》的不二之选。《庄子注疏》,确定《庄子》三十三篇的定本格局,注释和疏解融汇唐代之前学术精华,是独步千古,奠定一千多年来《庄子》研究基础的经典注本。
作者简介
陈鼓应,1935年生于福建长汀,1949年随父母赴台,1956-1963年就读于台湾大学。闻名国际的道家文化研究权威。撰有《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周易今注今译》、《黄帝四经今注今译》、《易传与道家思想》、《道家易学建构》、《道家的人文精神》、《庄子人性论》、《道家哲学主干说》等论著。
曹础基,1937年生,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庄子》学家。点校《南华真经注疏》、《南华经解》,撰著《庄子浅注》、《庄子浅论》、《庄子旁训》,主编《先秦文学集疑》等。曹先生的庄学研究,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
黄兰发,1954年生,广东揭阳人。1972年参加工作。1978—1982年就读于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等。
编辑推荐
本书装帧采用函套形式和精装设计,一函三册,《庄子译注》分上下两册,《庄子注疏》为一册。函套内外两侧都呈现大海般的蓝色,表现《庄子》空灵、浩瀚的意境;内侧覆盖了明代楷书大家王宠小楷《南华经》册页;一个藏书票的小袋子贴在了函套内侧,里面装了两张藏书票,各有一幅水墨画,并分别书写“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两句名言。三册书,布面精装,封面和书脊与书分离,书脊裸露;三册封面分别有一个镂空的巨鱼、飞鸟、蝴蝶形象,栩栩如生;切口三面刷边,三册依序上下叠加,刷边画面可以拼接在一起。正文版式舒朗,红黑双色印刷。两书内封分别加盖作者陈鼓应、曹础基两先生的印章。
图书之外另有文创礼包,一并装在一个文创袋子里。文创袋蓝白两色,蓝色为起伏的山峦,“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名句上下竖写,字号大小有别。文创袋里面装着收藏证书、贴纸、透卡,各为一张。其中,收藏证书是中国集邮有限公司与中华书局联合发行的个性化邮折形式证书,两页对开,共四面,分别有题为“人生智者庄子”的一段文字、《竹》与《荷花》的邮票主图,以及画着庄子和惠子临水观鱼的清代金廷标《濠梁图》等要素,格调高雅,古意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