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以一篇《游仙窟》闻名的唐人张鷟,着实是一位奇人:他才华横溢,在唐高宗时即考中进士,并被考官称赞“天下无双”;他前后八次参加朝廷制举考试也均高中,员半千云“张子之文如青钱,万捡万中”,故被誉为“青钱学士”;他编写的判文集《龙筋凤髓判》风行一时,成为当时人考试的“教科书”;他是一位有“国际影响”的文学家,日本、新罗使臣来到中国都要抄录他的文章带回本国。《游仙窟》《龙筋凤髓判》之外,张鷟还撰有一部“奇书”:《朝野佥载》。书中他用大量笔墨记录唐王朝高宗、武后以至玄宗初年朝野上下发生的各种奇闻轶事,尤其是上自皇帝,下至百官民众的“黑料”。
有鉴于此,南京大学古典研究所赵庶洋副教授新著《朝野佥载校证》,根据《太平广记》及其他典籍重新辑录此书佚文,共得佚文近五百条;根据《太平广记》等书提供的线索将佚文尽量分门别类编排;又据《太平广记》诸善本、《朝野佥载》存世抄本以及其他史籍记载对其文字进行深入细致的校订。在整理过程中,赵庶洋副教授发现因受现代小说概念影响许多学者将此书看作张鷟的个人见闻甚至存在虚构的成分,实际上其中许多记载都与《旧唐书》、《新唐书》等唐代史书吻合,以前学者多误会为这些史书采用《朝野佥载》,而他则通过证据证明这很可能是因为张鷟与《旧唐书》等同抄唐国史。这一发现,能够证明《朝野佥载》并非一般的小说家言,而是张鷟有意识地抄录史书并按照自己标准评判史事编纂而成,是有着严肃学术追求的史学著作。他的孙子张荐后来成为唐代著名的史官,很可能就是受张鷟所传家学的影响。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