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媒体报道详细页
你会旅游吗?| 一般游客和学霸眼中的“石狮子”
评论人:中华书局聚珍文化
2020-05-20 10:02:12
分享
收藏
0
点赞
评论内容:
今天是中国旅游日,值此春和景明,莺飞草长,大家是否想出门放松一下心情,看看不同地方的风景呢?不过,旅游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如果你不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想要更有深度的旅行,如果你厌倦了听导游、地陪们迎合游客却与史实无关的夸夸其谈,如果你希望带孩子真正了解壮丽山河、文物古迹背后的故事,我们推荐你读这本书,推荐一种全新的人文旅游方式。
《问彼嵩洛——中原访古行记》
荣获
中华书局2019年度双十佳图书(大众人文类)
《中华读书报》2019年不容错过的20种社科艺术类好书
搜狐文化2019年度十大人气好书
荣登百道好书榜、怡阅读“好书同盟”、华文好书榜、新浪好书榜、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人文社科联合书单等多个公共读书榜,2019年上海书展十位名家推荐好书,澎湃新闻、搜狐文化、《中华读书报》《解放日报》《潇湘晨报》等多家媒体推荐。
这本书特别在哪里?为什么会获得这么多好评与奖项呢?
先根据封面上的手绘图,来看一下旅行路线
从郑州出发,经登封、偃师、巩义到洛阳,遍览嵩山自然风光,汉三阙、少林寺、大唐武则天造升仙太子碑、宋代皇陵等古迹,以及曹魏大墓、汉魏洛阳故城等考古现场。
既未探险深山老林、戈壁沙漠,也不是南极北极这样一般人难以抵达的绝地,是不是觉得线路看起来平平无奇呢?别着急,正因为如此,对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才更有参考意义不是吗?金庸大侠说过:能把最日常的青菜豆腐做好,才见功力呢。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作者们笔下与众不同的风景吧:
鼎鼎有名的少林寺
一般游客眼中:
少林寺名气太大了,金庸小说里说的:天下武功出少林!
作者们眼中:
我们也想圆武侠梦,学一学扫地僧!不过……
就文物而言,少林寺的价值有限,至2013年才被列入第七批国保名单。此行匆匆一览,除了碑廊中尚有不少唐碑外,可看之处不多,包括嵩山本身也没有太多的古迹遗存。少林寺景区内真正有价值的是初祖庵与塔林,可惜我们赶到时初祖庵已闭门谢客,只能借无人机略窥究竟。(仇鹿鸣《今月曾经照古人》,本书第237页)
巩义宋陵的石兽
一般游客眼中:
哪家厂雕的石狮子,这么粗糙,怪不得扔在野地里没人要(压根不知道它是宋朝文物)。
作者们眼中:
和中古雕塑相比,宋陵神道上的石刻简直可称得上是“萌物”了。坐立于荒烟蔓草间的石羊、石马、石象、石人,线条柔和,造型圆润,还往往侧头咧嘴,面带谜之微笑,令人忍不住要与之合照。此时正值洛阳市文物局对永昌陵进行发掘保护,原本半截埋在地下的石狮子被清理出来,头背石青色而下半身犹带黄土,划出一条清晰的界线,默默立于发掘坑中,仿佛带着些无奈自嘲的沧桑神情。(林晓光《中原看遍旧山河》,本书第22页)
大唐女帝武则天亲书“升仙太子之碑”,飞白书名作
一般游客眼中:
压根不知道有这么一件宝贝,更不用说去看了。
作者们眼中:
回京后一个多月,武后即写下此碑,并请武三思以下所有宰相在碑阴一一题名,所有这六位宰相中,除了武三思之外,魏元忠、狄仁杰、吉顼、王及善都是立皇太子一事的强烈赞成者甚至是幕后推手。碑文将王子乔传统的王子形象一变而为太子,其实都与立储一事息息相关。也许武后试图借着这块碑文,表达她对李弘逝世迟来的哀痛与惋惜,也向所有力推李显的老臣们,甚至是全天下表达她对储君的重视。(唐雯《升仙太子碑的生命史》,本书第225页)
现在的升仙太子碑已经被文物部门造亭保护起来,即便是本书作者们都是专业学者,也未能打开亭子上部铁门,近距离观看。但他们在书里还提供了20世纪初文献中保存的石碑伫立野外的全貌。
树缝筛下的光影,点点投在碑身之上,历史的片刻就此凝固。不知是否下一秒钟,山风就会吹动枝叶,又要在石碑上划出不一样的轨迹。(耿朔《嵩岳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本书第88页)
来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阳,你是否知道它在历史上又经过怎样的繁华和摧残?
北魏洛阳的辉煌也注定短暂,528年,尔朱荣在河阴将洛阳城中的达官显贵肉体消灭了2000人,连太后也被投进了黄河,距离孝文帝迁都才34年。又是一个末世,枭雄并起,代北子孙再次横行中原,怀朔、武川两座小小草原土城出来的人物,竟成为此后百余年历史舞台上最耀眼的主角,拓跋魏南下征服中原的历史似乎又浓缩地重演一遍。永宁寺,这座北魏皇家供养的大寺,选择了与王朝共存亡。(胡鸿《天下之中的苦乐悲欢》,本书第123页)
带着历史的知识和思考,换一种眼光去看风景,是不是感觉截然不同呢?
另外,这次书中也引进了一种新科技——无人机。相较于日常双眼所见,航拍提供的视角如此宏阔,令人赞叹!
同时,新的角度也能启发新的思考,带来新的发现。
封土最高大的,民间俗称大汉冢,一般认为就是光武帝的原陵。但由于岁月的侵蚀、地貌的改变,这种推测的可靠性自然要打上一些折扣。登上大汉冢的封土,即使考虑到历代破坏的影响,也很难称得上高大。现在的封土上已覆盖植被,看不出什么奥妙,但通过无人机航拍,立刻能清晰地看到封土层层夯打的痕迹,可谓意外之喜。(仇鹿鸣《今月曾经照古人》,本书第250页)
历史与现实结合,打开旅行的新天地
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深厚的文献积累和敏锐的问题意识,作者们将旅途中所见景物与心中所知的历史有机结合,从而使目光穿透表面的浮尘,直达深处,令看似普通的文物古迹,散发出真正的光辉。还有更多文物古迹和它们背后的历史,等待读者们去书中亲自发掘。
《问彼嵩洛——中原访古行记》并不严肃枯燥,但它也绝不是一本走马观花的游记。它展现的是一种新的旅行方式,适合向往深度人文游的读者。无论是通过文字神游嵩洛大地,还是按图索骥、带着书中提供的背景知识去亲眼看看那些风景和古迹,都会是别样的享受。当然,如果由此掌握一种新的方法,打开一片新天地,那可能会使今后的每一次旅行都与众不同吧。
《问彼嵩洛——中原访古行记》
著 者:耿朔、仇鹿鸣 编
出版时间:2019年6月
开 本:32开
内容简介:本书以一群出色的青年学者的嵩洛文化之旅为主线,串起中原大地的名胜古迹,以人文景观为主,非泛泛而谈的游记,而是真正挖掘名胜蕴含的历史意义。因是学术游,行程中多获当地考古所或相关高校院系支持,得以参观不对外开放但极珍贵的文物或考古现场,获取最新考古发现和一手材料。9篇文章或全面介绍考察过程,或就旅途中涉及之某一具体文物及现象专门论述,或就中原地区的历史地理展开讨论,涵盖文学、历史、考古、美术等多个专业,展现出跨领域联合考察的独特价值,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可读性。
书中配有多幅图片,既有珍贵史料,也有旅途实景,更有结合新科技手段的无人机航拍,从而与传统文献结合,彼此印证,互为生发,衍生出新的角度与意义。
问彼嵩洛——中原访古行记
发布时间:2019-05-30
作者: 耿朔、仇鹿鸣编
ISBN号:9787101138795
价格:
¥49.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