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下午两点半,“以书传文脉·以印证古今”——中华书局与吕思勉故居书印互赠仪式在常州吕思勉故居举行。吕思勉故居和中华书局上海聚珍公司领导及部分代表、常州老年大学师生出席,同时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吕思勉研究专家张耕华拨冗莅临。
常州三杰纪念馆馆长马岚代表吕思勉故居致辞,她将这次书印互赠称为“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盛事”。她说:书印互赠“不仅是对吕思勉学术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刻诠释”,“不仅加深了中华书局与吕思勉纪念馆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更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平台”。并且期望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前进,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故居将以书印互赠为契机,积极探索故居馆藏资源活化利用的新路径、新方法,以期让吕思勉故居和吕思勉的学术精神在新时代会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同时透露吕思勉故居不久将迎来一次较大规模的展陈更新,以猫作为桥梁,拉近史学大家和当代年轻人的距离,吸引更多年轻人来故居打卡,感受大师风采和治学求真之精神。
中华书局上海聚珍公司办公室主任柯澐,代表贾雪飞总经理兼总编辑致辞。她先向与会者简要介绍了上海聚珍公司的概况。她指出,在上海聚珍公司成立以来的十余年间,公司出版了诸如《晚明大变局》《〈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等众多“双效益”图书;同时,公司强调社会责任意识,秉承“守正出新,为大众出好书;继往开来,为社会做好事”的理念,全力为社会提供各种形式的公益文化活动。其次,她简要介绍了上海聚珍公司编辑出版吕思勉作品的概况。早在2019年,公司组织骨干力量编辑“吕思勉历史作品系列”,出版后颇受读者欢迎,数个品种多次加印。2024年开始,重新编辑“吕思勉历史著作集”的图文导读版,邀请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国刚、华东师大教授张耕华作为新版学术顾问,于今年春率先推出两种通史的图文导读版。最后,她代表公司感谢吕思勉故居和张耕华教授的大力支持,向吕思勉故居捐赠刚出版面世的图文导读版《中国通史》与《吕著中国通史》,以及其他高人气、高口碑图书。希望通过汇聚多方力量,优势互补,重塑史学大家的经典之作,既满足当代读者的多元化阅读与收藏需求,又让更多读者领略史学大家的学术风采和治学精神。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耕华先生,是国内著名的吕思勉研究专家,也是“吕思勉历史著作集”图文导读版的学术顾问、特邀审读专家。他首先对中华书局上海聚珍公司与吕思勉故居的携手合作表示了肯定与赞誉,接着简要介绍了吕思勉早年与中华书局的缘分,尤其是进入中华书局之前、之后参与新式教科书的编辑工作之概况。据他介绍,吕思勉在1914年进入中华书局,除了同乡兼有一定姻亲关系外,主要与他此前的教学实践和编辑教科书有很大关系。在到中华书局工作之前,吕思勉先生在常州、苏州、南通、上海等地的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大学)有近十年的执教生涯,而且编辑或参与修订五种教科书。他说,虽经多年努力,目前只找到当时吕思勉先生编辑或修订五种教科书中的一种实物。关于中华书局与吕思勉先生早年的缘分,他曾撰有《吕思勉在中华书局》专文详细考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另外,他对常州附中退休教师张浩典表达了谢意,感谢他找到了吕思勉先生《中国文化史六讲》的手稿,对搜集和保存吕思勉先生的手稿做出了较大贡献。
致词结束后,吕思勉故居和中华书局上海聚珍公司举行了书印互赠仪式。柯澐代表上海聚珍公司,向吕思勉故居捐赠“吕思勉历史作品系列”和图文导读版《中国通史》《吕著中国通史》,马岚代表吕思勉故居接受捐赠,并向上海聚珍公司颁发“文化传灯人”证书。吕思勉故居特制宣纸印谱,内含吕思勉先生生前常用印章四枚,分别为“诚之”“吕思勉印”“诚之印信”“诚之”,授权上海聚珍公司在“吕思勉历史著作集”(图文导读版)及其他吕思勉先生著作上钤印。
活动最后,在吕思勉故居讲解员的带领下,与会者集体参观吕思勉故居,探寻吕思勉精神的栖息之地,感受史学大师的个人魅力和精神世界。
88.00元
8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