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楼宇烈,傅首清主编
¥58.0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脱脱著 刘浦江整理
¥280.0
南明史(精装本)
钱海岳撰
¥980.0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梁)沈约 撰
¥360.0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魏收著 何德章,冻国栋修订
¥510.0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汉]司马迁撰 陈曦、王珏、王晓东、周旻译
¥298.0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杨镰主编
¥298.0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元]脱脱等撰
¥540.0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黄彰健校勘
¥45000.0


本地的医生束手无策,无奈之下,何鲁慕名来到了澳门眼科医院,希望这里以妙手“灵腕”治愈数千位眼疾患者的西方医生也能够为自己创造奇迹。
这位人称“灵腕”的英国医生,中文名字叫“郭雷枢”。1826年,郭雷枢还是一名有7年船医经验的东印度公司的船医,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随船来华,随后在广州和澳门定居下来。在行医期间,出于对广州街头许多瞽目者的恻隐之心,1828年,郭雷枢在澳门的洋商与华商的支持下,开办澳门眼科医院,免费收治华人患者。
盛名之下,广东各处的病人纷纷前往求医。1828年,何鲁也慕名而来。
也许在何鲁的意料之内,郭雷枢拒绝了手术。
按照郭雷枢的说法,中国的法律不允许手术。其实,郭雷枢和他的医院也并不具备施行这场手术的能力,无论是医疗技术、从医经验、医护人员都无法满足手术的条件,并且当时“若华人因西人医疗而亡,西人必须要担负法律责任”。
种种原因让郭雷枢拒绝了施行手术,但郭雷枢并没有放弃这位可怜的病人。他想到了自己的母校与导师,经过将近两年的沟通与准备,郭雷枢决定将何鲁送到英国治疗。
1830年11月,中国广州的东印度公司商馆收到了郭雷枢的来函:
两年前一位名叫何鲁(Hoo Loo)的中国人来找我,他的生殖器上长有一个巨大的肉瘤,7年之间,它由一个肿块逐渐生长成为大瘤。经过精确测量与计算,此瘤周长为44英寸——纵36英寸、横36英寸,重达40磅。依此瘤的特征判断,采取任何外部治疗或体质性治疗都无法奏效。不过,我认为这块东西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然而,鉴于本地现行的法律,手术的治疗方法不可行。
此案例极为罕见,想必会引起我们专业人士的兴趣。我恳请委员会能资助我送这位病人离开本地,前往英国,接受阿什利·库珀(Astley Cooper)爵士的治疗,(去英国切除肿瘤)也是病人急切渴望的事。
郭雷枢向东印度公司提出了资助的申请,希望将何鲁送到英国伦敦的盖伊医院,请自己的老师库珀为何鲁开刀治疗。

东印度公司当然希望可以治好何鲁的巨瘤,以“维持中国人脑海中已经产生的,对英国医学和外科学技术的信心”。
1830年12月17日,何鲁在东印度公司助理船医、广州眼科医院的考克斯医生的陪同下,于孟买登上了东印度公司的商船“阿索尔公爵夫人”号帆船,前往英国伦敦。
1831年3月17日,“阿索尔公爵夫人”号抵达伦敦东部东印度公司所属的黑墙船坞(Blackwall)。
1831年4月9日,何鲁死在了手术台上。
东印度公司的档案中未见任何关于何鲁的后续记录。何鲁的死讯似乎也并未在中国引起反响,至少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我们似乎从未听闻过这个故事。
但彼时的英国,却因这一场死亡而掀起了惊涛骇浪。英国的医学界对这场手术展开了探讨与反思;媒体界对何鲁与他的手术的持续关注,使这场讨论愈演愈烈;正处于政治改革关口的英国政坛,也受到了影响,“政治毒瘤”的比喻由此而生,身有肿瘤的何鲁在讽刺漫画家笔下化身英国形象代言人——臃肿的、有危害性毒瘤的“约翰牛”。
一场医疗活动终于演化成轰轰烈烈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事件。

1830年12月17日,何鲁登上了那艘漂亮的“阿索尔公爵夫人”号帆船,驶向充满未知的黑墙船坞。
2024年12月17日,希望何鲁能够随着这本《何鲁之死》重新回到母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