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媒体报道详细页
古籍新书·2019年冬季 | 国家图书馆宋元善本图录
评论人:古籍新书报
2019-12-17 15:50:08
分享
收藏
0
点赞
评论内容:
【编者按】
该古籍新书书单是由“古工委微信联盟”所拟(“古工委”全称为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每年四期。澎湃新闻经《古籍新书报》(微信号:gujixinshubao)授权转发。
《山海经笺疏》
[清]郝懿行 撰,栾保群 点校,中华书局
《山海经》共计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该书记载了大量关于地理山川、古动植物、风土民俗、神话传说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先民丰富奇特的想象力。自东晋郭璞《山海经注》之后,出现了多种注本,其中以清代学者郝懿行(1757—1825)撰写的《山海经笺疏》成就最大。《山海经笺疏》十八卷,附《图赞》一卷、《订讹》一卷。该书在郭注基础上,以笺补注,以疏证经,广采前人注释及各种史料文献,对许多疑难问题做了考释,阮元评其“精而不凿,博而不滥”。此次整理,以《郝氏遗书》本为底本,以还读楼本等为校本。
《明代诗文集珍本丛刊(全240册)》
国家图书馆 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明代诗文集珍本丛刊》(以下简称《丛刊》)收录国家图书馆所藏明代诗文集稀见珍本353种,成书240册。本丛刊具有以下特点:一、所收诗文集著者时代覆盖明初至明末,呈现有“史”的脉络,基本按照《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著录的作者时代先后排序。二、所收诗文集均为四库系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中华再造善本》《中华再造善本续编》《丛书集成续编》《明别集丛刊》《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等大型相关丛书所未收者。三、选目遵循“珍本”和“稀见”原则,所收版本均为国家图书馆藏善本,为首次影印出版。影印底本为稿抄本、精刻本、名家批注本等善本,其中不乏海内孤本。四、编者为各诗文集撰写有提要,介绍作者、版本和主要内容及价值。另编有《书名笔画索引》《著者笔画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检索。五、采用灰度印刷,尽可能最大程度保留版本原貌。对于虫蛀朽蚀、残损比较严重但版本珍罕者,为彰其文献价值,则修复后予以收录。
《撷芳集校补》
(清)汪启淑 选辑,付琼 校补,人民文学出版社
《撷芳集》八十卷,是乾隆末年成书的清代女性诗歌总集之一。编者汪启淑(1728-1798),字慎仪,号秀峰,又号讱庵,安徽歙县绵潭村人,以经营盐业寓居杭州,后捐纳入仕,补工部都水司员外郎,官至兵部车驾司郎中。他是清代中叶著名藏书家、印学家和诗人,其开万楼、飞鸿堂藏书数十万卷,自称堪与绛云楼、天一阁、汲古阁等媲美(汪启淑《水曹清暇录》)。四库开馆时,汪氏进呈图书500余种,深受乾隆帝嘉许,其中为《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者近300种。汪氏饶资财,好交游,所交多海内名宿,曾与杭世骏、厉鹗等结社,因而闻见甚广。其诗歌创作与游踪相伴随,因地成集,记述见闻,描绘古迹,偶寓感慨,诗集有《绵潭渔唱》(《飞鸿堂初稿》《兰溪棹歌》《学稼吟》《瓯江游草》《邗沟集》《客燕偶存》《漱霞轩诗钞》《春游小咏》《于役新吟》等。嗜藏印,制谱行世,有《飞鸿堂印谱》《秋室印粹》等近三十种。《撷芳集》现存乾隆三十八年汪启淑飞鸿堂自刻本。全书八十卷,收诗人1853家,诗作6029首,是第一部大型清代女性诗歌总集,也是清人所辑的第二大清代女性诗歌总集。其最大优点是汇集了大量女诗人的传记材料,于“地志家乘,丛编杂记,一切刻本所载,无不遍采”(沈初《撷芳集序》),并将这些材料逐项隶于各诗人小传之后,少则数百言,多则数千言。其数量之巨,来源之富,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献价值。整理者付琼教授参校300余种清代女性诗歌别集和数十种清代诗歌总集,对诗集做了细致的校阅;并辑补了诗人生平和诗集版本方面的大量材料,系于原诗人小传之后,于诗人生活时代等方面的考证用力尤勤,创获亦多,颇具学术价值。
《金石学文献丛刊》(第二辑,全十册)
启沐 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清代是金石学发展的繁荣时期,文献数量多,学者数量多,远迈前代。本丛刊即对清代金石学文献进行汇编整理,分辑出版。第二辑共收录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九种金石文献,其中五种稿本,两种拓本,一种抄本,一种刻本,绝大多数为首次影印出版。作者多金石学名家,如孙三锡、陈介祺、吴重熹、沈吾等。所收文献内容广泛,包括石刻、金文、石鼓文、瓦当等诸多类型的文献,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同时亦可推动金石学科的发展。
《古典精粹系列》
中国书店出版社
“古典精粹”,收录经典古籍28种,以影印的方式,对耳熟能详的古代典籍复之以原貌,既可为欣赏之用,更可为文献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大唐西域记》采用较早且卷帙较全的南宋绍兴二年《思溪资福藏》本为底本;《山海经》采用明万历二十五年聚锦堂刊《山海经(图绘全像)》为底本,为十卷本最早最善之本;《随园食单》以最早的清乾隆五十七年小仓山房本为底本……所选典籍,版本绝佳,对文献考证、校勘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古代文明载体的古籍,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越来越受到喜爱和重视。在惯读了译注本、校订本、点评本之后,不妨感受一下雕版的魅力,体味原始的古籍之美。
《明代中外关系史探研》
万明 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该书共收录万明教授已经发表的有关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论文18篇。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外交,第二部分丝绸之路,第三部分西方传教士与西方汉学。研究涉及明代海外政策、郑和下西洋、中葡早期关系、澳门史、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西方传教士来华、中西文化交流等明代中外关系史的诸多重要课题。其中,作者搜集大量第一手的原始葡文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和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齐陶文集成》
成颖春 编著,齐鲁书社
《齐陶文集成》在全面汇总齐国陶文的基础上,着眼于对最新出土陶文资料的汇辑整理和研究,新出土且为首次公布的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包括了珍贵的完整量器实物和稀有的丘齐乡、左南郭乡实物及拓本等。《齐陶文集成》对陶文的考释综合运用了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不仅对陶文进行了最新的释读,也借助新资料的发现,纠正了前人诸多误释。
《湖南文征》(全十册)
(清)罗汝怀 编纂,邓洪波 主编,岳麓书社
《湖南文征》是湖南历史上第一部文章总集,为清代罗汝怀编纂。收辑自元明至清同治六百余年间“名臣魁儒,才人节士”之文,共4068篇。刊成于清同治五年至十一年(1866—1872),共201卷。《湖南文征》无论存文存人,或是保存湖南地方历史资料,都堪与湖南第一部诗歌总集《沅湘耆旧集》并驾齐驱,相得益彰。因此,《湖南文征》的点校整理出版很有学术价值,对于研究湖湘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湖南文征》为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本书以湖南图书馆藏清同治刻本为底本,是首次点校整理出版。书末附以《人名篇名索引》,便于读者检索、查阅。
《最新增订唐两京城坊考》
徐松 撰,李健超 增订,三秦出版社
清代著名的学者徐松撰著的《唐两京城坊考》是继唐代韦述《两京新记》、宋代宋敏求《长安志》《河南志》之后,对隋唐长安、洛阳的城市规划、宫殿官署、街市坊里、苑囿渠道、水路交通、风土人物等记述最为详备的划时代巨著,一向受到中外学者的称赞,被誉为“集大成”之作。程鸿诏的《唐两京城坊考校补记》也分章节补入,进行增订。西北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李建超在此基础上对原书内容的一些错误以及文字上的错讹也进行了增删和订正。最大限度地重现了两京城的城市风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中国图书馆藏珍稀印谱丛刊·天津图书馆卷》
李培 赵宏 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
此为“中国图书馆藏珍稀印谱丛刊”系列之一。所选天津图书馆卷印谱特点有三:第一,名家名谱,内容经典。印谱作者有明代印谱第一人罗王常,清代印谱第一人汪启淑,清铁琴铜剑楼主人瞿镛等。第二,名家鉴藏,版本珍稀。21种印谱中,周叔弢旧藏17种,天图旧藏4种;明本2种,清本10种,民国本9种;钤印本20种,朱印本1种;集古印谱15种,印人印谱6种。以上图书都是首次出版。第三,宣纸线装,印制精美。全部采用金镶玉形式,四色原大影印,宣纸线装,再现古谱之神韵。
《郝经集校勘笺注》(全十五册)
田同旭 校注,三晋出版社
郝经(1223—1275年),字伯常,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县)人,宋元时期北方文人的代表人物。作为元朝开国君主忽必烈的谋士,以儒家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元朝治国方略的制定和实施。作为政治家,他反对“华夷之辨”,推崇四海一家,主张天下统一;作为思想家,他提倡理学,主张蒙元汉化,使国家逐步走向大治;作为文人,他的诗文中处处体现着儒家正统史学观、文学观、政治观。本书以《郝文忠公陵川文集》道光本为底本,与正德本、四库本、乾隆本等互为参校,同时参阅了《永乐大典》《元诗选》《御定历代赋汇》《山西通志》等所收郝经诗文;并吸收今人李修生主编《全元文》、杨镰主编《全元诗》等成果,由田同旭教授耗时12年整理校注,三晋出版社历经4年审校,集作品整理、遗文辑佚、校勘笺注、资料汇编为一体,共15册总计450余万字,是迄今最为全面、最为系统的郝经整理文集,可为郝经及宋金元时期历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朱有燉<诚斋乐府>校释》
(明) 朱有燉 著,朱仰东 校释,黄山书社
《诚斋乐府》为朱有燉生前亲自编订刊刻且唯一存世的散曲集,是目前研究朱有燉散曲最为可靠、最称权威的版本。作者经过多方搜求,不仅掌握了朱有燉生前原刊本,对明清两代甚至近代以来与朱有燉散曲相关的版本也近乎网罗殆尽。结合前期成果及由此积累下的研究经验,整理出一部精良的朱有燉散曲版本,从而打破盖因文本资料不足所导致的研究滞后问题,并与朱有燉杂剧校注、诗词文笺注等合为“全璧”,这不仅有助于朱有燉散曲研究,对其本人乃至明代散曲、明代文学研究都将起到颇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南京图书馆藏未刊稿本集成·子部》(全91册)
南京图书馆 编,凤凰出版社
南京图书馆收藏的各类稿本共有2000余种,是其馆藏的一大特色。本编精选子部珍稀稿本171种,涉及儒家、兵家、法家、医家、天文算法、新学等十四大类。所收录的稿本,不仅有明、清至民国时期著名学者的子部著作,如戴从父、翁方纲、华蘅芳、焦循、章炳麟、李叔同、马叙伦等,反映了南图藏子部稿本较高的学术水平。还有相当一部分佚名学者及普通学者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作品更有价值,更能反映江南地区深厚的学术氛围和学术土壤。
《国家图书馆宋元善本图录》
《国家图书馆宋元善本图录》编委会 编,浙江古籍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宋元善本图录》是浙江古籍出版社与国家图书馆通力合作,花费十余年时间,精心打造的一套以“全”为标的的版本图录。本《图录》分经、史、子、集四辑编排,共收书1613种,涵盖了国家图书馆相关藏品的绝大部分和菁华的全部。每种书选择最能体现版本特征、艺术价值,或钤有呈现递藏过程的印章的书页,高清拍摄,高质影印,并邀请相关专家撰写提要,详细介绍其版本、行款、存卷、钤印等重要信息。是对国家图书馆宋元善本收藏家底的首次高精度、全景式展现。
《仪征刘氏集》
(清)刘文淇、刘毓崧、刘寿曾 著,吴平、李善强、郑晓霞 整理,广陵书社
本书为仪征刘氏祖孙三代合集,收录刘文淇《青溪旧屋文集》十卷,《诗集》一卷,所据底本为清光绪九年刻本;刘毓崧《通义堂文集》十六卷,所据底本为民国九年(一九二○)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刘寿曾《传雅堂文集》四卷,《诗集》一卷,所据底本为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仪征刘葆儒铅印本。
《吐鲁番文献合集·契约卷》
王启涛 撰,巴蜀书社
本书为《吐鲁番文献合集》的第二卷,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吐鲁番文献合集·校注·语言文字研究及语料库建设”的阶段成果。本卷对海内外收藏的吐鲁番契约文献进行穷尽普查、精确识读并进行详细校注,为学界提供一部研究吐鲁番契约文献的集大成之作。这些契约起自西晋泰始十九年(273),止于唐大历四年(769),历史跨度近500年,数量超过420件,是研究古代丝绸之路政治、经济、法律、语言、民俗等诸方面极为珍稀的史料。
《续碑传集》
缪荃孙 编,王兴康等 整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续碑传集》是清代著名的人物碑铭汇编,由缪荃孙编纂,凡八十六卷。钱仪吉《碑传集》开有清一代辑录人物碑传风气之先,所收人物从清初至嘉庆。缪荃孙在继承钱仪吉著作方法和体例的基础上,辑录道光至光绪年间碑传,于宣统二年刻印了《续碑传集》,为后世研究清史和近代史提供了丰富而扎实的史料。本次为首次点校整理出版,并附人名索引以便检索。
《中国近代艺术文献丛刊·美术卷》
越生文化 主编,李超 分卷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
此为“中国近代文献保护工程”之子项目《中国近代艺术文献丛刊·美术卷》的第一辑,共收入近代美术类图书近700种,其中80%以上的图书于当代从未被整理或翻印过。所收入的图书中,除了当时国内本土作者的专著以外,还包括不少引进翻译的西方及日本的艺术类专著,因此保留了大量珍贵的艺术类文献。
《明经世文编(全十一册)》
(明)陈子龙、徐孚远、宋徵璧 等选辑,虞万里、李伟国 主编,潘星辉 副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
《明经世文编》,全十一册,共504卷,另有补遗4卷。由晚明陈子龙、徐孚远、宋徵璧诸人主编,周立勋、李雯、何刚、夏允彝、彭宾等21人参编;其他参与校阅、鉴定者多达186人。全书收入明代臣僚429人的尺牍、奏疏、公文、杂著3158篇。内容涉及荐举、铨政、礼乐、历法,钱币、赋役、漕运、盐课、商税、矿政,军伍、屯田、边防、马政、舆地、宗藩、陵庙、皇庄、宦官等等,举凡经世济民、富国强兵方方面面都有反映。尤可一提的是,选编者和校阅、鉴定者对数千篇文章旁注了近十万字的评语,在重要文句下圈点了十多万字的警句,既展示出明代臣僚的经济思想,也表达了选编者的政治眼光和用心所在。
《冰心年谱长编(上、下)》
王炳根 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冰心年谱长编》是关于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冰心的首部重要著作。本书把冰心一生大事、著述、活动、交往等按年编辑,材料详备,考订准确。书中首次披露了大量新发现史料,是研究冰心生平、学术、思想的第一手资料。本书也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正说<内经>——<内经>时代补注》
赵洪钧 著,金栋 补注,中医古籍出版社
《<内经>时代》是一本旷世之作,赵洪钧先生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划时代的创见。如:《内经》何时成书?涉及的天文学有何特点?与《周易》的关系如何?《内经》中有什么自相矛盾的地方?赵先生对这些问题都提出了超人的见解,科学地还《内经》本来面目。由于当年赵先生的不利处境等原因,《<内经>时代》的内容过于浓缩,有难解之处,为此本书对其学术内容做了全面补注,重点对赵先生的学术创见提供充分文献依据,力求做到读过本书后不但真正读懂《内经》,对全面认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也提高一大步。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编,黄德宽 主编,中西书局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共收录简文四种五篇,都是前所未见的佚文。《治政之道》篇与第八辑《治邦之道》思想内容相关,字词运用一致,根据竹简保存的相关信息综合判断,二者可合而为一,是一篇罕见的政论长文。《治政之道》主张为政自上始,治政之要在于兴人,而兴人的标准是贤德等,其观点多与儒家思想相合,也呈现出诸家融合的特点。《成人》篇以“成人”应对“王”问的形式,论说法律制度的意义、司法原则以及断狱程序等内容,主张“德政亦用五时”。《廼命》二篇是诫命之辞,内容相互关联,根据诫命对象,各有侧重。《廼命一》诫命嬖御群臣要忠君勤事、言语谨慎,勿强取豪夺,以保其室家。《廼命二》诫命昵因群父兄弟要戮力同心、相收相恤,靖共公事、尽心相上等。《祷辞》篇与第三辑《祝辞》相类,皆系祭祷之辞,记录了八类祷祠告事求福之辞。
《闽台明遗民传录》
陈旭东 编纂,福建人民出版社
《闽台明遗民传录》是汇集闽台两地明遗民传记的一部专书。编者广征数百种稀见史书、方志、族谱、诗文别集,辑录出清初闽台地区二百余人明遗民的传状碑铭,并对传主生卒年、爵里、生平事迹等,有所考证。史料丰富,来源可靠,包含丰富的闽台关系史料,可为研究明末清初闽台区域历史、政治、文化、文学提供独特的审视角度。
《杨维祯全集校笺》
(元)杨维祯 著,孙小力 校笺, 上海古籍出版社
杨维祯(1297—1370),号“铁崖”,诸暨(今属浙江)人,晚居松江(今属上海)。著述颇丰,元末明初东南文坛领袖,其“铁崖派”当时风靡江浙,影响深远。《杨维祯全集校笺》是元明以来首度面世的杨维祯诗文全集,是对杨氏存世作品的全面整理和深入研究。全书精选底本十九种,并且广罗校本,别集以外,各种总集、方志、游记、书画着録、大型类书,以及传世墨迹图像,皆在参校范围,因而收集了现存所有的杨维祯作品,和具有参考价值的异文。较之此前的别集整理,以及《全元诗》《全元文》相关部分,收录更加完备。本书笺注包括写作时间、交游关系、人物生平、时事政治、地理环境、名物制度、词语典故、诗歌溯源等等,力图准确反映作品背景与内涵。杨维祯交游广泛,本书相关考辨,有助于揭示元明之际东南文坛真实面貌;书末附录《人名索引》,更为读者寻找线索提供方便。元明以来流传杨维祯诗文作品数以千计,真伪掺杂,其真实作者或难作定论,或属张冠李戴,本书均予摘出,分别纳入《存疑》《辨伪》二编。附录八卷,除辨伪外,选录师友诗文、碑传资料、诸本序跋,以及底本原书篇目汇录、著作版本考述、年谱简编等等。书末还附有篇名索引和人名索引,以便研读。
山海经笺疏
发布时间:2023-11-13
作者: (清)郝懿行撰 栾保群点校
ISBN号:9787101139044
价格:
¥66.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