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页
《说文解字》重要传本,“小徐本”首个点校本面世 中华书局1912 2024-05-22 13:29:53 作者:中华书局1912


《说文解字系传》(中国古代语言学基本典籍丛书)
[南唐]徐锴 撰  陶生魁 点校
繁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6594-4
198.00元
编辑推荐
☆《说文解字》的首个注本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中国语言文字学史上的经典,历代研究绵延不断,从而形成了专门之学——“说文学”。《说文》原本久已不传,唐末宋初,徐铉、徐锴两兄弟分别校订《说文》,形成了不同的《说文》校订本:徐锴为弟,奉《说文》为经,而以自己的解释为传,所撰《说文解字系传》(以下简称《系传》)是《说文》的最早注本和系统研究著作,世称“小徐本”;徐铉为兄,奉敕校订《说文》,书成后由国子监雕为印板颁行,世称“大徐本”。

☆清代文字训诂之学的前驱
“大徐本”流传更广,成为后世通行的《说文》版本;相较而言,“小徐本”后世多以抄本形式流传,名气不如“大徐本”。但实际上,与通行本《说文》相比,《系传》有很多长处。《系传》十分重视训释的方法,不仅因袭汉唐以来的训诂方法,援引群书以证古义,更大胆创新,用今语解释古语。在探求字义方面,徐锴特别注意“因声求义”,或从谐声字出发沟通字义,或从声韵的相同、相近出发说明字义的相类似,这些方法对清代的训诂学影响极大,可以说《系传》是清代文字训诂之学的前驱。除此之外,《系传》在疏证中还注重说明古书用字中的假借字与古今字,说明词的引申义。在文字学理论方面,徐锴提出了著名的“六书三耦”说,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小徐本”首个点校整理本
影印本《系传》虽能更加忠实地反映刻本原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系传》多以抄本流传,存世清刻本难免存在一些流传过程中产生的错讹;另一方面,《系传》引书多凭记忆,或文字支离,或违背原书,或书名参错,如无相应的校记和注释,难免给阅读带来不便。有鉴于此,我们特约请大徐本《说文》的整理者陶生魁教授对《系传》进行点校整理。此次整理以清道光间祁刻本为底本,重点运用了历代文献援引的《说文》异文纠正今传本中较为明显的错误;徐锴引书错讹较多,难以卒读处或与今本不同者据今传本补充全文,可资参考;正文篆文字头前加标楷书字头并注音,书后附检字表,以便读者使用。

《说文解字系传》点校本内页
内容简介
《说文解字系传》是《说文解字》的最早注本和系统研究著作。全书四十卷,卷一至卷三十为《通释》,注释阐发《说文》正文,各条先出《说文》原文,然后以“臣锴曰、臣锴按”等领起注释,末附朱翱反切;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二为《部叙》,推阐《说文》五百四十部据形联系、次序排列的意义;卷三十三至卷三十五为《通论》,阐发文字构形的含义;卷三十六为《祛妄》,驳斥李阳冰臆说;卷三十七为《类聚》,列举同类名物之字,说明其取象之由;卷三十八为《错综》,从人事以推阐古人造字意旨;卷三十九为《疑义》,论列《说文》所阙之字及字形与小篆不合之字;卷四十为《系述》,说明各篇的著述旨趣。
此次整理以中华书局影印道光祁寯藻刻本为底本,参校以《四部丛刊》影印述古堂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进行录排、标点、注音、校订工作。书后编制五百四十部首字检字表,以及正文字头和重文字的音序、笔画检字表。
作者简介
[南唐]徐锴,五代时期的文字训诂学家,字楚金,广陵(今扬州)人,徐铉之弟,世称“小徐”。精于文字训诂,生平著述甚多。所撰《说文解字系传》是对《说文》最早的一部有系统、比较详密的注解之作,在文字训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陶生魁,甘肃白银人,西北师范大学硕士,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现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传统语言学与古文献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陕西古代文献集成子课题1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古代六书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暨数据库建设”子项目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说文解字》(点校本)、《〈庄子〉校订》《〈说文古本考〉考》。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二等奖1项。
图片
目 录
前 言
凡 例
目 录
叙(陈銮)
重刊影宋本《说文系传》叙(祁寯藻)
说文解字通释卷第一
说文解字通释卷第二
……
说文解字系述卷第四十
跋(苏颂)
跋(尤袤)
跋(李兆洛)
《说文解字系传校勘记》后跋(承培元)
部首字检字表
音序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
内页欣赏





(统筹:一北;编辑:思岐)

服务指南 返回电脑版
版权所有©2002-2008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