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自己已经没有了寒暑假,三全君还是要大声说:没有老版“四大名著”电视剧的寒暑假,是不完整的!尤其是86版《西游记》,每逢暑假,经典旋律一响,无数人的DNA瞬间动了,童年记忆随之解锁:西瓜,竹床,滋滋响的电视机,各饰一角追逐叫嚣的小伙伴……据不完全统计,86版《西游记》首播以来,重播次数竟超过4000次,成为几代人共同的“暑期必修课”。它不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幻想与成长印记。然而,电视剧再经典,终究是改编,为了达到“合家欢”的效果,让几岁的小朋友都可看且能看懂,电视剧做了不少调整和改编,因此给人一种“神仙妖怪打群架、孩子看看差不多”的错觉。86版之外,影视、戏剧、动画、游戏,甚至最近流行的脑洞二创短剧,根植于《西游记》的各类衍生作品,经典不可谓不多,但随手一翻《西游记》的原著就可发现,原著的丰富深邃程度,非任何一种衍生作品可比。小小孩儿只看热闹,成年人有了足够的阅历,才能既看热闹,又寻门道。而真正要读懂原著,吃透文本,我们的推荐版本,从来没有动摇过——李天飞校注本《西游记》!
△电视剧中的女儿国一节,女儿国王心意拳拳,唐僧有那么一刻产生了明显的动摇。这样的表里反差,内心真实愿望的流露,电视剧难以充分表现,自己去读书,才可能有所体会;见识过种种诱惑、体验了功败垂成、徘徊于两难之境的成年人,更能充分理解。相比之下,唐僧是“儒”,孙悟空则是自由不羁,是“道”。而这儒和道,不是完美的理论化的儒道,是在取经团队中,各自代表的一种风格。就如猪八戒代表凡夫俗子,沙僧更有僧侣的虔诚一样。由两个关键人物,再看整个取经团队。电视剧里的四人加一马,热闹简单,插科打诨,偶有不和谐音,来自唐僧的贤愚不分和八戒的挑拨离间;而在原书中,团队的相处方式要更加复杂,猪八戒偷懒摸鱼,时时体现出来自市井的生存智慧,但在关键时刻又发挥了粘合剂的作用;存在感超低如沙和尚,在调节大佬矛盾时,也显示出不可取代的价值。——这,也更符合现实中,成人熟知的名利场,无处不是动态平衡,无时不在微妙博弈。看《西游记》,学职场生存智慧,真不是一句口号——不过前提是,看《西游记》原著。直接啃《西游记》原文,往往遇到一堆问题:字词典故生僻、宗教术语复杂、五行学说难懂、制度忽唐忽明、神魔体系一团乱麻……中华书局李天飞校注本《西游记》,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生。三千八百多条注释,让您放心走入真正的“西游”世界。△本次修订,新增《西游记》主要妖怪一览表,以长拉页形式呈现,详列唐僧师徒取经路上遇到的主要妖怪出现回目、住所、法宝兵器、特殊能力、背景、结局等关键信息,并以“附注”点出其深层寓意,查询快捷,启发思索。对中国孩子而言,心中永远存在一位神通百变的超级英雄孙悟空,一片无忧无虑的理想乐土花果山。然而,电视剧是童年,原著才是人生。美好永驻心中,大步走向成熟,这才是一条真实的路。
西游记(上下册)--中华经典小说注释系列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