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中华书评
>
详细页
影像与文字的对照
评论人:南方日报 李佳
2021-04-23 15:58:38
分享
收藏
0
点赞
评论内容:
《有声有色说红楼——从87版电视剧到原著》
李山 徐德琳
贡方舟 薛宇 著
中华书局 2020年8月
●李 佳
红楼,不管怎样“说”,都不新了。自《红楼梦》诞生以降,二百多年来,不知有过多少细说、戏说、正说、演说。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千千万万的“红楼迷”眼里,也有形形色色的“四大家族”“宝黛爱情”“大观园”和“金陵十二钗”……
最近,中华书局出版了一本红楼文化著作,直接叫作《有声有色说红楼——从87版电视剧到原著》,似对前面的种种毫无顾忌。待一展卷,竟有些爱不释手。听闻胡适之先生评价红楼,说它并不是一部真正的小说,自己之所以爱看,是因为“好玩儿”。而我看这本《有声有色说红楼》,便与此评有异曲同工之妙。
既不是戏说,又不是演绎,也非一板一眼地正说,此书说红楼用的是“对谈”。一位著名文学教授(李山)、一位重点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徐德琳)、两位古典文献学博士(贡方舟、薛宇),就这样山长水远地聊开了。而这些融入不同人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观点,各有千秋,乃至火花四溅。
几位作者对谈的内容,常是极小而又“接地气”的,不仅关照现实生活,还牵连着传统文化。如在“小人物也有春天”里,专谈贾芸和小红,这两个人物如何的命运多舛又个性鲜明,以及他们的相爱对“宝黛爱情”的映衬,由此对《红楼梦》虚实相托的布局予以了生动阐析。待一转头,又聊上了端午文化,细讲贾芸送给凤姐的两样礼品,让人对端午衍生的习俗豁然开朗。
众所周知,红楼写人是一绝,四百多个人物,哪怕只“出场”片刻,也不乏惊鸿一瞥,而几位作者在对谈中也十分关注人物,在对人性剖析上颇见独到之处,所谈的内容有不少诸如“周瑞家的走一遭”“跟着焦大看世界”“侃侃丫鬟们”这样精彩的命题。
对谈还借鉴了红楼常见的“对照”手法,通过对照,将人物个性、命运伏线和潜在悲剧性阐释得更加清晰,令读者对红楼人物间的关联有了更准确把握。如将“贾瑞之死”和“可卿之死”放在一起聊,两种“淫丧”虽性质相同,却高下立见,读来未免心头唏嘘;还有“两个老太太”里,将贾母与刘姥姥对比着聊,这一对“老活宝”真可谓大雅大俗、极贵极贱,令人更添人生感悟;又有“一对蠢妯娌”,聊透了邢夫人和王夫人,二人之“蠢”不失为荣国府人物关系的潜在成因;而“尤二姐和李瓶儿”这组内外对照,让人对尤二姐有了更深的体认,并生出几许同情,更见“男权意识形态下的女性价值尺度”。
像这样的妙谈,书中有很多。总之,虽是“对谈”,却绝非“闲谈”“漫谈”,而是在命题的选择上颇具匠心。但若仅止于此,此书与其他红楼文化书籍相比,也不见得有多特别;而其最好玩儿处,还在于编排结构。若将书籍比建筑,那么此书堪称“大观园”式的,而且不是建筑图纸,而是“实景大观园”:全书以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为路径,按照电视剧集的顺序,将剧与书放在一处品,于是,就成了可看、可听、可感的红楼文化“大观园”,循着它,读者可以“一路风光旖旎,来到蕴藏丰富的原著,寻绎弦外之音及传统文化和习俗”。
如此谈影视剧的,不少;而如此谈古典名著的,不多。这样的一场对谈,颇具现实文化意义。名著的影视剧改编,屡见不鲜、市场广大,越是深入人心的作品被改编的次数越多、争议也越大。将名著改编成影视剧,虽说饱受期待,却少有令人十分满意的,尤其是近年来,几乎每有改编影视剧推出,总会受到“原著党”抨击。平心而论,的确不乏顶着原著名头、改得面目全非的,但要评价一部改编剧的优劣,并非“喜不喜欢”这样简单。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像作者逐集对照原著细嚼慢品的,少见;故难得。
文字和影像的“先天”差异,决定了小说与影视剧是两种艺术形式,不能简单等同。影像虽然在丰富性、直观性上超越了文字,但也有很多难以抵达之处,比如人物的内在情感、内心世界、隐喻伏笔,以及所有无法用画面表达的内容。正如李山教授一针见血指出的:“艺术形式的变换,最大的问题是跑味儿。”怎样“跑味儿”法?书中有许多精当剖析,像“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许多内容演不出;“第三集中被空过去的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出现在了宝玉探病可卿的回忆里”,位置不对,内容减省;最令人遗憾的,当属大观园“被‘砍掉’的诗酒风流”,即海棠社那些绝妙的诗词吟咏,对此,李山不禁感叹:“除了林妹妹等和诗情之外,‘红楼’也就没后‘梦’啊!”实在是一语中的。
无论如何,在古典名著改编史上,87版《红楼梦》都堪称经典。要创作一部经典改编剧,剧本打磨、演员演绎等方面都至关重要。此中有哪些门道?诸如:哪集对应小说哪几回?删去什么、删得如何?顺序有什么调整?这些问题书中都有所阐析。如,“花解语”和“玉生香”本应呼应,电视剧却在“花解语”中插入贾环耍赖、赵姨娘挑唆,即为不当;宝玉参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是他的少年人“强说愁”,应放在入住大观园之前,而与宝黛共读《西厢记》编在一起,影响了宝玉的“人设”。当然,还有不少必要改动,体现了影视剧的节奏,如小说前三回大都是“交代性情节”,可以演,但不好看,于是缩编成为一集。
至于演员演绎,也有演出来好看和不好看之分。前者如王熙凤亮相就十分生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也非常热闹,至于众芳琉璃世界踏雪寻梅简直美到极致;而后者,多为考验演员“内功”的细节,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如林妹妹赌气剪荷包,若结合小说前后情节来读,不难见人物内在蕴藉的刻骨深情,而由演员演出来,就显得林妹妹太“小性儿”了,多少有些令人生厌。还有许多是无法表演的,如故事背后潜在的典故、礼仪、习俗、文化等。缺失的部分,只有去原著里寻;由是,赏名著须阅读原文,这道理便不言自明了。
电视剧36集,作者们也聊了36集。看他们聊,妙趣横生,恨不得一边打开电视,一边捧起小说,再看一遍,再读一遍;而等他们聊完,自己对古典名著改编影视剧,也生出几分心得。红楼文化谈不尽,而谈了二百多年,还能谈出新意来的,才真见红楼精神,也进入了红楼的生命里。这样谈下去,可以有!
有声有色说红楼:从87版...
发布时间:2020-09-10
作者:李山,徐德琳,贡方舟,...
ISBN号:9787101145663
价格:
¥45.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