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名著,在电视媒体的催化下,水浒故事早已被高度通识化了。但电视画面能呈现出来的,最多不过是精彩的打斗、紧张的氛围、英雄的气概。至于小说背后深层的知识、价值、社会思潮却无法视觉化,比如为什么《水浒传》的作者是有争议的,为什么民间会流传“少不读《水浒》”的说法,《水浒传》对古代与今天的中国社会有怎样的影响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通过文字加以阐释、进一步普及的。《〈水浒传〉通识》一书涉及小说具体内容以外的七个话题,相当于构建了一套《水浒传》的外围知识环境,让熟稔水浒故事的读者们,对《水浒传》的认识能更一步精进。围绕《水浒传》有许多问题可以讨论,但有一个元问题亟需把握,即《水浒传》究竟是讲“忠”还是讲“不可忠”?这又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如果讲忠,那么忠于谁?如果讲不可忠,那对谁不可忠?聚义堂改为忠义堂,有怎样的隐喻?宋江是梁山之主,他需要忠于谁?金圣叹曾发难,认为梁山聚义明明是造反,为何以“忠”为基本价值?所以说,不把忠义问题说清楚,就很难真正理解《水浒传》。因此,《〈水浒传〉通识》就这个问题费了不少笔墨。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