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关注我们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所有类别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书评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数据库
视频
古联公司
APP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资讯
>
资讯详情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楼宇烈,傅首清主编
¥58.0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脱脱著 刘浦江整理
¥280.0
南明史(精装本)
南明史(精装本)
钱海岳撰
¥980.0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梁)沈约 撰
¥360.0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魏收著 何德章,冻国栋修订
¥510.0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汉]司马迁撰 陈曦、王珏、王晓东、周旻译
¥298.0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杨镰主编
¥298.0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元]脱脱等撰
¥540.0
邹鲁文化研究
邹鲁文化研究
贾庆超等
¥0.0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黄彰健校勘
¥45000.0
“败北”“追北”为什么都是“北” | 汉字中的文化
发布时间:2023-11-20 14:26:26
来源: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众号
作者:富丽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收藏
“东西南北”的“北”最初也不表示方位。
“北”的甲骨文字形像两个人背靠背站立,表示相互背离。金文以后的字形基本上与甲骨文字形一脉相承。
“北”的字形演变
一般认为,“北”最初的意思是“相背、背离、违背”。许慎《说文解字·北部》:“北,乖也,从二人相背也。”“乖”就是“背离、违背”的意思。《战国策·齐策六》:“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大意是说,吃人肉,煮人骨,条件困苦至极,而士兵却没有反叛背离的念头,这是孙膑、吴起调教出来的军队。
“北”也可以指脊背。《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贼死》:“某头左角刃痏(wěi)一所,北二所。”意思是说,某人的头部左角有刀伤一处,脊背有刀伤两处。
古代双方交战,战败一方的士兵会朝着背离战场的方向溃逃,于是,“北”就有了“败逃”的意思。《孙子兵法》曰:“佯北勿从。”意思是不要盲目追赶假装败逃的敌人。《韩非子·五蠹》:“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是说鲁国有人跟着国君打仗,打几次败几次。在此基础上,就有了“败北”的说法,意思是打败仗。《史记·项羽本纪》:“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哪怕是所向披靡的西楚霸王,最终也在乌江边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后来,不仅是打仗,凡是在比赛或竞争中失败,都叫“败北”。比如,唐代柳宗元《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不敏启》:“秉翰执简,败北而归,不可以言乎文。”这里是说在科举中落第。
鸿门宴,河南南阳汉墓出土
在“败逃”的意思基础上,“北”进一步又可以指“败逃的敌人”。《战国策·燕策一》:“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汉代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追北”“追亡逐北”意思都是追击战败逃跑的敌人。
“北”表示跟“南”相对的方位这种意思和用法早在甲骨文中即有用例,后来则逐渐成为它的主要意思和用法。《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pāng)。”大意是说,冷飕飕的北风刮来,漫天大雪纷纷扬扬。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是说在深潭边找到的两块山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南边那座山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
一般认为,“北”的方位意思和用法仅是借用了它的字形。不过,也有意见认为,这跟它最初的意思之间不无联系。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由于古代通常以朝南为正向,那么,背对着的就是北方,因此,就用“北”来表示跟“南”相对的方位。当“北”主要用于表示方位以后,它最初所表示的“背离”“脊背”等意思就由下面加了“月(肉)”的“背”来承担了。
表示方位的“北”用于动作行为时,表示“向北行”的意思。《吕氏春秋·孟春纪》关于孟春时节物候的描写中有“候雁北”的说法,意思是到了这个时候,大雁之类的候鸟从南方飞回北方。
[明]项圣谟《画芦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需要注意的是,“北面”一词,在古文当中常常表示“面朝北”的意思,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南面”“北面”的“北面”意思不一样。按照古代礼仪,臣拜君,卑幼拜尊长,都是面向北行礼,因此,“北面”在古代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臣服于人。《史记·田单列传》:“王蠋,布衣也,义不北面于燕,况在位食禄者乎!”“北面于燕”意思是向燕国称臣。二是表示拜人为师或行弟子敬师之礼。《汉书·于定国传》:“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于定国迎接老师,受学《春秋》,亲自拿着经书,面向北行弟子之礼。明代陈宏绪《寒夜录》:“董萝石年六十有八,慨然北面阳明先生。”明代学者董澐以近古稀高龄,向比自己年轻十五岁的王阳明拜师求学。
(本文原载《月读》2023年第10期)
《月读》杂志依托中华书局的资源优势,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注重结合时政热点、大事大势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为传统经典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当代社会提供传统的营养源泉。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958
2. 网上购买。登陆“杂志铺”网站(www.zazhipu.com),搜索“月读”进行订阅。
征稿启事
《月读》现面向社会征集稿件。征稿分原创来稿和选文荐稿两类。稿件一旦采用,本刊将依著作权法规定向作者奉寄稿酬和样刊,推荐者和原作者本刊亦会奉酬。请将作品发送至yuedu@zhbc.com.cn,并注明姓名、电话和通信地址。本刊会视栏目要求对稿件进行一定程度的编辑和加工,如有特别要求,请注明。
凡向《月读》杂志投稿的作者,来稿请注明详细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以便稿件采用后,奉寄样刊和稿酬。原创稿件请保证首发,一稿一投 ;选文稿件请注明详细出处、原作者姓名。来稿恕不一一回复,在一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本刊同时享有文章的音像与数字出版权及其转授权,授权的种类为独占许可,稿酬中已包含对上述权利的使用收益。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访问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