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在平陈后,不仅对旧陈人士的仕进采取压制政策,对属于旧陈疆域的江南之地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如变更南方行政建制、地方长官多任命北方官员、推行乡村户籍制度、灌输关陇统治者的意识形态等。据《资治通鉴》载:“平陈之后,牧民者更变之,苏威复作《五教》,使民无长幼悉诵之,士民嗟怨。”“五教”即儒家“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强制的政治举措最终导致了江南大规模的反叛,此时距平陈仅一年。汪文进(婺州、宣州)、高智慧(越州、泉州、闽越)、沈玄懀(苏州)均自称天子,“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干,共相影响,执县令,或抽其肠,或脔其肉食之,曰:‘更能使侬诵《五教》邪!’”(《资治通鉴·隋记》)但是,正如谷川道雄《隋唐帝国をどう考えるか》一文所谓:“隋唐的君主虽然抑压南北朝以来的门阀阶级,但并不能达到本质上的抑压。”(收入《谷川道雄中国史论集·下》,汲古书院,2017年版)隋文帝派杨素武力镇压后,又命晋王杨广任扬州总管,镇江都,稳定江南政局。喜爱江南文化的杨广坐镇江南,标志着隋王朝对江南的政策开始做出调整,以怀柔和安抚为主。关于隋王朝对江南政策的变化,另可参考芮沃寿(Arthur F. Wright)《隋朝》(The Sui Dynasty: the Unification of China, A.D. 581-617)一书第五章《文化指导权的复活》中的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