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独特的语言风格,与著者特殊的身份经历有关。杨先生于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师从吕叔湘先生。1981年毕业后,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事语言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按说语言学才是他的本职,古籍版本研究不过偶然涉及,以余力为之。但据了解,杨先生对版本倾注了极大热情,似乎不亚于语言学。二者不仅不相妨碍,语言学的专业素养更成为著者撰写本书的助力。《十讲》中娓娓动听的叙述风格,正有赖于其高超的语言学技巧。相信本书不但能拨动版本专业人员的心弦,对普通文史爱好者同样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或谓学林曰:“已校订者自当付梓,未校订者乃古人旧说,似宜删去。”林对曰:“是皆先人疑而未定之义,虽存旧说,正多创论,补前人所不及,何敢妄加去取?”……若分门别类,林幼而失学,不敢漫为分晰,惟依笥中原本付梓开雕,已成先志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