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那卫先生、随先生闲坐着,谈起文来。卫先生道:“近来的选事益发坏了!”随先生道:“正是。前科我两人该选一部,振作一番。”卫先生估着眼道:“前科没有文章!”匡超人忍不住,上前问道:“请教先生,前科墨卷,到处都有刻本的,怎的没有文章!”……卫先生道:“所以说没有文章者,是没有文章的法则。”匡超人道:“文章既是中了,就是有法则了。难道中式之外,又另有个法则。”卫先生道:“长兄,你原来不知。文章是代圣贤立言,有个一定的规矩,比不得那些杂览,可以随手乱做的,所以一篇文章,不但看出这本人的富贵福泽,并看出国运的盛衰。洪、永有洪、永的法则,成、弘有成、弘的法则,都是一脉流传,有个元灯。比如主考中出一榜人来,也有合法的,也有侥幸的,必定要经我们选家批了出来,这篇就是传文了。若是这一科无可入选,只叫做没有文章!”随先生道:“长兄,所以我们不怕不中,只是中了出来,这三篇文章要见得人不丑;不然,只算作侥幸,一生抱愧。”又问卫先生道:“近来那马静选的《三科程墨》,可曾看见?”卫先生道:“正是他把个选事坏了!他在嘉兴蘧坦庵太守家走动,终日讲的是些杂学。听见他杂览倒是好的,于文章的理法,他全然不知,一味乱闹,好墨卷也被他批坏了。所以我看见他的选本,叫弟子把他的批语涂掉了读。”
屈指六日之内,把三百多篇文章都批完了。……选本已成,书店里拿去看了,回来说道:“……我拿给人看,说又快又细。这是极好的了。……”
《古文辞类篹》
鼐少闻古文法于伯父姜坞先生及同乡刘耕南先生,少究其义,未之深学矣。其后游宦……独以幼所闻者寘之胸臆而已。乾隆四十年,……刘先生(指刘大櫆)年八十,犹喜谈说,见则必论古文。后又二年,余来扬州,少年或从问古文法。……于是以所闻习者,编次论说,为《古文辞类篹》。
《易》曰:“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故《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篹焉。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篹,故谓之《论语》。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古文选本的范例和高峰
《古文辞类篹》
[清]姚鼐 编 黄鸣 标点
繁体竖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5413-9
228.00元
【签名钤印】《古文辞类篹》(标点者黄鸣先生签名钤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