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医学的沦陷》新书首发及主题读书会系列活动18日在哈尔滨工人文化宫举行。活动通过影像与文字深度解读,回溯731部队反人类罪行,传递铭记历史创伤、坚定守护和平的信念。
当日是标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点的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在活动现场,本书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研究员杨彦君分享了自己20年的731历史研究历程。他说,本书聚焦战争、记忆、医学、人道与历史,还原731部队建立至覆灭全过程,涵盖人体实验、细菌战、受害者记忆等内容,将助力在国际731历史研究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中华书局编辑吴冰清介绍,本书跳出一般性叙述,深挖战争暴行产生的制度性根源,指出“当医学挣脱伦理束缚,会成为比枪炮更残忍的杀戮工具”。这部书不仅是映照731暴行的明镜,也是叩问制度罪恶的思想利刃。
当日下午还在哈尔滨市总工会剧场举行了《731:医学的沦陷》主题读书会,特邀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温宏声及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七三一问题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宫文婧与杨彦君展开对谈,解读本书内容,分享历史研究经历。
温宏声在对谈中说,731历史不仅是中国的伤痛,更是日本乃至世界的耻辱。若侵略者不反思侵略罪行,战争悲剧或会重演。他呼吁公众铭记这段历史以告慰先烈,凝聚守护和平的强大力量。
“时隔八十年,以电影、图书等形式回望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揭露731部队的反人类罪行,更要建立与当下个体的精神联结。”宫文婧说,当每个“我”都能看到历史真相,就不应再移开目光。她认为,唯有让历史从档案走向公众视野,才能真正实现铭记不忘、警钟长鸣,这既是研究者的使命,更是每个现代人应坚守的历史自觉。
杨彦君表示,731部队犯罪本质是医学精英犯罪,背后是医学组织犯罪体系化、军学官产深度勾连的复杂架构。他鼓励更多研究者从医学史专业视角出发,将犯罪事实与证据有机串联,形成完整证据链,重新展开系统性研究。
(新华社客户端哈尔滨9月20日电,记者杨思琪 杨轩)
9月18日,在电影《731》上映之际,历史著作《731:医学的沦陷》新书发布会同时在哈尔滨工人文化宫举行,该活动由哈尔滨工人文化宫与中华书局联合主办。众多专家学者、读者观众齐聚,共同回溯那段沉痛历史,传递铭记真相、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中华书局编辑吴冰清分享了《731:医学的沦陷》出版背后的故事与编辑感悟。在编辑看来,好的历史著作可以跳出一般性叙述,深挖战争暴行产生的制度性根源,成为照彻真相的火炬。“这本书用沉默的证据发出的震撼人心的呐喊,直指最核心的痛处——当医学挣脱伦理束缚,会成为比枪炮更残忍的杀戮工具。它不仅是映照731暴行的明镜,也是叩问制度罪恶的思想利刃,更是指斥历史虚无主义的记忆。”
《731:医学的沦陷》作者,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特聘研究员杨彦君在发言时,回顾了自己研究731部队历史的20载经历,分享了本书的写作初衷和学术预期,并围绕731部队的历史背景展开深入讲解。
他指出对731部队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历史层面的记录,还能影响现实”。“731部队绝不是单纯的军事机构,它是一个利用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手段,以人体实验和细菌战为主要内容的反人类犯罪集团。其本质是医学伦理的全面沦陷,是科学被军国主义绑架,成为了屠杀的工具。他们的行为完全违背了医生‘救死扶伤’的基本宗旨,是对人性的根本否定。”
讲解结束后,电影《731》首映正式开始,免费观影环节让在场观众通过影像直观感受731部队的反人类罪行。据悉,活动结束后,现场的海报与图书将持续陈列一个月,供广大观众参观了解。
《731:医学的沦陷》以战时日本医学伦理全面崩塌为主线,全景再现侵华日军731部队的肇建、扩张与覆亡历程,揭露特别移送制度下惨绝人寰的人体实验暴行,还原细菌战从阴谋策划到战场实施的完整证据链条及其对中国军民造成的旷世劫难。尤为珍贵的是,作者依托美方档案,揭开了战后美国为冷战利益包庇战犯、掩盖罪证的黑暗交易——正是这桩交易,令731部队绝大多数战犯逃脱正义审判。
在叩问战后追责困境中,该书还呈现了受害者家属延续数代的锥心创伤,更透过这部历史负遗产,探讨了历史真相传承的时代命题。全书勾连20世纪医学犯罪的血色教训与21世纪的伦理守望,在痛切反思中警示:当科学精神背离人道主义底线,实验室终将沦为戕害人类的暴力熔炉。
全书以扎实的史料钩沉、鲜活的影像记录和缜密的学术考证,深度剖解战时日本人体实验暴行背后的国家政治逻辑、社会制度症结与医学体制癌变,撕开“医学进步”光环下潜藏的暴力本质,堪称一部融贯历史洞见与现实警示的思想力作。
直面重重挑战,“研究需秉持冷静克制的态度”
9月18日下午14时至16时,第二场活动“冰城悦读 书适工享”哈尔滨市职工读书分享会暨《731:医学的沦陷》新书分享会在哈尔滨市总工会剧场举行。该书作者杨彦君、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温宏声、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七三一问题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宫文婧,三人在对谈环节中结合个人经历,分享了开启731研究的契机,探讨了国际档案在731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深入剖析“特别移送”档案背后的真相,还讲述了寻访外方档案、采访受害者遗属、书稿创作过程中令人震撼难忘的故事。
杨彦君强调,对731部队犯罪问题的研究需秉持冷静克制的态度,直面重重挑战。他指出,731部队犯罪本质是医学精英犯罪,背后是医学组织犯罪体系化、军学官产深度勾连的复杂架构。因此,应当从医学史专业视角出发,将犯罪事实与证据有机串联,形成完整证据链,重新展开系统性研究。
杨彦君表示,731部队研究意义深远,不仅关乎历史真相的还原,更深刻影响着个体与家庭的命运。“每个城市、每段历史都需要有人记录,而这已从工作升华为职责与使命。”他再度强调,当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电影等文艺创作更需要坚实的史实作为支撑,以更好地传递历史记忆。
曾为哈尔滨市平房区刑警大队大队长的作家温宏声,从刑侦视角解读731档案引发关注。温宏声透露,他首次接触731档案时,关东军东安县特别移送档案带给他极大震撼,他从中拼凑出抗联战士英勇抗日的珍贵史实。
温宏声强调,731部队的这段罪恶史不仅是中国的伤痛,更是日本乃至世界的耻辱。“若侵略者不反思侵略罪行,战争悲剧或会重演。而我们中国人必须铭记这段历史,如果我们都遗忘了,日本人又怎会记得?!铭记历史既是对先烈的告慰,也是守护和平的必要之举。”
宫文婧回顾了与731部队罪证档案结缘的研究历程。她坦言,翻阅史料时除了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对遇难者的悲痛,更因受害者家属的遭遇而心生哀伤,这份情感催生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时隔八十年,以电影、图书等形式回望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揭露731部队的反人类罪行,更要建立与当下个体的精神联结。”宫文婧表示,当每个“我”都能看到历史真相,就不应再移开目光;当记忆被唤醒,就不要轻易忘却。“唯有让历史从档案走向公众视野,才能真正实现‘铭记不忘、警钟长鸣’的时代价值。而这,既是研究者的使命,更是每个现代人应坚守的历史自觉。”
另据悉,9月20日晚18时30分至20时,哈尔滨工程大学启航活动中心将举办“战争记忆与当代警示:七三一部队医学犯罪的历史书写——《731:医学的沦陷》的新视野”主题报告。届时,杨彦君将以《731:医学的沦陷》新书史料为核心,结合最新解密档案与遗址考古成果,开展“从细菌战到医学伦理:731部队罪证与当代警示”主题讲座,为师生带来一场兼具历史深度与现实意义的思政公开课。
9月18日9时18分,在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特殊日子,《731》电影放映暨《731:医学的沦陷》新书发布会在哈尔滨举办。该书作者、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员)、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特聘研究员杨彦君围绕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历史背景展开深入讲解,带领参会者走进那段黑暗岁月。
据介绍,《731:医学的沦陷》全景式论述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是日本策划、组织、实施人体实验和细菌战争的大本营,是细菌武器研究、制造和使用的军事基地,是准备和发动细菌战争的策源地。全面记录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秘密营建、扩张、覆灭及其影响的全过程,系统考察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湖南、浙江、江西等地实施的细菌战,秘密实施的特别移送,对中国人、苏联人、朝鲜人进行的细菌感染、毒气测试、活体解剖等非法的人体实验,美国在战后的秘密调查、掩盖和交易,苏联在伯力审判法庭的追责,中国受害者家属的创伤记忆和对日诉讼,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战后轨迹,以及遗址保护、和平教育、历史认识和当代反思等内容。
杨彦君介绍,该书参引了大量新发现、新资料、新证据,特别是近年来美国、日本、俄罗斯解密的最新史料。如美国国家档案馆、国会图书馆的英文档案,详细记录了美日交易的隐秘过程,这部分内容在该书的第六章《美国对七三一部队的调查》;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国立国会图书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的档案文献,厘清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秘密营建、人员编成、机构设置的重大基本史实问题,这部分内容在该书的第二章《七三一部队的秘密营建》、第三章《七三一部队的扩张及覆灭》等。
“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关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历史问题的调查取证、研究和书写,都以罪证史的视角展开。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新资料的发现,研究视角渐趋多元,《731:医学的沦陷》一书,揭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实施人体实验、细菌战等反人类罪行,剖析了战时日本国家政治逻辑、社会制度症结与医学体制癌变的关联。”
9月18日,学术著作《731:医学的沦陷》正式发布。该书作者、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员)、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特聘研究员杨彦君接受大公文汇网记者专访表示,七三一部队旧址,作为“历史负遗产”,是全面记录七三一部队策划、组织和实施细菌战争犯罪,特别是人体实验医学犯罪的记忆之场。在罪证挖掘的同时,进行医学史视角下的深入考察和伦理学视角下的历史反思,是此书的新视角和写作初衷。
杨彦君说,七三一部队医学犯罪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历史学、医学史、伦理学、考古学、生物学等跨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交叉使用的强大支持,更需要大量解读和梳理英文档案、日文档案、俄罗斯档案等等。
据介绍,该书参引了大量新发现、新资料、新证据,特别是近年来美国、日本、俄罗斯解密的最新史料。如美国国家档案馆、国会图书馆的英文档案,详细记录了美日交易的隐秘过程,这部分内容在该书的第六章《美国对七三一部队的调查》;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国立国会图书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的档案文献,厘清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秘密营建、人员编成、机构设置的重大基本史实问题,这部分内容在该书的第二章《七三一部队的秘密营建》、第三章《七三一部队的扩张及覆灭》等。
“每一篇论文的发表,每一个调查报告的完成,每本书的写作,都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过程,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唯有遇到高难度的学术问题,你跨越之后才有它的价值!”杨彦君说,《731:医学的沦陷》是建立在前辈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加以新视角和新理论方法的深入思考,所做的系统梳理。“我初步解决了七三一部队医学犯罪是有组织、成体系,具有军、学、官、产合流的国家犯罪的特征。”下一步的方向,一方面要以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为基础,进一步发掘新史料,另一方面,将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融入战争罪行研究之中,从而拓宽学术视野、丰富研究手段。要注重新观点阐发,提升学术阐释,促进研究走向纵深。
杨彦君说,“历史研究的庞大工程里,没有一件事情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更好的。需要前辈、我们这一辈,还有下一辈的接力传承,包括学术的传承和历史记忆的传承,这才是这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