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氏父子,即毛纶、毛宗岗,他们是清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因对《三国演义》进行全面的加工润色与逐章逐句的精彩点评而声名远扬。他们评点的本子 ——“毛评本”,成为《三国演义》诸多版本中最流行、最受欢迎的版本之一。毛氏父子对《三国演义》的点评涵盖了小说的各个方面,从情节架构到人物塑造,从思想主旨到写作手法,无不进行了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这部经典之作。
在人物点评方面,毛氏父子对《三国演义》中众多人物的点评可谓入木三分,精准地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形象本质,使读者对这些人物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今天我们便以曹操为例,展示其点评的精到之处。(蓝色字体即为点评)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时人有桥玄者谓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见操,言:“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二人皆不识曹操。曹操闻之亦不喜。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二语定评。操闻言大喜。称之为奸雄而大喜,大喜便是真正奸雄。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行了三日,至成皋地方,天色向晚,操以鞭指林深处,二语是绝妙一幅画景。谓宫曰:“此间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吾父结义弟兄。就往问家中消息,觅一宿如何? ”闲闲而来。宫曰:“最好。”二人至庄前下马,入见伯奢。奢曰:“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应上家中消息句。汝如何得至此?”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陈县令,已粉骨碎身矣。”异日白门楼中,何不记此一语? 伯奢拜陈宫曰:“小侄若非使君,曹氏灭门矣。曹氏幸不灭门,君家却即刻有灭门之祸。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应上觅宿句。说罢,即起身入内,良久乃出,写得举动可疑。 谓陈宫曰:“老夫家无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言讫,匆匆上驴而去。更是可疑。操与宫坐久,闻庄后有磨刀之声。一发惊疑。 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应上结义弟兄句。 此去可疑,当窃听之。”微独操疑之,读书者至此,亦深疑之。 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吓杀。 操曰:“是矣。二字摹神。 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不会在董家试刀,却来吕家试剑。一连杀死八口。八口之家,无一存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昔吕后曾以人为彘,今曹操误认彘为人。而吕氏全家被杀,伯奢岂吕氏苗裔与? 否则何以有此恶报也!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又是一幅画图。 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适来入内良久,正为分付此耳。〇丈人止宿子路,不过鸡黍是供,今何必杀猪相款乎? 伯奢真奢矣。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乃翁之结义兄弟也,而既杀其家,复杀其身,咄哉阿瞒,岂堪复与刘、关、张三人作狗彘耶! 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此等见识,在曹操原自不差。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从前竟似一个好人,到此忽然说出奸雄心事。此二语是开宗明义章第一。陈宫默然。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曹操一生无所不用其借;借天子以令诸侯,又借诸侯以攻诸侯;至于欲安军心 ,则他人之头亦可借;欲申军令,则自 己之发亦可借。借之谋愈奇,借之术愈幻,是千古第一奸雄。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有景。 操与玄德凭栏观之。俨如一幅画图。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闲闲说来。玄德曰:“未知其详。”假呆得妙。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从龙说起,渐渐说到英雄,又渐渐说到当世人物,亦如雨之将至,而先有雷,雷之将至,而先有龙挂也。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一发假呆得妙。 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一味装呆诈痴,即种菜之意。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因术称帝故首举术为问。不知术之龙非真龙,备之问亦是假问。 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袁术即于此卷中结局,与后文正相应。 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为后文求救袁绍伏笔。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为后文破袁绍伏线。 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为后文依托刘表伏笔。〇此下二段又变一样文法。 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看低当世多少名士。 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为后文借寓江东伏笔。 操曰:“孙策借父之名,非英雄也。”看低当世多少公子。 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为后文入川伏笔。〇又变一样文法。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看低天下多少宗室。 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连问三人,又变一样文法。〇言韩遂而不及马腾者,正与备共立义状,故隐之耳。 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张绣、韩遂,事之已见前文者也;刘璋、张鲁,事之尚在后文者也。前文于此再一总,后文于此先一提。 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后三人皆降操。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只是一味妆呆。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满怀自负。玄德曰:“谁能当之?”倒问一句,妙甚。不但不自以为英雄,且似并不道曹操为英雄者。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自以为英雄,又心畏玄德之为英雄,一向只是以心相待,不曾当面说出。今番酒后,不觉一语道破。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半晌妆呆,却被一语道破,安得不惊!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为甚说破英雄,便尔举止失措? 曹操心多,安得不疑? 亏此一语,随机应变,平白地掩饰过去。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淡淡一语,妙在有意无意之间。 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真是灵警。 操遂不疑玄德。竟被瞒过。
通过上述毛氏父子在不同回目对曹操的点评,我们能清晰洞察其对曹操这一复杂人物剖析之精妙。他们以犀利笔触,从曹操的言行细节中抽丝剥茧,将曹操奸雄本质与多面特质毫无保留地展现给读者。曹操闻许劭称自己为 “乱世之奸雄” 而大喜,此一情节经毛氏点破,曹操对自身奸雄身份的默认与自得昭然若揭;吕伯奢一事,毛氏父子围绕曹操误杀后那句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把曹操极端自私、冷酷无情的奸恶之心剖析得入木三分,同时也让读者看到曹操性格中多疑与果断交织的一面。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毛氏父子既点明曹操能精准识别英雄的非凡眼力,又揭示其自负且忌惮刘备的复杂心理,使得曹操形象在 “奸雄” 底色之上,增添了智慧与谋略的亮色。
毛氏父子对曹操的点评,不只是对单一人物的评判,更是对《三国演义》这部作品深度与广度的拓展。他们借对曹操的解读,串联起书中众多情节线索,如曹操对各路诸侯的评价,与后续故事发展紧密呼应,为读者理清故事脉络、理解人物间复杂关系提供了清晰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