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芒种,《逸周书》有个说法,叫“芒种之日螳螂生”。螳螂在深秋产的卵,在芒种这个节气,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您问的是“三全本”《逸周书》?朋友,已经安排在做了,放心吧)螳螂,郊外经常遇见;在古籍里,它也三不五时地露下脸:《庄子》说:“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螳螂奋力举起臂膀,去抵挡车轮的前进,它不知道自己不能胜任。“螳臂当车”的成语,就这么来的。《韩诗外传》里,这“不自量力”的小螳螂,被齐庄公目为勇士,令驾车人绕开它过去,以示敬意。此事传开后,勇士纷纷来投,齐国因此日强。出现在寓言故事里的螳螂,是人从自己的社会属性出发,赋予动物价值判断与情感色彩——想要借小动物,来说点人间的事儿。作为自然生物,它也被古人观察得相当细致。它的卵鞘,还拥有一个优雅的别名:野狐鼻涕。三全君脑补了一下野外的狐狸迎风流大鼻涕的场面belike:
《本草纲目(全本插图版)》总目
本草纲目(全本插图版)(全五册)精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