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关注我们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所有类别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书评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数据库
视频
古联公司
APP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中华书评
>
详细页
残卷缀合 丝路重光—评《拼接丝路文明》
评论人:《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28日 12版)作者:张先堂
2025-07-01 15:01:32
分享
收藏
0
点赞
评论内容:
俄敦11018号背+北敦11731号背+伯5019号背缀合图
此图为孟姜女变文背面图,条记目录称其为9—10世纪归义军时期写本。此三号缀合图皆有绘画,内容有山峰、河流、城墙、负重的民工,描写的正是筑长城的情景。原卷图文结合,保存了变文类讲唱文学作品的典型范式。图片由中华书局提供
斯7203号(后部)+斯10271号+斯9824号+斯6087号缀合图 敦煌文献中的《父母恩重经》总数达百余号之多,大抵可以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系统,此图即属于其中的甲类系统。甲类写本有丁兰、董黯、郭巨等孝子故事。斯6087号,如图左部所示,前残尾全,存20行,尾题“佛说父母恩重经”,有孝子“闪子”故事,为甲类系统所独有。图片由中华书局提供
张涌泉等著《拼接丝路文明——敦煌残卷缀合研究》今年4月出版。初收到此书,展开书前创纪录的长达3.25米的拉页,我不仅看到了作者苦心孤诣将分散在海内外收藏机构共34号敦煌写本残卷、残片缀合而成的《摩诃僧祇律》长卷,而且看到了作者努力拼接丝路历史与文明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拼接丝路文明》共2册130万字,仔细捧读之后,我感到由衷的喜悦和钦佩。总体而言,本书堪称为国际敦煌学界敦煌文献研究里程碑式的新成果。
第一,本书是敦煌文献缀合研究集大成的成果。20世纪,中外学者们已开始对敦煌文献中一些残卷、残片开展缀合研究,但仅限于对国内外某些收藏机构、某些写卷的零星缀合。本书研究范围则扩展到全世界50多家收藏机构或个人公布的敦煌写卷,取材涉及中外已刊布的60余种敦煌藏经洞写卷图录和目录,在以往学者缀合研究的基础上,新发现可缀合残卷、残片多达6499号(本书前言指出“新发现可缀合残卷近万号”,因篇幅所限,本书只是择要收入了部分缀合成果),堪称敦煌文献缀合研究的大工程、大成果。
第二,本书在敦煌文献的研究方法方面极具创新性。作者一改以往敦煌文献研究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所有已刊布敦煌文献图版进行了数字化,建立了数据库,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近百种共计32586号敦煌佛经写本的统计,缀合前某一卷基本完整的仅1962号,残卷数达30624号,残卷比例为93.98%,由此确认敦煌文献以佛经残卷为主;其中绝大多数佛经的可缀残卷比例在25%以上,平均则达27.84%。据初步统计,敦煌文献的总数约为7万号,可缀合的残卷数将达17500号以上,数量巨大,这样就使敦煌文献缀合研究达到了定量分析的新境界,并由此确切地说明了残卷缀合的重大意义。
第三,本书总结了缀合研究的程序和方法,使敦煌文献缀合研究由实践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在程序上,首先充分利用现有各种索引,对敦煌文献进行全面普查,把内容相关的写本汇聚在一起;其次把内容直接相连或相邻的写本汇聚在一起;最后再比较行款、书迹、纸张、正背面内容,以确定那些内容相连或相邻的残卷是否为同一写本之割裂。在具体方法上,从内容相邻、碴口相合、字体相同、书风近似、抄手同一、持诵者同一、藏家同一、行款近同、校注类似、残损相似、版本相同、装帧相同等12个方面,说明与残卷缀合密切相关的关键要素。这就使敦煌文献缀合研究上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具备了普遍的指导意义。
第四,本书的研究观点颇有创新性。作者对藏经洞文献的性质提出了全新的观点。藏经洞文献的性质及藏经洞封闭的原因,长期以来困扰着国际敦煌学界,被称为世纪之谜。本书指出,莫高窟所在三界寺收藏佛经之处有“经藏”与“故经处”之别,“经藏”就是三界寺的藏经处,而“故经处”则是用作修复材料的“古坏经文”的存放地,亦即后来的藏经洞。后唐长兴五年(934)左右,敦煌三界寺僧人道真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修复活动,很多敦煌写卷中都留下了道真们修复的痕迹;藏经洞就是道真汇聚修复材料的“故经处”。道真搜集“诸家函藏”的“古坏经文”,意在“修补头尾”。那些经过修复配补成套的经本,“施入经藏供养”;剩余的复本及残卷断片,则留在“故经处”作为配补或修复材料备用,并最终成为我们见到的藏经洞文献。藏经洞的封闭,则很可能与道真去世和他主持的修复工作结束有关。基于作者对敦煌文献全面、深入、细致的考察,本书对莫高窟藏经洞文献本身性质提出的新假说颇具说服力。
本书拓展、深化和提升了敦煌残卷缀合研究,不仅对于推进敦煌学具有开拓创新意义,对于中国古代写本学研究、中国佛教典籍研究、中国佛教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丝路文明交流研究也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此仅举一例即可窥斑见豹。2019年,伍伦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7号拍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残卷以402.5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一时引起轰动。该卷为著名敦煌学家及文物鉴定专家周绍良先生旧藏,卷前有著名书画家及文物鉴定家启功先生题耑并钤印。该卷卷轴装,前缺尾全,存9纸181行,行间有非汉文夹注。敦煌学家方广锠对该卷叙录:“从原件形态考察,确属藏经洞所出敦煌遗书……在3600多号敦煌遗书《金刚经》中,此种在汉文经文旁加注藏文本,唯此一件,可谓第一次汉藏文化大交流的又一见证,弥足珍贵。”后来张涌泉带领团队研究发现,此残卷前可与北大敦20号缀合,二号行款格式相仿,字迹书风似同,接缝处行间非汉文夹注字母残字可拼合为一,横向乌丝栏亦可对接,可以断定二者为同一卷之撕裂。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此二号夹注的并非藏文,而是草体于阗婆罗谜字母,这种西域文字字母夹注的敦煌文献,确系“唯此一件”,无比珍贵。伍伦7号与北大敦20号成功拼接缀合,不仅使这一海内孤本得以完整面貌面世,极大提升了其文献和文物价值,而且也为丝路文明的交汇交融提供了鲜活的实物佐证。
张涌泉带领的团队之所以能取得上述非凡的学术成就,与其治学理念、治学精神、治学方法密不可分。首先,他具有极强的学术使命感,正如他在文章中所说的 “人生为一大事来”,就是要在敦煌学研究中做出代表中国学者一流水平、在国际敦煌学界具有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其次,他具有沉潜学术的专心、持之以恒的定力。为了以身作则、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做“大事”,多年前就传闻他有“三不戒条”:不出国、不开会、不写论文。他带领团队致力敦煌写卷缀合研究18年,才得以完成如此宏大的研究成果,真正达到了十年磨一剑的境界。最后,他既具有十分扎实的传统语言文字研究、文献研究的功底,同时又具有极强的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使得他能够做出一系列既具有集成性、总结性,又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重大成果。比如他所撰著的《敦煌俗字研究》《敦煌变文校注》《敦煌经部文献合集》《敦煌文献语言大词典》都是相关研究方面总结性、集大成的成果,《敦煌写本文献学》被学者誉为敦煌学研究新范式的代表作之一。《拼接丝路文明》也是敦煌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是我国“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的代表性成果,也是显示我国学者在国际敦煌学领域掌握话语权的标志性成果,可喜可贺。
目前,张涌泉正带领团队投入到“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之一的《敦煌文献缀合总集》的编纂工作中。我们期待他带领团队顺利完成这一重大项目,继续为国际敦煌学奉献新成果,为中国敦煌学增光添彩。
(作者:张先堂,系敦煌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馆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
拼接丝路文明——敦煌残卷缀...
发布时间:2025-05-08
作者: 张涌泉,张磊著
ISBN号:9787101169850
价格:
¥498.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访问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