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页
“让青少年读懂中国·中华经典通识月”回顾之一 | 陈引驰谈庄子其人与庄子的世界 中华书局上海聚珍 2024-08-01 13:37:37 作者:

“中华经典通识月”作为“读懂经典”系列名家公益讲座暨“新读写”素养大讲堂的特别活动,是本年度第十七届“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组成部分,中华书局上海聚珍作为学术支持,与主办方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新读写》杂志社携手,以中华书局“中华经典通识”系列丛书作者群为依托,特邀知名高校名家面向中学生深入解读中华传统经典,传承其中的思想观念及人文精神。
首场讲座于7月7日举行。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引驰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为在场青少年带来了《像庄子一样想象:庄子其人 庄子的世界》主题讲座。
《庄子》作为中华经典,道家的根本典籍之一,千年来始终在不断被诠释,在各个时代散发光彩。21世纪的学生究竟能从这本古老的典籍中获取何种超越时代的领悟,他们是否能从典籍中还原庄子的形象与他的精神世界?让我们一起跟随陈引驰教授走近庄子其人,走进庄子的世界。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我们在今天如何去了解传统,阅读经典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
阅读经典是一个认识传统的重要路径,“经典”中的思想是提纯的,概括的,普世性的。我们只有认识了传统之后才能去试着理解它,站在今天去认同、接受、吸收它的精华,并在实践中将当下与传统结合。

庄子其人

“《庄子》中有着庄子本人生活的影子,但又有着寓言的味道。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庄子真切的情感与思想。”
庄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严格的学术标准很难说明,因为他留下的历史资料非常少,且真假难辨。
如果我们从《庄子》一书的记述中去看庄子,便能看出一位文学式的“庄子”:他的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一位在乱世中的普通人,甚至有些穷困潦倒。但在“曳尾涂中”“濠梁之辩”“有用之用”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寓言塑造之下,是一位好辩不倦、学问广博,在乱世中保全自身的人物形象。
透过《庄子》一书的字句,庄子与惠子的多次辩论中,我们足以看出一个情感真挚,哲学思想深邃灵动的“庄子”形象。
庄子的世界
“庄子的世界有了两个方面,一个是有形的自然世界,一个是无形的精神世界。”
什么是庄子的世界?如果只有《庄子》中记述的生平,他也不足以在历史中留名。庄子在困窘的生活之中,有着他自己的世界。
从两方面看,一是有形的世界,自然的世界。打开《庄子》第一篇《逍遥游》,最先描绘的便是自然的宏大场景,有鲲鹏之大,有天地辽阔。庄子的故事中很多都发生在树林之中,园林之间,江河之畔,“濠梁之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场景无一例外都是自然的环境。他在山林间穿行,在水边逍遥,这些环境给予他启发。
另一是无形的世界,精神的世界。从他与惠子辩论的问题看,庄子并不拘泥现实,而是超越的。他有他的坚持,坚持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从充满智慧的辩论中收获精神上的满足。庄子有着他的精神追求,他的精神快乐而活跃,充满着想象,闪烁着智慧。
现 场 听 众 互 动

来自东昌中学的李明哲同学问:
庄子的精神状态如果放在今天,他会过上怎样的生活呢?

名 家 回 答


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7月14日陈引驰教授还将带来“读懂经典”系列名家公益讲座第二讲:“庄子的风格:从字词成语到后世影响”。

后续“读懂经典”系列名家公益讲座将持续邀请顶级专家学者为青少年带来《世说新语》《资治通鉴》《唐诗三百首》等中华经典的名家讲座,激发广大青少年学习经典、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读懂经典

推荐阅读

《庄子百句》
著 者:陈引驰
丛 书 名:中华经典百句
书 号:978-7-101-16675-0
出版时间:2024年7月
定 价:59.00元
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选《庄子》中近百个经典文句,以现代人的问题意识与关注的话题点导入,总结出有用与无用、自由与有待、同与异、梦与醒、工具与机心等88个关切点,配以注释、译文、解说,帮助读者在充分理解原典的基础上汲取思想活水。既回到庄子生活的战国乱世理解《庄子》,又以《庄子》思想观照当下社会与人生,处处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庄子〉通识》
著 者:陈引驰著
丛 书 名:中华经典通识
书 号:978-7-101-15734-5
出版时间:2022年7月
定 价:49.00元
道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而《庄子》是道家的根本典籍之一,了解《庄子》这部经典,才能对道家思想乃至中国文化精神获得初步的认识。对于现代读者来说,阅读《庄子》原典并进而理解庄子思想,有着一定的门槛和难度,这就需要一位合适的导读者。
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研究《庄子》和道家文学数十年,已经出版关于《庄子》的书籍多种。这部《〈庄子〉通识》,作者更加有的放矢,针对有志于了解并阅读《庄子》的读者,既讲《庄子》这部书,也讲庄子思想的源流,更有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引领读者在《庄子》的世界中逍遥,在中国文化的海洋中遨游。
服务指南 返回电脑版
版权所有©2002-2008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