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页
仇鹿鸣:“天下之中”的新与旧 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众号 2019-08-16 09:41:17 作者:仇鹿鸣
河南无疑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化的腹心所在,但我们行程的起点郑州却是一座近代才因铁路而兴起的城市,并在建国后取代了两座著名的古都洛阳、开封,成为河南省的省会。

郑州的地标性建筑是二七纪念塔,一出火车站便可以看到。纪念塔是为了纪念1923 年京汉铁路大罢工而建造的,据说是采取了仿古联体双塔的独特形式,坦白地说并不好看,有点非中非西,但这座位于城市中心的高塔除了纪念革命的光荣之外,也提醒我们郑州这座城市与铁路的关系。十年前第一次来郑州,这座塔给我的印象颇深。现在一方面因为高铁站的兴建,旧站已经不是到访的第一选择,再加上地铁的修建,一下火车便钻入地下,高塔已不再有那么强的宰制访客视觉的作用。出行前才留意到,尽管此塔建于1971年,但在2006年便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使在革命遗迹中也是非常突兀的存在。

二七纪念塔

郑州城内唯一的古代遗迹,大约是商城遗址,十年前去看过一次,对于外行而言,看不出什么门道。因为郑州商城的发现,1990年代在郑州有关方面的推动下,于公认的七大古都之外,将郑州列为第八大古都,引起了不少非议。或许在河南这个地方,再新的城市也要想办法给自己涂抹上一点古老的色彩。

真正的行程是从第二天开始的,由于同行中不少人并不是第一次来到河南,因此我们在规划行程的时候,大约考虑两点,一是发挥自驾的优势,尽可能地将散布在公共交通不方便到达、位于郊区的文物点包含在内,二是经耿朔兄事前与当地文保部门的联络沟通,得到不少帮助,因此得以将一些日常不向公众开放的文保单位囊括其中。至于考察点的选择,则主要依据各批次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我上课常戏言,“国保单位名录是中国最佳的人文旅游指南”,平时也是我自己出行的主要参考。因此,和20世纪初国内外学者在中国腹地的考察相比,不得不说既往的考察带有真正的调查、发现古迹并确认其年代、价值的目的,而我们的考察不过是在一份经专业学者筛选分级后形成的名单中选择一些感兴趣的点来参观,坦白地说是有“察”而无“考”。

由于经常浏览这份名单,我曾有一个直觉,1961年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不过180项,其中最大桩是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77 项,这一名单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和梁思成及营造学社在民国时代所做的调查研究有关。由于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保存了今已不存的汉代建筑的遗意,得以被列在这一类的前三名,成为我们第一天考察的重点。

由此我联想到的另一点是,去年上半年在北大访学时,曾有机会列席刘未兄组织的“《白沙宋墓》六十年”沙龙,对于宋史和考古我是双重的外行,不过当时王子奇兄所发言论及《白沙宋墓》独特编纂体例的渊源,让我颇有印象。宿白先生编写的《白沙宋墓》是新中国最早出版的几种考古报告之一,报告以正文记录发掘的情况,注释则考证正文中提及的各项制度、名物的源流与作用,将对考古现象的客观记录与作者的研究心得融于一书,历来广受赞誉(参读徐苹芳《重读〈白沙宋墓〉》,《文物》2002年第8期)。王子奇兄认为宿先生在《白沙宋墓》中的做法,很可能是受营造学社的影响(近读罗炤《痛悼恩师宿白》一文,也谈及宿先生的学术与营造学社的承续关系)。

《白沙宋墓》内页
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957年

建国之后由于学科的划分,古建筑研究大都被划入理工院校的建筑系内,与考古学分家。梁思成的故事虽因媒体的渲染早成都市传奇,但他对早期中国考古的影响,似仍有进一步梳理的余地。

汉三阙本身的形制、图案及铭文,自明清以来讨论很多,非我所能置喙。通过实地观察,让我感兴趣的是太室阙与中岳庙之间的空间关系。尽管中岳庙号称始建于秦,汉人称太室、嵩高,但历代皆有兴毁,目前的建筑格局是清代重修后的结果。太室阙位于清代中岳庙中轴线南513米处,现中岳庙门外仍有两个汉代翁仲。尽管存世汉阙有数十座,在蜀中尤多,但大都为墓阙,汉三阙是仅见的庙阙,不过其高度大小与墓阙相类。

如果想象一下当时的空间环境,较之于墓阙,庙阙对应的是更高大宏伟的地面建筑。而且在太室阙建造的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太室山庙已存在,建筑与阙之间的关系如何,值得玩味。距离太室阙不远的启母阙,本建于汉代启母庙前,至今山上仍能看到启母石。启母大约只能被归为地方上的普通祠祀,汉成帝建始元年(前32)整备礼制,始祀南郊,同时也将武帝时所祀的夏后启母石踢出了国家奉祀的名单。尽管之后当地仍奉祀不绝,唐高宗调露二年(680)二月曾“幸嵩阳观及启母庙,并命立碑”,但总体而言,启母庙与一直享有国家祭祀的中岳地位悬隔。但启母阙与太室阙大小相差无几,建造的时间相近,阙铭中提及的人物一样不过是地方官民,因此两阙兴造的背景及性质仍值得思考。

我们前两天的考察,主要围绕着嵩山周边展开。一般人提到嵩山,第一个反应当然是少林寺,金庸小说和电影《少林寺》的巨大影响,已改变了人们对嵩山的人文想象。但就文物而言,少林寺的价值有限,至2011年才被列入第七批国保名单。

此行匆匆一览,除了碑廊中尚有不少唐碑外,可看之处不多,包括嵩山本身也没有太多的古迹遗存。少林寺景区内真正有价值的是初祖庵与塔林,可惜我们赶到时初祖庵已闭门谢客,只能借无人机略窥究竟。
少林寺景区中,最吸引眼球的是各式各样的武校,中心操场的比武较量终日喧嚣不断。观察了一下招生广告,留意到武校学员出路大约有几条:文艺团队的演员(每年春晚都有少林武校的学员参与),转入专业运动队,参军或加入各种保安公司。这两年中国传统武术在搏击中的实用性,在网上饱受争议,但丝毫不影响此处的热闹。少林武术尽管不能说毫无历史依据,但近几十年来周边兴起的武校热,无疑是传统发明的产物,满眼所及各种从武校出身的成功者的事迹,更多体现的恐怕是农家贫寒子弟尝试摆脱原有社会身份的一条窄路。

在嵩山周边的两天,引起我注意的是嵩山周边人文景观的空间关系。河南虽因处于天下之中,受益于各文化早期的交流碰撞,得以率先完成政治体的发育,成为中国文化的起源与中心,但中原辐辏的地理位置,同样使其历代饱受兵燹之祸。因此,我们看到的遗迹很多并不是那么的“古”,而且是孤立存在的某一片段,最常见的现象是古塔新庙。

因此,目前所见在同一或相邻空间中形成的景观,在时间上往往是交错的。嵩山周边因历代古迹层累的丰厚,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如清中岳庙中有宋代的铁人,嵩阳书院中有汉代的古柏,之前提及的太室阙与清代中岳庙的关系也是一个例子。我们两天的考察,根据所见文物的年代先后,计有汉三阙,北魏嵩岳寺塔,唐永泰寺塔、法王寺塔、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碑,始建于宋的嵩阳书院(内部主体建筑应该是清代以后的),元会善寺,清中岳庙等。

中岳庙中宋人铁人铭文

据说嵩山在第一次申遗失败之后,请教专家,打包了嵩山周边的历史遗迹,改以“天下之中”为名一举申报成功。这一命名虽然乍看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但确实抓住了嵩山周边历史遗迹的核心。与泰山一样,嵩山的气象并非来自于绝对的海拔高度,而是得益于突起平原之上的巍峨,又恰好地处帝国的腹心,因此历代受到崇祀,也在周边形成了叠压的丰富人文景观。

如果从直观的印象来说,汉三阙一方面因体量较小成为孤立的历史片断,另一方面,自民国以来陆续加盖房屋予以保护,使其已经失去了作为历史遗迹的现场感。虽然慕名已久,感受反而不太深刻。我个人印象较深的是嵩岳寺塔、法王寺塔、永泰寺塔这几座风格各异的中古佛塔。

嵩山群峰掩映下的法王寺塔

其中最有名的是北魏嵩岳寺塔这座十五层密檐式佛塔,因其建立年代之早,在风格上又保留了早期受印度佛教影响的痕迹而闻名遐迩。从视觉上最有冲击力的则是法王寺塔,劲秀挺拔,又据地利,与背后的嵩山群峰相掩映,令人顿生虔敬之感。尽管年代略有先后,但这几座寺院基本上是始建或兴盛于北魏,至唐仍能维持甚至扩大,但到了宋元以后,则渐次衰落。

会善寺便是一个典型,寺院的历史虽能追溯到北魏,本为孝文帝离宫。但目前所见格局是元代以后奠定的,大殿系元构,寺内仍有唐碑保存,但总体规模有限。该寺最重要的遗存是西侧山坡上的净藏禅师塔,是现存唯一唐代八角仿木结构砖塔,而著名僧人一行所建戒坛的遗址也在西侧山坡,可知唐代会善寺的规模远大于今。可惜净藏禅师塔现属于军事管制区内,无缘得见,甚至嵩山申遗的名录也未能将其列入,使会善寺这一时间与空间上连续的历史遗存遭到分割,不免让人感到遗憾。

这一系列从北朝至唐渐次在嵩山周围生成的景观无疑是佛教征服中国过程的直观体现,同样也改写并遮掩了早先汉代以各类祠祀为中心构筑的人文样貌,不仅是中国文化之一大变,甚至也成为后来人们所熟悉的古代中国的标准形象。我们看的这几座塔在20世纪初学者的考察记录中多有照片留存,周边的景象都相当败落,现在永泰寺、法王寺的建筑都是1980 年代以后新修的,属于比我更年轻的“古迹”,有关部门颇费苦心地将作为文保单位的塔划在新建寺院之外,在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达成巧妙的平衡。

(本文节选自《问彼嵩洛:中原访古行记》)



活动预告


《问彼嵩洛:中原访古行记》新书分享会

☑ 时间:8月16日10:45—11:45
☑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西阳光篷
☑ 嘉宾:仇鹿鸣、唐雯、顾青
☑ 报名:无需报名

《问彼嵩洛——中原访古行记》

耿朔  仇鹿鸣 编

简体横排

32开  平装

9787101138795

49.00元

本书以一群出色的青年学者的嵩洛文化之旅为主线,结合他们各自的专业知识,考察中原文物古迹、山水名胜,挖掘它们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意义,包括最新考古发现和各种珍贵文物的一手材料。9篇文章或全面介绍考察过程,或就旅途中涉及之某一具体文物及现象专门论述,或就中原地区的历史地理展开讨论,涵盖文学、历史、考古、美术等多个专业。书中配有大量彩图,既有罕见史料,也有旅途实景,更有结合新科技手段的无人机航拍,从而与传统文献结合,彼此印证,互为生发,衍生出新的角度与意义。图文并茂,展现出跨领域联合考察的独特价值,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可读性。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服务指南 返回电脑版
版权所有©2002-2008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