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中华书评
>
详细页
桥本秀美评《义例与用字》丨理解何休,发明何休
评论人:日本二松学舍大学 桥本秀美
2024-05-09 10:43:10
分享
收藏
0
点赞
评论内容:
《义例与用字:何氏公羊综考》
,郜积意著,中华书局2023年6月出版,491页,88.00元
确切时间已经不记得,在1990年前后,我第一次到台湾地区拜访林庆彰老师。林老师将我介绍给周围的学者,说我“也是‘学经’的”,让我感到有些奇怪。因为我受过革命思想的熏陶,认为研究经学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应该要否定的“封建思想”。日本学术界近代以来标榜客观研究,更明确强调我们要研究经学史,不要研究经学。所以我学过几年经学史,从来不认为自己在学经学。后来才逐渐了解到台湾地区的经学史研究有民国以来的传统,像林老师即屈万里先生的弟子,其他学者也都师从民国学者,经学与经学史并没有分得很清楚。当时台湾地区的研究论文,就一个学者或著作进行分析,指出其优缺点,算是固定模式。因为当代学界对经书形成一套共同的理解,并且认为那一套理解是正确的,所以能够对古代学者的解释指出优缺点。这就是经学与经学史没分的研究方法。我个人很早就对这种研究感到厌烦,并且认为几乎没有意义。“你都知道正确答案,你已经最厉害了,还对古人评分,有意思吗?”这是我真实的感受。
经学史要将古代经学家及著作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里面理解,要讨论那些古代经学家的观点,必须知人论世。这种想法是自然的,我也不敢反对。但一提“历史背景”,很多人想的往往是政治史,很多论述都将古代经学家与某一种政治势力结合,将经学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理解。我也很不喜欢这种论述,因为我对政治史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例如渡辺信一郎先生是位笃实的史学家,大约四十年前,他有一篇论文认为《孝经》的编者是“韩诗学派”的人,根据是《感应章》引《诗》作“自东自西”,不作“自西自东”。这四十年我们对经学史的认知毕竟有些深化,我们认为“自东自西”还是“自西自东”这种文本的微小差异根本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相信现在没有人认同渡辺先生这种推论。但他在一部经书的背后要假设一个“学派”的存在,恐怕是因为他太习惯于政治史的思维方式。而且我怀疑至今还有很多人比较习惯这种思维方式。
经学史研究,必须要先读懂那些古代经学著作。这固然是废话,但我们读懂古代经学著作是相当困难的,实际上有很多著作都从来没有人真正读懂。我自己先后阅读郑玄注《论语》《礼记》《孝经》,意外地发现有很多内容过去一直被曲解或忽略,没被真正理解。我不认为我的理解都很精确,究竟该如何理解还需要今后的学者继续探索讨论,但就是郑玄这样最有名最重要的经学家的经典作品,一千几百年来无数学者都研读过的注解,其实都没被真正理解,这一点已经是不容怀疑的事实。我这种说法或许令人感到很荒唐,但我也能提供这种诡异情况所以发生的合理解释。简单说,南北朝以来一直到近代,阅读郑玄著作的学者本身都是经学家,都有自己一套学术方法,他们并不以理解郑玄的思路为目标,所以曲解或忽视郑玄的意思都不觉得有问题。
人的思维通常都有一定的逻辑,所以读书要探讨作者的逻辑。不过古代学者的知识结构、认知基础与我们不同,所以要探讨作者的逻辑,必须先了解这些学术前提。对郑玄学说有丰厚的研究积累,使得我们比较容易探讨郑玄对具体经文作注时的思路。相较而言,以往的《春秋》学研究与古代《春秋》学之间有点距离,这让我们探讨杜预、何休等人的思路更加困难。我只要指出一个事实,就足以说明问题。那就是杜预的《春秋释例》,近几十年来没有影印出版,要看都买不到书。我以前复印《丛书集成》看,后来买到早年日本的“中文出版社”影印殿版丛书本。我们要理解杜预的《春秋》学,《春秋释例》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资料吗?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一家出版社都没出版过?这是因为近代以来将《春秋》当作历史资料来看。无论是政治史、社会史、语言史,都是历史学的兴趣。所以中华书局出过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而没出过杜预的《春秋释例》。不会有人认为杨伯峻比杜预更重要,但很多人要看《春秋左传注》而对《春秋释例》没兴趣。
现在中华书局出版了郜积意老师的《义例与用字——何氏公羊综考》,让我感到学术风气的转变,经过一百年的“科学”热,终于开始转向“人文”了。汉代学者研究了《春秋》经传的义例,现在郜老师研究何休的义例,十分有趣。《春秋》既然是经书,应该要有义例,但孔子没有明确说明义例,所以各《传》发明义例。但《传》中有关义例的明确叙述仍然有限,所以汉代学者各自发明义例。何休发明的《春秋》义例,在《解诂》中有一部分明确的表述,但不够全面,这就需要由后人来探讨。义例靠归纳,但现象很复杂,所以设立一个义例,往往要碰到不符合义例的众多现象。对此,历代学者都要各自想出各种解释,所以各家义例都不相同,而且谁也无法证明自己的义例是唯一正确的。
郜老师努力发明何休注的义例,自然有很大的困难。例如据郜老师介绍,《汉石经》无论《春秋》经文还是《公羊》传文一律用“殺”,不用“弑”字。因为“弑”字后起,所以传世文献当中“殺”“弑”分用不严,混用两字是常见情况。但隐公四年《解诂》有“弑者殺也,臣弑君之辞”,所以何休所据传文应该有用“弑”字,而且何休对两字分用有明确的认识。但何休当时的文本早已荡然无存,现在我们只能阅读南宋以后刊本,经、传、注中“殺”“弑”互见,都不足据。考虑到《汉石经》的情况,也不妨想象就算何休所据的文本,也未必一一符合何休心中的分用原则。僖公九年“冬,晋里克殺其君之子奚齐”,《公羊传》“此未逾年之君,其言‘殺其君之子奚齐’何?弑未逾年君之号也”。何注云:“不解名者,解言殺从弑,名可知也。”据何注知,所据经文作“殺”,传文作“弑”。郜老师认为徐疏这样理解,实失何意。何注当读“解言殺,(句)从弑名可知也”,“从弑名”意谓“可从弑君当名之例推知奚齐是名”。若如徐疏理解,何注当作“解言弑,名可知也”,不当言“从”。我个人认为当时“殺”“弑”既然分用不清,表达“弑”的意思也会写“殺”字,那只是用字不同的问题,所以何注才用“从”字。我怀疑徐疏的理解恐怕符合何休的意思。郜老师否定徐疏的理解,认定何休所据经文作“弑”,传文作“殺”,根据是他对何休用字义例的理解。然而因为何休的注中能够从文义上确定是“殺”是“弑”的情况非常有限,所以也要参考南宋版本的文字。这不得不降低郜老师推论的确定性。试想连依据徐疏文义可以确定的“殺”“弑”分用情况都被认为不合何休义例,南宋版本的文字能有多大的确定性?再说,假设何休的义例如郜老师推论,那只能说是何休对这些文字的认识,并不代表何休所见或所写文本都符合这种义例。因为义例是一种思想,可以贯彻原则,而现实抄本的文字极其不稳定,更何况“殺”“弑”不分在当时是常态。例如上引隐公四年注“弑者殺也,臣弑君之辞”,我怀疑本来应该是“弑者殺也,臣殺君之辞”,尽管版本都作“弑君”。
探讨义例很困难,是义例的本质如此。经传也好,注也好,不一定所有地方都符合义例,所以义例只能是一种假设,并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为了理解作者的思想,我们还不得不探讨这种假设。而且这种探索需要综合考察整体经、传、注的所有内容,所以需要一个学者长期专心研究。本书就是郜老师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的成果,非常难得可贵。第一次拿到本书翻看内容时,我发现郜老师极少参考引用近代以来学者的研究论著,颇有好感。我作为一个爱好者,喜欢看注疏,喜欢看郑注而已,没有精力多学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郜老师是学界公认的一流学者,而沉浸在《公羊解诂》的世界里,控制自己不要让别人的议论分散注意力,我认为是十分值得敬佩的学术态度。对一部书的深刻理解,只能靠一个人直接面对作品得来的体会,别人提供的信息没有太大的帮助。
老实坦白,我没学过《春秋》,没有能力理解郜老师的论述。就算如此,我认为本书出版是天大的好事。因为郜老师在真正探索研究何休个人的思想,与过去评论何休注说的是非,或者叙述何休的政治社会背景等研究不一样。我知道这本书不会畅销,因为一方面很难懂,另一方面很啰嗦。可是我要替郜老师解释,这是不得已的。难懂是因为像我这样的一般读者,没有认真学过《春秋》学,自己没有细读过《公羊解诂》,就是外行。何休在汉代《春秋》学传统的基础上,用其高超的学识写下的《公羊解诂》,自然不是外行一下子能够理解的。也是因为如此,所以郜老师必须多花笔墨做详细说明。换言之,本书难懂、啰嗦的两大弊端,问题不在作者,而在读者。不过我也相信本书的出现必定会产生一批读者,通过本书加深对《公羊解诂》的理解,在郜老师到达的高点之上,再继续探索,使后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何休及其《公羊解诂》。所以我认为这本书将来还会有很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义例与用字——何氏公羊综...
发布时间:2023-07-26
作者: 郜积意著
ISBN号:9787101162295
价格:
¥88.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