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史料中记载蒙古诸部到成吉思汗时期都对甲胄极为重视。
南宋宁宗嘉定九年(1216),《朝野杂记》中记录了蒙古早期的军事装备情况:“生鞑靼止以射猎为生,无器甲,矢用骨镞而已……以鲛鱼皮为甲,可捍流矢……”
蒙古诸部时期,无专职铁匠,亦无铁矿出产。契丹早期虽然与蒙古诸部开通榷场,但是严禁铁器流入,实行严格的铁禁制度。金朝灭北宋后,扶持刘豫为伪齐皇帝,刘豫废除北宋大量铸造的铁钱,“由是秦晋铁钱皆归之遂,大作军器,而国以益强……”(《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九 乙集)
蒙古诸部趁机大量收购陕西、山西、山东铁钱,自此蒙古诸部开始制作铁刀和甲胄,为铁木真起兵反金奠定了物质基础。蒙古甲胄在其崛起后明显吸收了西辽、金、西夏以及中亚诸国等风格。
总体来说,蒙古初期的甲胄形制在史料记载中并不详细,也无明确的图像留存。但是现存于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和爱丁堡大学的伊尔汗国细密画,以及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匈牙利国家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馆、山东博物馆都保存有四大汗国和元朝时期的甲胄实物与绘画,让我们能够了解蒙元系甲胄。
春节档上映的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中有不少蒙古、金、宋的武备,借着电影简单讲述一下南宋、金、大蒙古汗国时期的甲胄。
电影中的成吉思汗胄是一顶尖顶胄,胄体有4条纵向龙纹饰装饰压条,正面压条左右有缠枝纹装饰,盔的正面有眉遮和M形护额,沿胄体下缘还有一圈横向的压条。成吉思汗胄的形制采用的是典型的清朝铁胄风格,尤其是眉遮和护额。
华筝的胄是蒙古怯薛军的胄,形制上与成吉思汗胄接近,胄体正面盔檐之上有一镂空装饰纹饰,这块装饰在历代胄的绘画中都存在,例如万历时期的《出警入跸图》中的谒陵军武士胄、清初《满洲实录》中都有表现(图6、图7)。
(图片来源: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图片来源: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图片来源: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宣传物料)
(图片来源: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图片来源: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