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版《集成》是马王堆汉墓帛书、帛画、简牍、木牍、签牌等资料的首次集中出版,分为七册,第一、二册是“整理图版”,第三至第六册是“释文注释”,第七册是“原始图版”。顾名思义,整理图版即经过作者整理缀合后的图版,为方便查询,帛书图版下(少量放在图的上侧),每隔一行加了行号,所有简牍下面都加了简号,行号、简号与释文部分完全对应。释文注释是对整理图版的文字释读和注释,每篇最前面有本篇基本情况说明,简要介绍文物形态、收藏情况、本篇内容、以往研究取得的成绩和遗留的问题、此次整理取得的新进展等,最后附本篇参考文献。原始图版为湖南博物院(2022年前称湖南省博物馆)提供的供整理使用的图片,除做了调色和衬底的裁剪外,没有做过多加工,从而尽量完整地呈现原貌,供读者参考。整理图版中,未作任何新缀的图片,如《宅位草图》、竹简、木牍、签牌等,在原始图版中不再重收。虽没有任何文字,但极具研究和鉴赏价值的几张帛画,如T形帛画、车马仪仗图等,收在原始图版中,作为附录。无论整理图版,还是原始图版,均采用四色彩印。
帛书《老子》甲本
马王堆简帛文献的整理工作虽从发掘伊始就已启动,但诚如裘先生所言,对它的整理工作是没有止境的。从1972年至2014年《集成》推出,对马王堆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就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有大量成果问世,但集中完整地公布图版、对全部简帛作释读整理并加以注释,到了《集成》的推出才得以如愿。前人的重要研究成果,在《集成》中都有反映,如每条注释开头的“原释”“原注”等,就是对前人释读、注释的忠实呈现。《集成》为学术界充分利用这批文物从事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文本,由此开创了马王堆研究的新局面,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研究工作较之以前更加深入细致。在谈修订成果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修订本与2014年版的共同处。在装帧等方面,仍采用原来的开本(特8开)和成品尺寸,延续原来的封面布料、正文用纸、结构和分册,全部图版仍采用原来的四色彩印。在定价方面,修订本的定价一如十年前,一分未涨。
二、重写了部分篇目,包括《丧服图》《老子甲本》《阴阳五行甲篇》《去谷食气》《养生方》《太一将行图》《遣册签牌》等。为什么重写,各篇原因不尽相同。如《老子甲本》修改和补充了大量注释,成书后的版面由原来的56页增加到75页,注释引述到的材料更为丰富,论证更为坚实。《阴阳五行甲篇》,程少轩先生根据北大汉简《堪舆》及其他线索,早就发现2014年版图版拼合方案存在较大问题,但苦于时间不够,2014年版中未能修改完善,《集成》推出后,名和敏光、广濑薰雄二位先生做了重新拼缀工作,“最终重新复原了《阴阳五行》甲篇的整体结构,新的复原方案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修订本作者予以完善,形成了最终方案,并根据新的方案划分章节、释文注释。《遣册签牌》等根据文字内容、书写风格等线索,对部分简牍的顺序做了调整,并重新编号、重写注释。
马王堆汉墓发掘五十周年之际隆重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