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宋代“千家注杜”以来,杜甫及其诗歌研究日渐成为文学史中的热点。到了清代,杜诗注家蜂起,清初钱谦益、朱鹤龄注杜之后,仇兆鳌汇集康熙以前各家注本,辑为《杜诗详注》。诸家注杜、解杜的思路方法也日渐多样而深刻,或力求“知人论世”“以史证诗”,或推崇“以意逆志”“吟咏情性”,杜诗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杜诗详注》(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在这一背景下,清雍正年间又出现了一部新的杜诗注本,并在当时和后世受到广泛关注,即浦起龙的《读杜心解》。浦起龙,字二田,无锡人,活跃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除《心解》外还撰有《史通通释》、《古文眉诠》和文集《酿蜜集》等。浦氏早年致力于科场,屡试不第,对仕途深感灰心,于是举二十年之学专心研读杜诗,历时五年完成了这部杜诗学史上独具特色的注本。
《读杜心解》(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吾读杜十年,索杜于杜,弗得;索杜于百氏诠释之杜,愈益弗得。既乃摄吾之心印杜之心,吾之心闷闷然而往,杜之心活活然而来,邂逅于无何有之乡,而吾之解出焉。合乎百氏之言十三,离乎百氏之言十七。合乎合,不合乎不合,有数存焉于其间。吾还杜以诗,吾还杜之诗以心,吾敢谓信心之非师心与,第悬吾解焉,请自今与天下万世之心乎杜者洁齐相见,命曰 《读杜心解》,别为发凡以系之。”(《读杜心解·发凡》)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宋]赵葵《杜甫诗意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花径不曾缘客扫,柴(蓬)门今始为君开。[清]王时敏《杜甫诗意图》,故宫博物院藏
浦起龙画像
《读杜心解》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全三册)
[清]浦起龙 著
繁体竖排
32开 平装
978-7-101-15591-4
128.00元
目录(部分)
内页欣赏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