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页
“隐士王者”於陵子,原来是这种MBTI人格 中华书局三全本 2025-03-19 14:26:22 作者:


有时候就真的很神奇。
有些书,我们信心满满,认定它一经推出必须小麦连大麦,加印分分钟,但现实总是让我们冷静下来;而有些书,我们对它的期待比较随缘,即使乏人问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读者朋友们的热情,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
后者的典型例子,就是近期推出的第155种“三全本”——《鬻子·计倪子·於陵子》,直播首发当天,卖出去四百多本,在其他渠道,大家也都很喜欢,用钱投票,让它登上了这榜那榜。(鞠躬致谢~)


怎么了?凭什么?
欣喜感恩困惑之余,我们重新打量了这三位“子”。
按理说,这几位,在诸子中,都不算热门。但谁说只有思想深邃体系周备的才能招人待见?难道独特的人格特质,就不能吸粉?
或许真相就是:那个最想低调的,吸睛最多!
没错,指的就是——
於陵子。
鬻子九十岁出山,为周文王谋划治国王道;计倪子神秘莫测,理财之才能,上可安邦下可富家;而於陵子,出身田齐贵族,却自愿放弃尊贵身份,和妻子一起隐居,对荣华名利避之唯恐不及。
跟前两位比,於陵子当然躺平到不能再平;如果避世也论等级,他就是传奇王者。
最近沉迷于MBTI测评的三全君,好奇心被勾起,于是套用一下MBTI人格分类,试着给於陵子先生贴一下人格标签——

I(内向)还是E(外向)?


首先要分出是I(内向型)还是E(外向型)。
E(外向型)人的能量,来自与人产生关联,社交对他们而言就像充电,他们即使不自己攒局,也热心于赴各种局,闷在家里发霉?那是决计不可能的。
苏东坡就是一个典型的超绝E人:他被贬的时候,每天早起,若客人不来家里,他必要出门找人聊天,遇到不健谈的,他就强迫人家讲鬼故事,气氛冷不了一点。
而於陵子是怎么个表现呢?
《於陵子》无语,只是甩出一章来证明属性:
《畏人》
就是字面意思,害怕人,主动远离人,尤其是害怕当时的官员。
他对自己的畏官心理有一番剖析:“你们的心思就像高山大川一样,让我在猜测你们的心思时感到战战兢兢;你们模样就像拿着镣铐一般,随时都想把我的身体拘禁起来;你们的目光就像鹰鹯一样,让人无法知道你们究竟想干什么;你们的言语就像风吹云卷一样,根本无法知道它的下一步如何变化。你们的这些行为,怎么能不令人感到恐惧呢?”
用现在的话说,跟人交往,尤其是跟官员打交道,已经不是简单的耗能而已,简直是耗命了。
他在批判官员之后,还不忘进行一番自我批判,认为自己窥探他人品性、口无遮拦,也就是说,他既“畏人”,又“畏我”。
他的理想状态是,闭目塞听,无我无己,超越于浊世之上,摆脱自己与世人之间的纠缠,两下里没有任何牵扯才好。
纯I人。没有什么争议。是苏东坡来了也带不动的那种I人。

N(直觉)还是S(感觉)?


N和S代表了个体处理信息和传递价值理念的倾向。N,大致是说这个人做事比较从直觉出发,看重抽象理念、未来的可能性,通过联想进行自我反思;S,则更多地关注现实细节和实际应用,比较脚踏实地。
有很多细节,昭示出其行为模式与N型的高度契合:
·据《高士传》,於陵子出身田齐贵族,但他认为家族的富贵来路不义,带着妻子去楚国隐居。他遇到荒年,断粮了好几天,饿得头昏眼花,趴在地上。面前的井边,仅有一枚虫子啃剩下的李子,他勉强拿来吃,吞了三口,才恢复了视力。——如果不是极端固守心中的道德理念,何必自苦若是?


·楚王邀请於陵子出山做官,於陵子坚决不去,而是继续为别人浇灌菜园以谋生。有一位楚国大夫认为於陵子这样做是委屈了自己,劝他改变想法,於陵子解释说,自己一旦出仕为官,命运就会掌握在别人手中,还不如一直就在贫贱的生活中固守大道,乐得自由。——若为自由故,才华亦可抛。
·他的生活表象是隐居避世,深层则是以隐居这个象征,来表达对世俗规则的批判,间接传达自己的道德高标。

T(思考)还是F(情感)?


他的决策过程,是基于T还是F更多呢?
T,就是被理性驱使,走脑;F,就是被情感驱动,走心。
於陵子的一些举动,显得很没有人情味儿:
他平时避开哥哥和母亲,和妻子在外边隐居。有一次他偶尔到哥哥家里,看见有人送给哥哥一只鹅,就皱着眉头说:“要这种呃呃乱叫的东西做什么呢?”过了几天,他母亲把那只鹅杀了,煮给他吃。他的哥哥恰好从外面回来,看见后便说:“你吃的就是那只呃呃乱叫的东西的肉啊!”於陵子听后连忙跑出门去,要把鹅肉呕吐出来。
首先,如此评价哥哥收到的礼物,就有点不顾别人的脸面;其次,母亲杀鹅给他吃,他仅是因为哥哥的一句嘲笑,就夸张到要把肉吐掉,极有可能也伤害了母亲——天底下有哪个母亲喜欢看到孩子糟蹋食物,尤其是自己亲手烹饪的食物呢?
对亲人如此,对陌生人,於陵子也一视同仁地不领情。
他曾遗失了一把伞,有人拾了还他,他硬是客客气气地拒绝了,理由是,既然已丢,这归属权就已经不是自己的了;这时下起雨来,好心人说,那你我共享一下此伞,免得着凉生病,总行吧?於陵子的逻辑更加脱俗:“我家富贵,我哥有钱,但即便如此,我遇到大困难也不去求援,何况是淋雨这种小困难呢?”婉拒了哈。
通过振振有词的理性推演,来扯散世俗人情纽带。他的行为基于抽象的道德原则,而不是情感驱动。
T,绝对是T。

J(判断)还是P(感知)?


最后一个字母,简单粗暴地区分一下:
J人重视计划性,按部就班,讨厌计划被打乱、框架被打破;
P人比较天马行空,灵活多变,想一出是一出。
插播一小段对话,感受一下J人老爹和P人女儿的日常:


声明一下:这个P人不是三全君
那么,於陵子是比较有原则,注重结构化,还是随心所欲,相机而动呢?
他的大原则非常明确:“穷不苟求,不义之食不食”,而且,终身践行。
而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也能说明问题:
有一次,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於陵子清晨起来,到东边外城十里处的一个泉水处汲水,泉水很快就被他汲干了。后面来的人没取到水,只能怨自己来晚了。於陵子看到这种情形,悲痛得捶胸跺脚,责问自己为什么表现出争名夺利的行为,认为这说明多年坚守的廉洁品德有所松动。于是,他把水分给大家,然后摔掉了水桶,扯烂了井绳,爬回了家。到家后关上门大哭了一场,三天没吃一口饭,以此来惩罚自己。
首先,起个大早,赶在众人之前,打到泉水,这么勤勉而有计划性的事,三全君作为一个P人,表示实名羡慕。
其次,於陵子对于自身操守时刻检视,对“廉洁”之德极端恪守,以致出现惊世骇俗的行为,体现了高度理想化的倾向。
再次,回到开头那个吃烂果子的场景,P人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小小妥协求助一下,毕竟在没有出现原则性问题时,保住生命比较重要。
所以,於陵子,应该还是J人。
统合起来,於陵子,是INTJ(江湖人称紫老头)。
这种人格有哪些(刻板)特征呢?
·异常独立,凡事亲力亲为,不依赖他人,对他们而言,对外展现弱点,可能会加大自己承受外来风险的概率。
·他们注重办事效率,视感性为复杂多变的不可靠之物,更愿意用头脑解决问题,以不断增强的能力和认知,让自己少受外界影响。
·有完美主义倾向,对和自己有关的任何事物都是高标准严要求。
·难以建立亲密关系。
·不是不会共情,而是觉得不必共情。
……
这么看,於陵子确实很紫老头了。


不知以上推测,INTJ朋友们以为然否?
欢迎在留言区跟三全君讨论,您喜欢的古代人物,是什么MBTI类型。

鬻子 计倪子 於陵子(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服务指南 返回电脑版
版权所有©2002-2008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