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媒体报道详细页
牛年牛读|从钱锺书喜欢读《西游记》谈起
评论人: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2021-02-18 14:34:33
分享
收藏
0
点赞
评论内容:
如果请钱锺书先生推荐一份假期书单,《西游记》应该会列入其中。
钱锺书先生
对于向他请教的后学,钱锺书先生开的书单是“先秦诸子,特别是孔、孟、老、庄、列、韩,如《左传》《诗》《骚》,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魏书》《宋书》《南齐书》,如《宋儒学案》《明儒学案》等等,都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基础书、必读书。”
这份书单中,拿出任何一本,加上辅助阅读的各类“集解”,也够读很久了。
但是,在日常读书生活中,《西游记》是最引起钱锺书阅读兴趣的一本书——这可是与他有38年交往的王水照先生说的。
一边追剧,一边吐槽
刚刚过去的2020年,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中华书局推出了王水照先生的《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
》一书。
王水照先生曾在中国社科院工作,跟随钱锺书先生治学和工作多年,二人虽无师生之名,但有师生之实,数十年间二人始终保持密切的来往,王水照对钱锺书的学术、生活有深入的了解。
学者董乃斌先生回顾自己在社科院与钱锺书、王水照朝夕相处的情景,感慨“水照是我们这代中文学者里最了解、最有资格写钱先生的人”。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第二辑中有《钱锺书先生与〈西游〉情结》一文,王水照先生说:“他(钱锺书)不仅从学术层面来读,更从生活情趣层面来读”,西游记童话般的情节和故事,给他带来精神乐趣,作为他生活的润滑剂。
来看看钱锺书读《西游记》的趣事吧。
钱锺书小时候读《西游记》,早期版本中有一些异体字,比如书中 “獃子”(獃,即呆)不认识,他当成“岂子”。当然更不知道这里指的就是猪八戒了。
到了1980年代末,杨洁导演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热播,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钱锺书也追着看。其中“车迟国斗法”一集中,唐僧师徒与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隔版猜物,其中有一件物品,原本是“一件宫衣”,被孙悟空变成了“破烂流丢一口钟”。
电视剧截图
其实“一口钟”是一种衣着样式,今天江浙地区方言中仍有这一称呼,指婴儿的斗篷式衣服。最初剧组理解错了,真的放了一个可以敲的钟。
钱锺书是文献学家,看到这里,他忍不住要指出。他化名“中枢”写了篇400多字的小文章,投稿给《新民晚报》(1988年3月18日“夜光杯”副刊),指出了问题。之后,剧组重新拍摄了修正版,换成了衣服。
这篇小文章开头就说:“电视剧《西游记》是我爱看的节目,物难全美,当然也有些漏洞……”一边喜欢,一边追,一边吐槽,今天我们看剧也会有这样的体验。
猴和马的关系
关于钱锺书读《西游记》,书中还提到了关于猴子和马的关系。
孙悟空受封过“弼马温”,负责在天宫御马监养马。明代谢肇淛在《五杂组》中,提出了《西游记》中这一个梗:养马人常把猴子和马养一起,可避免马生瘟疫。所以《西游记》中,玉皇大帝封孙悟空“弼马温”,其实是“避马瘟”的谐音。把孙悟空当一只“工具猴”,对孙悟空可谓“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了。
钱锺书在《容安馆札记》中专门有一则谈这一点。他指出,《西游记》中这个梗,确实如《五杂组》所说,但是谢肇淛没指出渊源。
钱锺书说,唐代末年韩鄂《四时纂要》中就说:“系猕猴于马房内,辟恶消百病,令马不着疥。”这一民俗,在之后宋代梅尧臣的诗、《后山诗注》任渊的注、洪迈的《夷坚志》、金代全真教王重阳的词等近10处地方,都提到了。此外,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藏明代玉雕,一只猴子坐在马背上,一只猴子牵着,也有这个意思。
钱锺书先生读《西游记》,能够把古代的诗文、笔记、方志等文献,以及博物馆里的明代玉雕等实物,一一串起来,可谓通博。
《容安馆札记》
在《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中,王水照先生指出,钱锺书到老也一直读《西游记》,兴趣不减。除了《容安馆札记》,在《管锥编》中提到《西游记》也有50多处。还有人指出,《围城》一书中也有来自《西游记》的影子。(丁涵《〈围城〉中的西行——论〈围城〉对〈西游记〉的受容》,《明清小说研究》2017年第1期)
以上是书中的一小节的部分内容。王水照这本书,内容丰富,系统地谈了钱锺书的生平曲折、为人处世、学术成就等多个领域,既有作为学界同仁对钱锺书学术上的解读,亦有作为朋友、学生角度的温情缅怀。书中还有不少二人私下书信等一手材料,为研究、了解钱锺书不可不读的著作。
此外,王水照先生在自序《走进“钱学”——兼谈钱锺书与陈寅恪学术交集之意义》中,除了谈到写这本书的缘起,还谈到了钱锺书与陈寅恪两位泰斗昆仑学者的碰撞交锋。
陈寅恪比钱锺书年长20岁,清华大学教授吴宓提出“陈钱并称”之后,学术界渐渐发现,二人的学术观点多有差异,主要是年轻的钱锺书质疑陈寅恪,但是出于对他们的尊重和礼貌,很少有人展开讨论。到近年,讨论才越来越多起来。在这篇万字长文中,80多岁的王水照先生详细阐述了钱、陈二人观点交集的5个例子。
此书出版之后,文章立即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同时,对于读者了解这两位大学者的学术旨趣,也很有帮助。
王水照先生
王水照
1934年7月生,浙江余姚人。
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到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与钱锺书同事18年。1978年3月调入上海复旦大学任教。
阅读+
读一读钱锺书
读完钱锺书先生的故事,其实我最想再读一遍《西游记》。
钱先生小时候读《西游记》,字还认不全,随着年岁增长,读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便有更多的收获。也有日后那些“较真”的故事。
“西游记(上下册)--中华经典小说注释系列 (中华书局出品)”,作者:[李天飞]
所以,隆重推荐一下吴承恩的《西游记》,特别推荐李天飞校注、中华书局2014年版的《
西游记
》,注释详尽,旁及很多周边知识。
比如第三回中,在花果山称王的孙悟空,将两个通臂猿猴唤作“崩岜二将军”。脚注中会与读者探讨,“崩岜”可能与少数民族语言如蒙古语有关。这种探讨对于理解原文很有帮助,相比于明代李贽的评点本,可谓老少咸宜。
了解钱锺书其人,除了《钱锺书的学术人生》,杨绛的《我们仨》也非常重要。
这是钱锺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相信很多人已经读过。
1998年,钱锺书逝世,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
王水照先生书中,也有不少来自《我们仨》的材料。
除此之外,汤晏的《一代才子钱锺书》则是流传较广的钱锺书传记作品。
汤晏从上世纪中期就开始接触钱锺书的作品。上世纪70年代末,他在美国与钱锺书相识后,彼此保持通信联系20多年,对有关钱锺书的资料占有之富、浸淫之深,超过很多人。本书出版时,也听取了杨绛先生的一些意见。
《一代才子钱锺书》从钱锺书的家世讲起,从童年到求学、工作到去世,记录了钱锺书先生几十年的人生经历。
钱先生去了,留下的是他的作品。“钱学”渐渐成为一门学问,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的《钱锺书集》包含了钱锺书先生的《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等学术作品以及《围城》等文学作品。
其中《谈艺录》在豆瓣热门诗论排行榜上排第一名,超越了《顾随诗词讲记》《人间词话》《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等作品。
当然,阅读《谈艺录》《管锥编》有一定的门槛,借助周振甫、 冀勤《〈谈艺录〉读本》等读物来引入也可以。
钱锺书、陈寅恪两位20世纪大学者,往往被“捉置一处”。《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中,王水照先生也进行了阐述。对于钱、陈二人,史学家汪荣祖先生著有《
槐聚心史:钱锺书的自我及其微世界
》和《史家陈寅恪传》两本书。
《槐聚心史》综合了钱锺书的生平、著作,回忆自己与钱锺书先生多年的交往、论学,并参考学界有关钱锺书的研究成果,阐释了钱锺书的思想世界和学术思想。
以上有小说、有散文、有史书传记、有文学评论集,不妨按自己的兴趣选一本看看。
西游记(上下册)--中华...
发布时间:2014-10-22
作者: 李天飞校注
ISBN号:9787101104523
价格:
¥80.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