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页
学书法一共需要多少本字帖? 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众号 2025-07-21 10:34:06 作者:


十数年来,中华书局一直致力于为书法爱好者打造质优价美的“案头名师”,致力于让字帖“既好看又好用”。

对于书法爱好者和学习者而言,字帖可谓“无声的老师”。无论是点画笔法、单字结构,还是整幅作品的章法、行气,要学习掌握它们,都要从读帖和临帖开始。

中国书法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流动的文明史诗:篆书以甲骨、金文为骨,藏着先秦的神秘;隶书化圆为方,是汉字从象形迈向符号的里程碑;楷书规矩森严,颜筋柳骨间尽显大唐气象;行书如云卷云舒,羲之《兰亭》千古风流;草书则似惊雷骤雨,张旭怀素笔下狂放不羁。即便是同一书体,不同朝代、不同书家的风格亦千差万别:欧阳询楷书端方如君子,柳公权则劲练似将军;米芾行书“八面出锋”,董其昌则淡雅空灵……

从铁画银钩的工整,到飞瀑流泉的恣意,书法艺术恰似一座无尽宝藏,每一笔皆是历史与个性的交响。因此,只要是学习书法的人,家中都会有不少字帖,篆、隶、楷、行、草五体碑帖都得在书柜中占得一席之地;秦汉之古拙,魏晋之风流,大唐之雅正,两宋之潇洒,也一个不能落下。

我学习书法时,印象最深的就是书法老师一整面墙的字帖收藏。我可以在那里找到同一种碑帖的尺寸不同、切分方式不同、文字大小不同,甚至装订不同的四五种不同版本。在老师的眼里,这些字帖都各有优劣:有些印刷不够清晰,有些缩放尺寸有问题,有些在分页时过于割裂,不能看见作品全貌,有些工艺又太过复杂,价格过高……在学习欧阳询的《化度寺碑》时,他甚至给过我一本用A4纸打印的扫描字帖——他坚定地认为那本早已停印的字帖才能呈现出字形结构的细节,而他自己只有一本珍藏,没法向那么多学生割爱,只能扫描打印了。

可见,除了从浩如烟海的书法作品中选出心仪的书家、喜爱的字体外,在市面上的各种字帖中选出最适合当前需要的一本,对书法学习来说同样重要。到底什么样的字帖是好字帖?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书法学习者的答案其实都不尽相同。

对于没有多少基础,或者只是偶然对书法感兴趣的入门者而言,花“一杯奶茶钱”就让自己能真切感受书法之美的字帖才是个好选择。


“中华碑帖精粹”是适于日常欣赏与临习的常备字帖丛书,精选楷、行、草、隶、篆等各书体的名家代表作,品种丰富,普适性强,价格亲民。16开平装本,锁线胶订,四色彩印,图片配有释文。目前已出80种。

回想刚开始学书法时,我们的字帖甚至找不出一本是完整的——字帖一到手,老师就要求我们把它拆成单独的纸页,然后在上面贴一层透明胶,再把纸覆在上面摹写。这其实就是所谓的“描红”,是解决初学者无法掌握笔画间结构关系的“暴力方法”。虽然市面上也有很多可以直接进行描红的字帖、习字纸,但它们普遍对书法作品进行了镂空或抠图等二次处理,难免对原本的笔画形态造成改变,也不能从中真切欣赏原帖的美感,因此老师坚持让我们“拆原帖”。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拆书描红”的方法也仅适用于初学者。如果始终依赖原帖的辅助,就难以独立构建完善的字形,而且随着学习的深入,写字可能会形成固定的结构习惯。这种习惯造成的结构上的偏差可能非常细微,难以察觉。因此当学习程度更深时,便可用另一种方法自查自纠——练大字。这里的“大字”,并不是像常见的大幅书法作品那样用更大号的毛笔书写,而是用日常使用的毛笔,但把字放大一倍甚至两倍书写。其中的道理类似硬笔书写:在平板电脑上书写的字迹,缩小时会显得更工整。这是因为在字迹缩小的过程中,一些结构上的偏差也缩小了。但要在书法上精益求精,这些误差就必须避免。因此,可以在练习中反其道而行之,把字放大,从而充分暴露这些结构误区。这时候也可以选择一本字形、尺寸更大的字帖,来更好地观察笔画结构。放大本字帖的出现,正始为了适应这样的练习需求。当然,放大本字帖对保护视力也有帮助,更适合小朋友和老年人使用。


“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是放大版碑帖普及本丛书,精选书法史上重要且极具代表性的书家名迹,放大影印,适合细致观察、放大临写和站立临写,价格实惠。大8开平装本,穿线装订,可平摊;四色彩印,图片配有释文。目前已出98种。 

有练“大字”的,自然也有练“小字”的。练小楷甚至不局限于用软笔,硬笔书法的练习者也可用毛笔小楷字帖作为范本。毕竟,硬笔书法的技法和审美是从软笔书法中移植、简化而来的。写小楷又与写大字不同:练大字时,需要站立桌前,视线离字帖较远,需要更大的观察对象;练小楷则需端坐,视线范围小很多。如果使用普通的字帖,就会发现距离眼睛较远的字帖左边缘的内容,观察起来略为不便,因此小楷字帖开本小一点、窄一点的更实用。


“小楷名品选”是专门的小楷字体丛帖,从魏晋锺繇、“二王”,到元赵孟頫、明文徵明,再到近代溥儒,所收皆为历代小楷名家最重要的代表作。通览丛书,能够展现小楷书法的发展演变史;关注单品,亦可轻松挑选喜爱的名家名作进行临习、参考。开本瘦长,穿线装订,可平摊;配标点释文、帖目简介,方便读者了解、品味作品。目前已出20册,囊括60余种小楷作品。

书法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秦汉时出土的简牍中,就有许多官吏练习书写的“习字简”,唐朝时更将“书学”列入官方教育和科举科目。古人的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为了培养书写能力,于今人而言,书法已不再是谋生立业的必备技能,而更多地承载着文化传承与审美教育的使命。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对书法字体有更细致的观察,也应注意书法碑帖整体性的美感,及其作为古代文物和典籍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就是原大精印字帖存在的意义。与一般的字帖相比,原大精印字帖在尺寸和色彩上追求还原原作,使各大博物馆、图书馆中的珍本、善本、孤本碑帖化身千万,“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学习者直观感受艺术珍品的真实面貌,更具文献价值和鉴赏价值。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碑名本(三名碑帖)”是高性价比的原色精印碑帖丛书,精选中国书法史上公认的里程碑式名作,选用中国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图书馆等处珍藏的传世善本、早本、孤本碑帖,完整保留序、跋、题签,高清印刷,原色、原大、原貌呈现,极具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8开平装本,空脊锁线订或骑马订,可平摊;图片配释文,随书附赠高校书法专家撰写的“书法欣赏与临习指导”,指引临习门径。目前已重版18种。

好字帖不仅仅是书法学习者的案头良师,更是学书道路上的挚友。它们能陪你熬过临帖的枯燥,突破瓶颈的焦灼,见证案头那盏灯从夏夜亮到冬晨。在爱书法的人眼中,字帖不只是工具,那些被摩挲泛黄的页角、积满墨渍的夹缝,都是时光留给坚持者的见证。

划重点 | 购书链接

中华碑帖精粹:适于日常欣赏与临习的常备字帖丛书,超高性价比,新手必备。

《中华碑帖精粹》第一辑盒装(精)


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精选名迹,放大影印,更方便观察与临写。

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 第一辑(布面精装)


小楷名品选:专门的小楷字体丛帖,软笔硬笔临习皆宜。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碑名本(三名碑帖):原色、原大、原貌呈现,感受原作神韵,极具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



↓ 放大看产品功能对比 ↓


服务指南 返回电脑版
版权所有©2002-2008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