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许多的文化产品都深受中国影响,例如本文中要提及的日本“民工漫”、漫画家岸本齐史名作《火影忍者》,就受到了我国《关尹子》一书影响。
在《火影忍者》的设定中,主角的身份属于忍者,而其所在地有忍者组成的一个村落。村落中有三位较为强大的忍者,掌握了召唤“通灵兽”的能力,这三位忍者的“通灵兽”分别是蛤蟆、蛞蝓(kuòyú)、蛇。这三种“通灵兽”之间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关系:蛤蟆怕蛇,蛇怕蛞蝓,而蛞蝓怕蛤蟆。这种设定在初看之下很令人不解,蛤蟆怕蛇或尚有一些合理性,但蛇怕蛞蝓和蛞蝓怕蛤蟆就完全不可理解了。年少时初看《火影忍者》,对此深感疑惑,只知道来自其日本文化中“青蛙怕蛇,蛇怕蛞蝓,蛞蝓怕青蛙”的说法,再往上追溯,就无从查起。一直到某次偶然的机会,才发现这一设定,实则其源头来自于《关尹子》这部古籍。《关尹子》,传说是函谷关令尹喜所作的书,是老子乘青牛西行出关点化喜后喜所作的。在《汉书·艺文志》道家类中,称《关尹子》有九篇,但早已失传。今本传下来《关尹子》九篇,分别称《一宇》《二柱》《三极》《四符》《五鉴》《六匕》《七釜》《八筹》《九药》,这种从一到九的命名方式是完全不合先秦诸子书的篇名命名方式的,而且六、七、九三篇篇名中所用的匕、釜、药三物,恰恰是借喻了外丹术中的相关物质概念。匕即药匕,类似于今天取药粉所用的药匙;釜即锅,是熬煮药材所用;药则是炼丹所得的丹药。而且就其文本看,今本《关尹子》文中也牵涉外丹概念,如《八筹》篇中说“婴儿蕊女,宝楼绛宫,青蛟白虎,宝鼎洪炉”,这些词汇都是在外丹中经常被使用的隐语。因此,今本《关尹子》成熟时代至早不能早过中唐,颇疑心其是五代人的著作。
从《关尹子》对日本漫画的影响来看,本书在成书之后,在一定时间之内,其流传是相当广泛的。在宋代,日本与中国的贸易往来颇为频繁,这之中当然包括相当多的书籍交流,推测《关尹子》极有可能就是在两宋时代入传日本的。换言之,日本民俗中所谓的“青蛙怕蛇,蛇怕蛞蝓,蛞蝓怕青蛙”的说法,其发生时代应该是日本的镰仓时代。跳出对日本漫画的影响的视角,《关尹子》若干的比喻,细读之下,也令人感觉其生动与意藴。如《一宇》篇中说:“以盆为沼,以石为岛,鱼环游之,不知几千万里而不穷也。夫何故?水无源无归。”“重云蔽天,江湖黯然,游鱼茫然,忽望波明食动,幸赐于天,即而就之,渔钓毙焉。”《六匕》篇中说:“一蜂至微,亦能游观乎天地;一虾至微,亦能放肆乎大海。”《七釜》篇中说:“譬如大海,能变化亿万蛟鱼,水一而已。我之与物,蓊然蔚然,在大化中,性一而已。”等等。这些比喻恢弘阔大而文采彬彬,很有些《庄子》《列子》寓言的味道。
总之,今本《关尹子》不应当算作是《汉书·艺文志》中所记载的那部汉代流传的《关尹子》,但其中的语言艺术与哲学思考,却并不弱于其他道家诸子著作如《庄子》《抱朴子》《无能子》等,这或许也得以解释,为何自两宋以来,《关尹子》先后得到了众多人士的注解,并且在道籍中一再被推举为“经典”。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