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页
“三全”丛书上新:《二十四诗品 续诗品》——品读诗词美学指南 中华书局1912 2024-03-26 14:06:38 作者:宋凤娣

随着现象级网红董宇辉的持续爆红,人们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再次感受到读书的价值、语言的力量。这是因为在直播间卖农产品的董宇辉没有“家人们,买它,买它”的疯狂叫嚣,而是以诗性的语言,绘声绘色描摹着粮食和蔬菜所生长的土地的美丽和沧桑,用充满哲思的语句将商品中所寄托的现代人的喜怒哀乐娓娓道来。我们在临渊羡鱼的同时,如何奋起直追,快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呢?展读三全本《二十四诗品 续诗品》这样一部诗词美学指南不失为一种明智之选。




论诗诗——指点品鉴诗词的美学路径


《二十四诗品 续诗品》,语言形式如《诗经》一般,以四言诗写成;艺术手法也如《诗经》一般,善用赋比兴;结构上,则将诗性的形象描绘与哲理性思辨相结合。这种富有民族特色和传统的文学批评形式叫“论诗诗”,即以诗歌的文体形式,以比兴、象征等艺术表现方法,点破诗学要妙、总结诗学规律,在对诗词作品和诗人的审美评价中,融汇着作者自身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甚至渗透着作者对人类文明的哲学反思。




《诗经》

人们常说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面对浩如烟海的诗词作品,署名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高屋建瓴地将它们概括为二十四种风格,即: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二十四品。每品均用十二句四言韵语,通过意象及意象组合形成诗意境界,让读者以境悟理,体悟诗歌多样化的风格特征和美学特质。



由于《二十四诗品》的作者目前尚有争议,因此,译注者聚焦于文本,对每一品均从语言、结构、形式入手,以四句为一个单元,细读文本,条分缕析文本深层所包孕的美学意蕴。


如“含蓄”品,译注者首先在题解中概括“含蓄是一种意在象外、含而不露的风格”。并分析此处所说的含蓄风格并不是我们惯常认为的语涉双关、意在言外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是意在象外的意象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译注者在评析中将文本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从含蓄的性能进行定位,指出含蓄是借具体事物,以意象的暗示达到“尽得风流”“若不堪忧”的感性化的接受效果。第二单元:先以富有哲理的“是有真宰,与之沉浮”来揭示含蓄的情状;再以“如渌满酒,花时返秋”两个意象,借从酒醅中过滤出少许美酒、花季已酝酿薄寒清秋两种意象具体展示含蓄的情状。第三单元则指出实现含蓄风格的途径,即无论是空中纷杂的尘埃,还是海上流荡的泡沫,首先都纳入自己的心胸,然后再博采精收,精选出含蓄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的哲思。在含蓄品“附例”中,译注者精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歌作品以供吟咏、体悟。如刘禹锡的《乌衣巷》,选取朱雀桥、野草花、乌衣巷、夕阳斜、王谢堂、飞燕等意象,全诗没有一句议论,却通过这些意象含蓄表达出盛衰兴亡、富贵难以久长的人生感悟,并巧妙地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发人们对时代发展与社会变化的深度思考。


清樊沂绘《金陵五景图卷之乌衣夕照》,上海博物馆藏

了解了二十四种诗歌风格,尤其是经过译注者一步步剖析每一种风格的特点,在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诗词作品时,我们就有了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明辨的勇气和审美能力。


清代性灵诗派领袖袁枚有感于《二十四诗品》“只标妙境,未写苦心”,而写作了《续诗品》三十二首,分别是:崇意、精思、博习、相题、选材、用笔、理气、布格、择韵、尚识、振采、结响、取径、知难、葆真、安雅、空行、固存、辨微、澄滓、斋心、矜严、藏拙、神悟、即景、勇改、著我、戒偏、割忍、求友、拔萃、灭迹。从这些题目就可以看出,这些论诗诗主要探讨的是诗词创作中的主体修养、审美取尚、创作态度、传达手法、门户流弊、学古创新等命题。


清叶衍兰绘袁枚画像

曾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晚年向其子传授写诗经验的《示子遹》诗中写道:“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的确,《续诗品》就揭示了想要深入品鉴一首诗的优劣,除了细读文本,还要从何处着手的问题。如《续诗品》谈到写作中使事用典问题的“选材”,开门见山就说:“用一僻典,如请生客。如何选材,而可不择!”首先提出用典的基本要求,就是严加选择,不用僻典。随后,用美锦不可制帽、狗尾不可续貂的比喻来说明创作中不可掉书袋、堆垛典实。


掌握了《二十四诗品》所描述的二十四种风格和《续诗品》所指点的诗词写作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我们就拥有了衡量诗词不同风貌和优劣的参照系,以之品鉴诗词就有了明确的准的和圭臬。

美学品位——从掌握审美话语体系开始

人们常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二十四诗品 续诗品》作为古典诗词审美的集大成之作,不仅指点出品鉴诗词的美学路径,也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术语和行话,构成了诗词审美的学科话语体系。而学科话语所具有的准确性、高效性,可以提高分享和交流的有效性,让我们顺畅地将看出的“门道”精准表达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的美学品位。



面对沙漠落日,有人慨叹:“哇!好美啊!”有人只会爆一句粗口,而王维在《使至塞上》诗中则吟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名句。从审美的角度分析王维的这首诗则是这样的:这首诗有一种“返虚入浑,积健为雄”的“雄浑”风格,这与“荒荒油云,寥寥长风”风格相类。短短两句话,既有哲理思辨,又有诗性的语言,这种分析就充分彰显出分析者的美学品位。而我们所使用的这几句鉴赏语句全部出自《二十四诗品》中的“雄浑”品。


明陈洪绶绘《黄流巨津图》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美的眼睛”就是一个人的审美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并非生而知之。正如二十世纪艺术社会学家阿诺德·豪泽尔曾指出的:“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因为美学品位是由见微知著、明察秋毫的审美辨别能力铸造而成的。而《二十四诗品 续诗品》就是这样一本教会我们敏锐发现美、辨别不同的美,并用恰当的美学话语表达出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的书。



《二十四诗品》中谈到“雄浑”“劲健”和“豪放”三品,这三种风格都属于一种阳刚型壮美范畴,但它们之间其实还有各自独特的美学特质。


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雄浑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劲健

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豪放



清袁耀绘《巫峡秋涛图》

从这些形象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雄浑风格,侧重气势的磅礴、境界的宏阔。如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劲健风格,侧重遒劲之气、刚健之力。如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豪放风格,侧重情感纵放、想象奇伟瑰丽。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此外,《二十四诗品》中同属阴柔型优美范畴的“纤秾”“绮丽”“典雅”“冲淡”“清奇”风格之间又有怎样细微的差别?《续诗品》中,除了“选材”和“割忍”是讨论诗词创作不同阶段的选材择词问题,“安雅”和“葆真”又有怎样的关系?译注者对以上美学问题都有擘肌分理的点评。


无等等咒——腹有诗书气自华

《二十四诗品》自元代在诗法类杂纂中出现以来,极受元、明、清人爱重。尤其是清代王士禛认为其中“采采流水,蓬蓬远春”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家之极则,这种阐释奠定了《二十四诗品》在中国诗学上的核心美学地位。而康熙《御定全唐诗》对《诗品二十四则》的收录以及乾隆对《二十四诗品》的偏爱,袁枚《续诗品》等续作的纷呈,更是扩大了《二十四诗品》的影响。


清代评论家孙联奎在其《诗品臆说》中评价《二十四诗品》的价值:“得其意象,可与窥天地,可与论古今;掇其词华,可以润枯肠,医俗气。图画篆象,靡所不该;人鉴文衡,罔有不具,岂第论诗而已哉。”


现代学者、书法家启功先生,在其书法作品中将《二十四诗品》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启功先生多次书写某一品之全篇或集句赠送中外友人,尤其钟爱“绮丽”品,目前所见有十余幅集此品之句的书法作品。如集句“神存富贵,始轻黄金。雾余水畔,红杏在林。金樽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以赠送一位医生朋友,可谓有赞美、有期许,同时又见出启功先生的修养和人品。而在题款“1997年秋日集书司空诗品名句以颂上海同仁医院匡新大医师仁心仁术”的书法作品中,集“绮丽”“自然”二品中“如逢花开,如瞻岁新。俱道适往,着手成春。金樽酒满,伴客弹琴。雾余水畔,红杏在林”八句,虽打乱了原顺序,却是一首宛若天成之佳作。



《启功三绝》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因为在熟读作品的过程中,作品的言辞、意境和气韵成为了阅读者的内隐记忆,遇到相似的场景就会水到渠成地喷涌而出。启功先生在一幅集“雄浑”品“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四句的书法作品题款中曾这样写道:“表圣此语于内则养生,于外则文艺,莫非无等等咒,故每书之以代持诵。”


《唐诗三百首》

无等,是无与伦比的意思。咒,指有力量的语言。无等等咒,指生命和宇宙中最受赞叹的真理。启功先生在这里借喻自己娴熟运用《二十四诗品》背后的诀窍:如僧人每日做功课一般坚持不辍,日积月累之下,在诗学审美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会日趋完善自己的美学品位,在自我认知和他人评价两个方面塑造良好的品性。这就是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说的“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也是苏轼诗中所抒写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或许也是很多人喜欢董宇辉的一个原因吧。


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在“采采流水,蓬蓬远春”中,翻开《二十四诗品 续诗品》,感受“水流花开”。



《二十四诗品 续诗品》(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陈玉兰 译注

简体横排

特32开  精装

978-7-101-16568-5

29.00





服务指南 返回电脑版
版权所有©2002-2008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