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页
宋史研究基本史料《皇宋中兴两朝圣政辑校》出版 中华书局1912 2019-06-17 16:26:14 作者:
宋史研究基本史料《皇宋中兴两朝圣政辑校》近期整理出版,收入“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关于《皇宋中兴两朝圣政》的价值,王德毅先生在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本的前言中作了介绍,可为读者提供一了解入口。

南宋史学承袭北宋,深受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影响,编年史体的著作最多。如李焘纂北宋九朝的史事为《续资治通鉴长编》,即多达九百六十卷,为空前的私人著作。李心传记述高宗一朝三十六年的历史名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也达两百卷。其他的如熊克的《中兴小历(纪)》四十卷,李丙的《丁未录》二百卷等,所修的都是本朝史,对当代人的言行是非功过,多能据事直书。对于不同的记载,亦加并列,置之于按语或注文中,以示不专主一家之言,其去取是极谨严的,展现了史家求真求实的精神。

尤有进者,乃是在所著书之首细列引用书目,使后世学者了然其网罗宏博,体大思精。如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首列引用书目,除国史、实录外,凡征引野史及官文书多达两百余种,前贤著作未见有此。稍后陈均修《皇朝编年纲目备要》,亦列了二十多种官私著作,并附言云:“他有旁参互证者不尽录。”其网罗荟萃之功可以想见。

更有用编年体修成史书,其卷首之目录即依卷次及年次先后顺列,查考虽方便,但卷帙较多,欲查某事某人,就须逐年翻阅之,亦颇费时。为便于读者查寻,依类书之编辑方法,先分门,再列事目,事目之下再分条,其下注明年份,则查寻就方便了。而且在各卷依年月日之序记录史事,述及圣德之事,即在天头标示条目,与总目所载者相同,其设想极周到,实在是修纂史籍方法上的一大进步,在此特举出不著编人的《皇宋中兴两朝圣政》一书,就是最好的典范。

宋朝以仁立国,时时留心推行仁政,君臣常以过唐、越汉、上追三代相期许。自太祖即位后就立下誓约:“誓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违者不祥。”故优礼士大夫成为宋朝的传统,继体之君,也以师法祖宗为职志,祖宗所推行的政令为圣政,祖宗的一言一行皆是宝训,必须一一编纂成专书,供继体守成之君在经筵由侍读一一进读,并加阐发,以启迪圣智。

[宋]王霭(传)《宋太祖坐像》

仁宗天圣六年(1028)始诏儒臣李淑、冯元、宋绶等修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宝训,明道元年(1032)二月始成书,凡三十卷。至宝元二年(1039)十二月,诏侍读李淑再加删整,以备来春进读。至康定元年(1040)四月,淑先进读第一卷《政体》《听断》,次及于第十三卷以下《将帅》《边防》《夷狄》等篇,因当时正与西夏作战,最当早日提出讨论。自仁宗以下至南宋理宗,三朝宝训始终为宋诸帝经筵必读的。

至于圣政记,亦是专备帝王省览和侍读进读的。始修于真宗天禧四年(1020)十一月,由枢密副使钱惟演主之,名曰《天禧圣政记》。私撰的有石介所修的太祖至真宗《三朝圣政录》,始于《君道》《英断》《谨惜名器》,终于《戒贪吏》,凡十九篇,仁宗庆历四年(1044)曾在经筵进读,使帝能体念太祖创业之艰难,太宗、真宗守成之不易,而知所惕励。自仁宗至徽宗虽无圣政记,但在哲宗元祐年间,范祖禹修《仁皇训典》六卷,徽宗大观中张商英修《神宗政典》六卷,皆记述仁政大略。

宋室南渡后,虽仅能保偏安之局,但在政令的推行上,仍依循祖宗成规,尚能维持一百五十年的政权。孝宗是一位贤君,圣德兼备仁孝,尤善于守成。当在绍兴三十二年(1132)六月受禅即皇帝位后,尊高宗为太上皇。曾诏告国人说:“凡今日发政施仁之目,皆得之于问安侍膳之余。”其意是今后全尊太上皇意推行国政。乃诏修太上圣政,于乾道三年(1166)闰九月修成六十卷,计九百零五条,名曰《光尧圣政》,孝宗御制序云:“夙寤晨兴,兢兢业业,惟大猷是经,旧章是循。”当然是会时时观览的。

孝宗也行内禅,于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禅让于光宗,光宗尊孝宗为寿圣皇帝,即诏令日历所修《寿皇圣政》,于绍熙三年(1192)修成五十卷,凡六百四十一条。至宁宗即位后,曾诏秘书省写高、孝圣政二书投进,于御经筵日读数条,以为定式。

今日传世的《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原为六十四卷,起自高宗建炎元年(1127),终于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共六十二年,编年纪事。通行本为早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之选印《宛委别藏》本,不著编人。总目于卷三十至四十五下皆注原阙,但细检内文,却只是在卷二十九第一叶注有原阙,第二叶行三己亥日记事,与不著编人《宋史全文》卷二十四孝宗乾道二年四月己亥条记事相同,则是此卷当为卷四十五,然自是年正月丙辰至四月丁酉之记事仍是全缺的,约计共存四十八卷,其他各卷亦有缺叶者。

除此版本外,台北“中央”图书馆尚藏有两部,一为南宋建州刊巾箱本,存卷一至卷二十、卷四十五至卷六十四。另一部为蓝格影印旧钞本,存卷一至卷二十(编者按,实为卷一至卷三十)。在傅增湘所著的《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三中,也著录了这两种板本,在巾箱本下题记称:“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黑口,左右双栏,栏外标帝名及年号。眉间有提要语。诸儒议论低一格,人名书名皆阴文。卷首分类事目每半叶十行,门类三字大字占双行。”注谓此为南浔刘承幹嘉业堂旧藏。而另一抄本则为清卢文弨抱经楼藏书。前述高、孝圣政并没有征引诸儒议论,此汇编本当为宁宗时日历所史官合二书为一者,乃增入《中兴龟鉴》、《大事记讲义》、史官及诸臣议论,其中引录最多的为光宗时宰相留正的评议,故在书名上特加“增入名儒讲义”六字。

卷首之分类事目,大者为门,共区分为兴复、任相、君道、治道、皇亲、官职、人才、礼乐、儒学、民政、兵事、财用、技术道释、边事、灾祥等十五门,门下再分目,目下列条。例如任相门,首列李纲,次及汪黄,以下为朱胜非、吕颐浩、范宗尹、赵鼎、张浚、秦桧,最后为秦桧后辅相,孝庙辅相,不再以相臣名讳分目。各条下各注年号及年次,在秦桧名下共列四百零六条,尤可见此人专政之久,陷害忠良之众,为人君者自当引以为戒。在宁宗庆元中,韩侂胄专权用事,与秦桧不殊,观其书法,颇有深意。

高宗一朝历史,以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最详,孝宗一朝尚无专书。刘时举的《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十五卷,载高、孝、光、宁四朝史事,其卷八至十凡三卷为孝宗,甚简,类似《宋史·孝宗纪》,反不若《宋史全文》卷二十四至卷二十七记载之详。取《中兴两朝圣政》以校《宋史全文》,颇多相合,而且《宋史全文》书眉亦有提要语。《两朝圣政》卷五十三淳熙元年正月及《宋史全文》卷二十六同一年正月,书眉皆有“责监司稽缓罪”及“教阅不许设酒”两条,内文亦一字不差。且《宋史全文》亦征引《大事记》及留正之议论,用双行小字并较正文低一字,以示有别。但可从此了解当时人对特定事件或重要关系人的看法和评价,对后人治南宋史仍有参考价值。今日治南宋史者,不可不研读这两部书,现在重加影印《两朝圣政》,特撰此前言以为之介。


丁亥夏日丰县王德毅谨识

原载2007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本书前

(本文选自《皇宋中兴两朝圣政辑校·附录》)

点书影购买本书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辑校》(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宋]佚名 撰  孔学 辑校

繁体竖排

大32开  平装

9787101136746

198.00元

编辑推荐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是南宋人编撰的南宋开国两朝皇帝宋高宗、宋孝宗时代的编年史,在按时间顺序记载史实之外,把所有国家大事分为十五门编成分类事目以便检索,并随文附入当时著名大臣的评论以供科举参考,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由河南大学宋史学者孔学首次整理。

内容简介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是一部记载南宋从宋高宗南渡建国到宋孝宗中兴之治的两朝的编年体史书,不著撰人姓氏,成书于理宗淳祐以后至南宋灭亡之间。原书六十四卷,阙卷三十一至四十四,其他各卷也间有残缺。书前有分类事目,是书中内容的概括,书中天头上则有对本段叙事的概括。在编年叙事之外,还在行文中加入“臣留正等曰”、何俌《中兴龟鉴》、吕中《大事记讲义》等所谓“名儒讲义”进行评点议论,应是供当时科举参考所用。

本书内容与宋代重要文献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全文》等可以相互参证,其中很多条文及讲义仅见此书,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是宋史研究的基本史料。

本书整理以清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参校台湾“国图”藏南宋建刊巾箱本和明影写宋刊本。其中宛委别藏本所缺卷二九、三十,用明抄本为底本配补。《皇宋中兴两朝圣政》残缺的部分,以《宋史全文》进行辑佚,并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校勘。本书的校勘、辑佚,还参考了《中兴小纪》《皇朝中兴纪事本末》《中兴两朝编年纲目》等。

作者简介

孔学,男,河南遂平县人,199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主要从事宋史及历史文献学研究。发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取材考》等论文二十余篇,出版《王安石日录辑佚》等多部专著。

目录

内页欣赏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服务指南 返回电脑版
版权所有©2002-2008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